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人眼中,小孩子多吃些饭、多长些肉是在为青春期的快速发育做铺垫,因此产生了小朋友胖一些也无所谓的态度,但其背后却隐藏着不低的风险。
在医学上,通常将儿童体脂率超过20%的情况称为小儿肥胖症。不同于成年人,孩童时期,人体多数内脏器官尚且还处于发育过程中,此时若内脏脂肪量过重,有可能会造成孩子内脏功能损伤,甚至于影响终身。
因此,作为家长或监护人,需要格外小心小孩出现肥胖症,如若发生,也要尽早采取调理手段,从这3个方面着手,或能让孩子更为健康、全面的发展。
1.诱发小儿肥胖症的主要原因
肥胖症的诱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饮食方面的问题。长期保持高油高盐饮食,对膳食纤维与各类维生素的摄取量不足,可能会导致孩子营养失衡,积累过多的内脏脂肪量。同时,孩童时期缺乏自我节制与控制能力,很容易在短时间内摄入过多的糖分与油脂,并最终导致肥胖。
而除了饮食习惯外,运动不足、内分泌失衡、呼吸暂停综合征都可能导致肥胖。运动匮乏的人群,其体内脂质与糖分难以得到充足的消耗,会更容易形成沉积。而内分泌失调的孩子,其生长激素水平往往存在异常,容易“光长胖,不长个”。呼吸暂停综合征则会强化孩子的食欲,摄入过多的营养成分。
此外,也有研究表明,父母肥胖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小儿肥胖症,因此其与遗传的关联同样不可轻视。
2.小儿肥胖症的防治手段
作为家长,最为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健康、科学的饮食与生活习惯,高油脂的食物并非需要完全禁绝,而是要在能够管住自己的前提下,适当、少量摄取。同时,家长还应当以身作则,同孩子进行更多的户外运动锻炼项目,激发孩子天生的竞争心理,诱发其产生自主锻炼的意识。
若孩子已经罹患小儿肥胖症,则更应注意饮食搭配,并且通过运动疗法、行为疗法、药物干涉进行联合治疗,必要情况下,还可咨询专业医生,进行代谢手术减重,改变胃容量从而降低孩子对食物的需求量。
3.药物治疗时需要注意什么
当孩子的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医生会建议服用奥利司他等调理代谢机能的药物,以期达到加快脂肪分解、降低食物需求的效果。在用药过程中,家长应注意时时关注孩子的胃肠道反应,若出现严重的腹泻、脂肪便症状,需要及时同医生交流。
此外,长期用药还可能导致孩子出现肝功能与神经系统的损害,因此若无必要,应尽量采取改变生活习惯的治疗方法,降低对小孩生长发育的不利影响。
总之,孩子能吃的确是福,但也要注意食物搭配与锻炼强度,切莫一味“只进不出”。
【本图文由“医者荣耀”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锦葵,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