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驾驶不坐人罚款200扣6分?网友吐槽交管太坑人,多乘员车道到底是个啥

渔夫说事 2024-11-19 20:07:54

亲爱的家人们,动动您发财的小手,阅读之前点一下关注吧。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自己独自一人开车驶入某路段,意外发现一个奇怪的交通标识,以前从来没见过,感觉有点懵圈。事后,却被交警通知,罚款200元扣6分。

他发文吐槽说,交管搞出这种车道简直太坑人了。在网友上传的图片中,我们看到,交通标志牌上,标注的是“多乘员车道”。而据懂行的网友反馈,这种车道在国内并不多见,属于从国外引进的“新事物”。重点是,多乘员车道不允许一个人驾车驶入,否则就要被交警处罚。网传的“副驾驶不坐人会被罚”,就是这么来的。笔者查询了一下资料,多乘员车道,国外称之为HOV车道,又叫高容量车道。它指的是,交通管理中将仅供乘坐至少某一规定乘客数的车辆通行的车道。最开始是在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实行,主要是为了提高道路使用效率、缓解交通拥堵、促进交通节能减排而采用的交通管理措施。

我国目前采用了多乘员车道的城市已经有多个。国内首条HOV专用车道于2014年5月16日在江苏无锡引入。次年,山东济南2015年启用HOV车道。2016年4月,深圳成为广东省内首个启用HOV车道的城市,首条多乘员车道位于滨海-滨河大道。随后,梅观大道、坂银大道陆续加入多乘员车道行列。并且,深圳在多乘员车道启用4个月后,就对违规驶入HOV车道的车辆规定了处罚措施,违反者将处以300元的罚款。2017年,四川成都成为第四个加入“HOV车道”阵营的城市,规定在科华南路、天府大道南一段、二段试点推行。此外,沈阳、上海、西安等地也纷纷实行了这项措施。很多人不明白,多乘员车道究竟应该怎么走,什么样的车辆才能驶入?

据了解,使用多乘员车道的车辆内包括司机必须至少有两人。

其中副驾驶位置不得乘坐12周岁以下儿童。网传的副驾驶必须坐人其实并不准确,乘客坐在后排,也是符合标准的。车型为核定载客人数9人(含9人)以下的小型、微型载客汽车。另外,标志牌上的“2+”或“3+”,表示至少需要两名或三名乘员才能使用。同时,为了避免不符合标准的车辆“误入”,交管部门一般会提前在进入多乘员车道前的50米或者100米外设置醒目的提示牌。

同时为了最大限度提升道路的使用效率,多乘员车道也并非是全天开放。一般启用时间段为:每天的工作日早晚高峰时间:即每天7时30分至9时30分,17时30分至19时30分。在这段期间,禁止多乘员车辆以外的机动车经过这条专用车道行驶。其他时段不设限制,允许所有车辆使用。对于单人闯入多乘员车道的处罚,多地并不一样。比如成都是罚款100不扣分,而有的地方则罚款200元扣6分。。多乘员车道真的有那么好用吗,为什么网友们的认可度似乎并不高?

据官方的说法,一人驾车造成路面空载率过高,对道路资源的利用是一种浪费。成都交管局曾统计过,早高峰单人驾车率大约为68%,晚高峰单人驾车率大约55%。他们认为,由于单人单车太多,引起道路使用效率低,是造成城市拥堵的主要原因。2013年,凤凰网也曾报道,有专家做过调查,广州只有一人驾车行驶的车辆占路面行驶乘用车总数的50%-60%。根据这些数据,专家就认为,多乘员车道的出现,会倒逼车主选择更合理的出行方式,减轻城市道路的压力。比如,可以鼓励市民“拼车”出行,有效减少交通流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交管部门认为,这是缓解车道空载率过高的有效措施,据说,实施后的效果也很显著。然而,市民对此的态度却很不一致。有人觉得,这不就是搞出了一条“特权车道”吗?只有私家车才能走,公交、货车、非机动车都不行,这与交通法的精神并不相符。据了解,深圳在决定实施多乘员车道前,交警部门曾做过两次民意调查。第一次调查有超过六成的被调查者支持,第二次却有超六成的人反对。反差如此大的两个结果,说明市民对此的疑虑还是不小。有网友质疑,如何来区分车上的确切人数?

如果副驾驶没人,坐在后排的乘客又没有拍到,出现误判怎么办?对此,深圳、成都等地的交警的答案是:引进高科技的红外热成像等监控技术来做到精准识别。此外,也有人提到,如果把一些玩具娃娃、假人等放在车里,能不能骗过监控的拍照?交警部门回应说:并没用。如今的监控系统甄别能力远超大家的想象,妄图蒙混过关,只会害了自己。为了避免有人心存侥幸,深圳深圳交警局还表示:对于违规车辆,除了提高罚款至300元外,还将作为失信行为纳入征信系统。那究竟几个人才算是多乘员呢?这点国内并没有统一标准,有的城市规定“2人及以上的”,有的地方则规定3人或3人以上。可是,不管是两人还是三人,省出来的这一点点空间,对于庞大的出行车辆与人群来说真的有用?恐怕也并非如此,即使有,也不过就是杯水车薪。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有很多,我们从来没有想到,一个人开车也成了“罪过”。官方的想法很好,可未必实际。有一句话叫:“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并非说,家里好几辆车,有了多乘员车道,就只能共同开一个车出行。专家们有没有考虑过,如果的方向相距太远,路线该怎么规划?

何况,私家车主如果再找一个外人与其合乘出行,哪有这么容易?会不会被判“非法营运”,出了安全事故,责任又该谁来负?这些很现实的问题,不是一句“提高通行效率”就能解释。况且,如今很多数据的真实性,是否能经得起验证,还是很大的疑问。当地人还好,不认识车道标识的外地人误入,受到处罚岂不是很冤枉?有时候,一些政策的出台,不能仅靠所谓专家的调研,要深入到老百姓中间,听他们真实的想法。就像此前曝出的新版红绿灯,吐槽声就不绝于耳。有媒体做过调查,80.29%的网友投票不支持。

有人说,这么改,只能是增加交通违法的概率,除了交管部门“创收”,对车主没有一点益处。面对这种红绿灯,有几个车主不蒙圈?解决交通拥堵问题,需要全方位考虑,比如设置“绿波带”,灵活调整红绿灯的时间。比如,对轻微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别一点小剐蹭就堵半天。再比如,交警加大对学校、工厂门口等特殊路段的巡查,避免上下班高峰车辆胡乱停放造成的拥堵。类似多乘员车道的措施,只是理想大过于现实,恐怕还不具备普遍推行的条件。

对此,大家怎么看?

免责声明:文章中的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本文旨在弘扬正能量和正确的价值观念,无任何不良诱导倾向,文中图片若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本人进行删除。

0 阅读:2

渔夫说事

简介:每一种观点,都是一次视角不同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