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秋臣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
这句话用来形容我追《披荆斩棘2》第6期的节目,真是非常贴切。
因为白天里大块的时间被占用,所以只能在休息时间中挤成一段段来看,经常是看了15分钟就要转做其他事情,回头再打开这一期让进度条继续走下去。
叶秋臣本篇文章,将以本期节目的内容框架为基础,展开谈一谈我眼中的9大笑点。
1.见者有份的火焰徽章
比赛后,开始下一阶段的准备工作。
在火焰徽章环节,首个队伍每个进去的成员马上人手一个,见者有份。
终究还是他们“自作多情”了,被主持人通知节目设定的规则是只要队长佩戴即可。
呼呼啦啦又散去。
2.抛绣球
垫底的同盟被拆,成员要面临被重新选择的命运,而选择的方式则是“抛绣球”。
不得不说,节目组真是会玩。
总能把综艺感做得搞笑又自然。
抛绣球选人有两点好处,第一点是缓解抢人的尴尬感并增添趣味性,毕竟坐在底下的哥哥们是垫底队伍的成员,被生拉硬拽的话显得不够体面。第二点是给予彼此尊重,让抛绣球和接绣球的哥哥们都拥有选择和被选择的权利。
这个效果,绝对比直接点兵入营要更舒服。
而且哥哥们捧着不同颜色的绣球,那个画面天然就有一种滑稽感,毕竟这次不是“招亲”,而是“招人”。
“人才市场”的花字,甚是贴切。
拥有唱跳技能的哥哥,在抢人时会成为香饽饽,因为大家都清楚纯vocal想要出彩难度很大,唯有唱跳才能全面吸引观众的眼球,满足多元化的胃口。
导致哥哥们看到有舞蹈的歌曲就非常兴奋,以为只要投到就是拿到了获胜钥匙。
其实6首团秀里,我个人最喜欢的是《无与伦比的美丽》。
但不得不承认,唱跳的节目必然会很出彩。
3.信的选择
对于自身短板是舞蹈的哥哥们,碰见唱跳的歌曲是真的会崩溃。
虽然也能练成,但速度和效果肯定比不上技能点高的其他人。
而且大概率是拼命学下来了,舞台的感觉却不如预期,没有加分反而拖了后腿。
感觉信就想得挺明白的,自己的人气又不低,何必费力不讨好。
虽然缺少了挑战的勇气,但也算综合下来的最优选。
所以在能够选择时,他还是会优先只唱不跳的组,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个人优势。
看小春组的表演vs信练舞的崩溃,就觉得挺好笑。
目前播出的内容里,信始终是一个想得很清楚很通透的人。
他说话不矫情不煽情,非常直接且直白。
被问到怎么看待队友淘汰,他说节目一开始的规则就已经明确了。
谈到加入新队伍有什么不适应,他直言五十岁的男人没什么不适应。
每一次信的采访片段都很观众视角,本来就是比赛,没必要扭捏。
虽然是加入了新的队伍,但融入速度很快。
老苏他们也开始逐渐“信化”,模仿的画面都挺有趣。
4.拆房子的人
真的挺喜欢齐思钧的主持风格,属于那种表述流畅自如又带有亲切感的类型,令人很舒服。
比如他说这次来哥哥们的宿舍做客,没准备什么,但带来了好听的歌曲和有趣的规则。
虽然那都是些令人无语的规则吧,但说出来时不会很尴尬。
这一届的哥哥们都是急性子,每次都不等主持人说“开始”就已经如脱缰的野马一般奔腾而去,这次阿岳连袜子都没穿就跑出来了。
碎片都还没开始藏,现场也没布置完毕,哥哥们已经被放出来开始“撕咬”了。
“开门放哥哥”的类似画面,估计后续还会有很多。
真想问问这个把歌曲碎片藏在房间角落里让哥哥们找的游戏,到底是谁的idea,简直是引来了一群猛兽啊。
那个翻找的程度,完全是拆房子的级别。
不过哥哥们找碎片的方式也有不同,有的靠速度和力量,拼的是比其他人更早地翻开地毯或是某个隐蔽处;有的则是靠头脑和分析,通过换位思考藏碎片的女生们会选择何处。
有些地方的选择真的很奇葩,比如切开的西瓜内部,椅子的靠背中,大陆更是直接把手伸向了主持人。
结果从衣服口袋里摸出了万能歌曲卡。
被搜出万能卡的小齐瞬间被其他人围猎,一条仁就盯上了他的鞋子,甚至让人家把袜子都脱了。
小齐那句“没有,哥”充满了委屈和无奈。
全程的画面都比较狂野,语言不易形容,只能搭配脑中的片段来自行回味了。
大陆眼疾手快抢走了其他人翻出的碎片,听到关键词“天花板”时房顶直接掀了,花字的形容是“发疯的鬣狗们”,那种觅食的凶猛感倒是的确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过小齐坐在一旁悠闲地吃水果看戏,对比反差感还挺强烈的。
最后哥哥们帮助节目组收拾好了残局,过程则永远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中。
果然,这才是男人们的游戏。
充满了“兽性”。
5.学霸属性的老苏
老苏真的是在用学习的劲儿来参加节目的,研究比赛规则,研究观众喜好,研究用人策略。
他往往能一针见血剥开核心。
每次老苏在分析时的认真模样,都与其他的哥哥们产生了反差感,形成了反差萌。
“会团灭哦”其实是一句略带危机感的话,但被老苏说出来感觉也很温柔,挺有意思的。
在选队伍PK时很快发现了张智霖的高人气属性所以避开,根据歌曲的受欢迎程度对阵了同是老歌的阿岳组。
充分考虑到年轻人在投票时“认人”的属性,在加分的表演环节提出三个队长合体聚拢票数的建议。
在选人时,老苏与陈小春在想法上产生了一丢丢分歧。
其实他俩都是对的,只不过方式不同。
老苏更看重能否多留下几轮,生存下来。
小春更在意的是去充分展示,做到出彩。
不过他俩的初衷和目的,都是为了名次靠后的弟弟们能够拥有更多的表现机会。
以节目的淘汰规则来说,小春和老苏是绝对不会淘汰的,甚至成为入选最后TOP5的强有力人选。他们不必增加表演机会也能顺利过关,所以眼界自然就开阔了,守住自己的队伍不散,成为了他们参赛的新目标。
小齐哥与老苏想法相同,因为队内情况相似,都是“生死存亡”的困境。
这里有句吐槽,本期关于小齐哥的镜头实在太少了。
这一届的哥哥们在分析思路方面也比过去要开阔,比如他们发现火力值没办法累积,毕竟比赛后重组根本无法分配,所以能用就用,充分增加优势。
看来老郑那一套存钱的观念没办法与时俱进了,把大钱花在刀刃上才是重中之重。
6.心怀“感激”的弟弟们
老苏和小齐哥他们为了处于淘汰边缘的弟弟们,拼命练习加分秀。
那么弟弟们是如何心怀“感激”的呢?
这里拍得很逗。
先是Ron表示“谢大哥们”,镜头一转玩游戏机去了;
然后林说“大家会尽力的”,镜头一转玩游戏机去了;
一条仁说“加油,小春哥”,镜头一转玩游戏机去了。
三连击,效果强烈。
搭配车上讨论没有辜负弟弟们的三位队长,以及小春哥的两条小辫子造型,好笑指数飙升。
7.断食联盟
老郑加入新队伍,提到演出前要进行“断食”计划,不吃东西。
阿岳和小曾加入,潘帅则是非常直接地表示“一毫秒都没有想要参加”,那个表情真的太逗了。
潘帅是叶秋臣在追节目时的笑点来源,往往他出现时我总会不自觉地咧开嘴笑不停。
后续还称自己是“肉粽”,把原因归为是队友太瘦有对比&裤子的版型不好。
被自己吓到的那个眼神,很明显观众没有被吓到,而是被逗到了。
这个崩溃的“肉粽”,被问到是否还要吃饭时,虽然嘴上说着胖,但嘴巴却很诚实。
民以食为天,吃是不能耽误的。
断食者在美味中显得非常可怜,感觉隔着屏幕都能听到他们肚子里的咕咕叫和不断分泌的口水声。
此时最怕的是各种美食诱惑。
喜欢搞怪的哥哥们自然不会放弃这个机会,信特别带来了烤鸭和咖喱,还体贴地为老郑卷好递到手边。
老郑感觉已经撑不住了,来了一句“要么明天再开始”。
最后三个人饿到晕晕乎乎,感情倒是通过这个无聊的男人游戏增进不少。
8.斗鸡游戏
感觉这个部分有点意犹未尽,全程笑点集中在ICE的身高上。
那个用力把膝盖向上抬却够不到对方大腿的画面,非常滑稽好笑。
其实看了男人多的综艺节目会发现,似乎在男性中也有一个衡量魅力的指标,就是身高。
看来喜欢高帅的,不仅只有妹子们。
在男人堆中,除了才华之外,个子高也是被欣赏的。
9.不同的厨艺
麦克他们煮个面都不熟,而“郝记烧烤”却大受欢迎,Ron这边则是收集废弃食材后,直接烹饪出了炒大虾和炒螃蟹。
大排档的风味都有了。
这些食材,真的是Ron挨桌回收的“废物利用”。
堪称本节目中最会过日子的哥哥。
食物不浪费,厨艺很到位。
完全把这一段变成了美食节目的感觉。
这一期有点像部分哥哥的个人秀时间,有的秀专业,有的秀厨艺,还有的秀剪辑技能和乐器天赋。
不过,镜头不平均的情况依然存在。
作者设置剩余内容仅粉丝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