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东梅留学美国,直言:除了大使李肇星,没人知道我是毛主席后人

星瑞看历史 2025-04-19 09:44:54

1972年,毛主席的唯一一位孙女孔东梅在上海出生,而她的母亲,正是毛主席与贺子珍的女儿李敏。在《毛泽东外孙女孔东梅:时尚的红色后代》一文中,记录着她与外婆贺子珍生活的童年时光:“妈妈李敏把她的照片带给外公毛泽东,又把毛泽东的照片带回给她看。‘我们只在照片上见过,外公为我取了“东梅”这个名字,“东”取自他的名字,“梅”是他平生最喜欢的植物。’”

年幼时的孔东梅生活在深宅大院中,她的童年虽然一直有工作人员的照料,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她同样也因失去自由而感到孤独。这样的童年经历也为她今后的性格带来了较为明显的影响。文章中记录了孔东梅对于她童年的回忆:“然而,我没有真正的童年,那时我就是一个深宅大院中的小女孩,不自由。哪怕是过马路买一个五分钱的冰棍,都要费劲周折。”

“外婆使她自顾不暇,父母又都在北京,工作人员对我的管教非常严格,我不能像其他小朋友那样随便出去玩,童年的那种孤独是可想而知的。我觉得自己现在的某些心理,也受到了那时候的影响。觉得吃别人的饭就特别香,有什么东西也特别愿意与人分享,都是出于童年对这种回归普通家庭的渴望。”

生长在高墙大院中的孔东梅并没有见过自己的外祖,而她自己的名字也一直到2003年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时才被社会熟知。

彼时的她出版一部名为《翻开我家的老影集》的作品,才让世人知道了她原来是毛主席的外孙女。

作为一名“红色后代”,孔东梅不仅延续着红色精神,同时还有着一颗追求浪漫与美的心。

在《毛泽东外孙女孔东梅:时尚的红色后代》一文中记录了她对文艺的向往,因为受到了母亲与家庭的熏陶,孔东梅从小就对浪漫主义有着特别的感情:“母亲很古典,喜欢欧洲的、浪漫主义的东西。可能因为她从小在俄罗斯长大,受俄罗斯古典艺术的熏陶比较多。我小时候身体不好,也不能向其他孩子那样随便出去玩,母亲就给我买了很多书。”

因为大量接触了这些文艺作品,故而孔东梅从小就向往着开一家书店,岁月静好地过着小资生活。

然而孔东梅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地英美文学专业毕业后,却并没有如愿以偿,而是进入了一家保险公司,在一系列磨砺下,她认为自己志不在此,于是又远渡重洋,身赴美国继续求学。

来到美国后的孔东梅,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漂泊异乡的孤寂:“下了飞机,拎着皮箱,谁都不认识你,你就是孔东梅,沧海一粟,淹没在人海中。这个时候你才能看清自己,看清自己的血脉和家族。我开始安静下来,逐步为自己的角色定位。”

在美国的日子十分繁忙,但孔东梅仍旧挤出时间初入各个文化场所,在文化的海洋中熏陶自身。虽然身在异国他乡,但是孔东梅一直坚定地认为自己还是要回到祖国的怀抱。

然而命运让孔东梅陷入了重重困境,1999年时,她的父亲溘然长逝,而她的母亲也重病缠身,哥哥则远在英国,整个家庭的重担全在她一人身上。

迫于无奈,她只好求助党中央,这才让李敏的身体与精神状态渐渐好转。

次年,李敏重新出现在公共场合,来到毛主席的纪念堂为他献上花圈。

到2001年,李敏又创作了自己的回忆录《我的父亲毛泽东》,并将这本书寄给了孔东梅。

在《孔东梅:让“红色经典”有个性》一文中记录道:“我一看就哭了,几个晚上都没有睡觉,很多细节令人难以平静。毛家三代女性都有在异国学习的经历。29随出国的外婆算是‘老’留学生,4岁出国的妈妈是小留学生……从外婆到母亲,她们有太多我不知道的历史。”

也正是在此契机下,孔东梅希望能将这些红色的故事传承下来,这也让她回到祖国,开始创作与此相关的书籍。

而有关于孔东梅的创作,在《毛泽东外孙女孔东梅》一文中记录了她的创作初衷:

“现在国内的人们和国外华侨,都很关心毛泽东后代的状况,因为我出手在共和国缔造者的家庭里,作为毛泽东的后代,思考家庭和外公比较晚,但是我真正走进毛泽东的世界,走进外公的世界,是几年前在美国留学的时候,妈妈们李敏把她写的《我的爸爸毛泽东》寄给我,当时读了以后特别感动。”

虽然孔东梅是毛主席的外孙女,但是她的母亲李敏却一直教导她要像普通人家的子女一样,过着平凡人的生活。在这样教育的引导下,孔东梅决定将自己的感受写出来,于是她创作了《翻开我家的老影集》这部作品,之后又出版了《听外婆讲那过去的事情》。

为了传播红色精神,孔东梅一面出版书籍,一面还在会在各省参加一些活动。在活动上,她也深刻感受到了全国百姓对于毛主席的爱戴,还有许多老同志认为看到她,就又像看到了毛主席的身影一般。

而且十分神奇的是,孔东梅像毛主席一样,她的下巴上也有一颗十分明显的痣。这似乎在冥冥之中昭示着红色血脉与红色精神的传承。

在签售活动中,受到了签名的读者格外地兴奋与欣喜,看到这样的场面,孔东梅也感触颇深:“我只不过写了小小一本书,然后签上了我的名字,却给予了我这么多感情,我觉得是人们对我外公深厚的情谊在里面,所以我只能是努力做好工作,回报社会,回报祖国,回报热爱外公的人民。”

从隐姓埋名到为人熟知,孔东梅的蜕变正是她对于传播红色精神的全新解读。热爱祖国、热爱文学的她,也用自己的经历为基础,创作了许多与红色故事息息相关的作品。

信息来源:

烈日,孔东梅:让“红色经典”有个性,出版参考 . 2009 (36)唐小烨 华丽,毛泽东的外孙女孔东梅,党史天地 . 2008 (01)毛泽东外孙女孔东梅:时尚的红色后代,现代营销(学苑版) . 2009 (09)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