小米SU7高速事故:三位大学生遇难,智驾系统引质疑

袁浩说 2025-04-05 17:07:41

2023年3月29日深夜,安徽德上高速上发生了一起惨烈的车祸,三名女大学生驾驶一辆小米SU7标准版不幸遇难。

这起事故迅速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并将小米汽车推上了风口浪尖。

这场悲剧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小米的智能驾驶技术是否负有责任?

事发当晚,罗某、李某和霍某三位女大学生驾驶着小米SU7,由智能驾驶系统操控车辆行驶在德上高速上。

车辆行驶至一处施工修缮路段时,智驾系统提醒驾驶员罗某接管车辆。

仅仅2秒钟后,悲剧便发生了。

车辆以约100公里的时速撞上隔离带水泥桩,随后起火爆燃。

坐在前排的罗某和李某几乎当场遇难,后排的霍某送医后也不治身亡。

事故发生后,舆论哗然,众多质疑声指向小米及其创始人雷军。

小米方面却保持了三天的沉默,直至4月1日才正式回应。

小米发言人首先在微博上公布了事故细节,随后小米汽车针对公众关心的6个问题做出了解释和说明。

雷军也发文表达哀悼,并承诺小米不会回避任何责任。

曾经为小米带来巨大流量的舆论,如今却成了审判它的利器。

这起事故的核心问题在于,究竟是驾驶员操作失误还是小米汽车产品存在缺陷?

公众质疑的焦点之一是小米SU7的智能驾驶系统。

事故车辆搭载的是入门级智驾系统,采用纯视觉方案,没有配备激光雷达。

事故发生时,深夜光线不足,施工路段环境复杂,加上车辆高速行驶,这些因素都加大了智驾系统的识别和反应难度。

因此,智驾系统是否存在问题有待进一步调查。

车辆的主动安全功能——紧急制动AEB为何没有启动?

通常情况下,当车辆识别到前方障碍物时,AEB功能会自动触发刹车,以避免或减轻事故的发生。

小米的解释是,SU7的AEB功能与行业同配置产品类似,仅对车辆、行人和二轮车有效,而对锥桶、水马等障碍物则无法响应。

这意味着,在这次事故中,AEB功能可能无法启动。

除了以上两点,还有几个关键问题值得关注。

第一,从智驾系统发出接管提醒到事故发生,只有短短2秒钟的时间,驾驶员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反应和避险?

目前,全球范围内并没有明确的接管时间标准,2秒钟是否足够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智能驾驶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由此引发的责任划分也缺乏清晰的界定。

第二,据事故家属反映,车辆碰撞后车门锁死,导致车内人员无法逃生。

根据国家标准,车辆碰撞后所有车门应该自动解锁。

碰撞也可能导致车辆断电,从而无法自动解锁。

小米SU7配备了应急拉手,即使断电也能打开车门。

但是,如果碰撞过于剧烈,车门严重变形,即使解锁或使用应急拉手,也很难打开车门逃生。

第三,车辆碰撞后为何会起火燃烧?

网络上流传着电池自燃的说法,但小米官方否认了这一说法,认为起火是由于车辆猛烈撞击隔离带水泥桩后,整车系统严重受损导致的。

新能源汽车碰撞起火一直是一个敏感话题,小米SU7的起火原因还有待进一步调查。

这场事故给小米汽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引发了人们对智能驾驶技术安全性的深刻反思。

从智驾系统的可靠性到AEB功能的有效性,再到车门锁死和起火原因,诸多问题都需要得到解答。

在智能驾驶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保障驾驶安全,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这起事故的最终调查结果将会对整个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也期待相关部门能够尽快给出答案,为未来的智能驾驶技术发展提供借鉴。

这起悲剧的发生,究竟是技术的缺陷,还是人为的疏忽?

又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0 阅读:12

袁浩说

简介:袁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