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温情往事:98年我没钱读大学,亲戚都拒借钱母亲让我认干爹

李子闲话 2025-01-23 03:10:39

我是土生土长的山区农村人,自小就生活贫苦。

而比一般农村孩子更不幸的是,我八岁的时候就丧父。

是母亲,独力撑起一个家,把我和两个妹妹养大。

我知道母亲有多艰难。

因此只想着以后有出息,一定要好好报答她的恩情。

然而我却知道,如果不读书,没有学历,那么我做体力工,不可能挣到多少钱,也很难有出息。

最终我比身边的任何农村儿童,都要刻苦努力,小学六年级时考上了镇内的初中,后来高中又在县第一中学读。

1998年的时候,我参加了高考。

其实,在放榜前我就心里纠结,复杂到极点,如果落榜,不能过本科线,我还轻松得多。

因为哪怕我考上了很好的大学,我也很难去就读,交不起学费,哪怕母亲坚持要让我读,我也不一定去读。

她是攒了一点钱的,可能有几千块,然而我却是知道,这个钱还得留在她身边,因为她看病需要用钱。

她已经因为长年累月的从事农业劳动,积劳成疾,有很多慢性病等着她去用钱治。

哪怕她说不用把钱留在身边,这么一点钱,也仅仅只够我一年的学费。

而我读四年的话,这接下来几年,生活费,学费,从哪里来,我心里没有任何的底,完全没有一个着落。

我本来就不想参加这个高考的。

毕竟,作为一个自小丧父的青年,最好是早些投身社会工作,从而成为一个家的顶梁柱。

我知道,母亲实在太累了。

然而,母亲却坚持要让我继续读书,说砸锅卖铁,也让我读下去,她说读书是我一辈子的事,她无论如何也要供我。

我感受到她对我的爱,我多么坚定,因此参加了高考。

结果成绩出来后,我过了重点本科线,是考得比较好的那一批,在全县都能排在三十名之内。

其他人都恭贺我,可我却高兴不起来。

后来到了录取的时候,我在家里的田地给母亲帮忙干活,是同学把我的录取通知书交到我那里。

我还真希望这个录取通知书掉失不见了,可似乎这不是那么容易。

母样得知我被一所很有名的重点高校录取了,她喜极而泣,说她已经凑了一笔钱,这第一年的学费,我不用担心的,意思就是,她认为我一定要去读。

我却对她说:“娘!你的钱,是留着你放在身边用的,你得治好你的病,我不能用你的钱!”

母亲感受到我对她的孝心,以及知道我懂事。

她眼里含着泪光,对我说:“可你这个大学,一定要读啊,不用我的钱供你,你怎么读?”

我其实已经想好了计划。

如果母亲一定要让我读大学,那么我仅仅需要解决的,是第一年的学费。

只要我在大学读书时,跑到外面做兼职,半工半读,那么接下来的三年学费,我相信是可以靠自己的。

而这第一年的学费,我决定找我们家的亲戚,逐家去借一些,这几千块估计还是能凑够的。

我父亲有三个兄弟,分别是我的大伯,二叔,五叔,两个姐姐,分别是我的六姑姐和七姑姐,他们都是有家庭有儿女的,除了两个姑姐嫁到别的村外,大伯们都在村里生活。

而我父亲生前,跟他的这些兄弟以及妹,都是关系很不错,从来没有闹过什么矛盾以及争执什么的。

因此我估计,大伯他们,还是愿意接济一下我家。

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这天晚上,我和母亲干完田地里的粗重活,早早的回到家里。

匆匆和两个妹吃完晚饭后,我就洗了个澡,然后准备和母亲一起,对我的叔伯们,进行逐家的造访。

母亲叮嘱我,一定要把录取通知书还上。

她认为,我的叔伯们,在得知我考上重点大学,应该更愿意支持接济我们家,从而借钱给我交第一年的学费。

结果,到了晚上十一点后,我和母亲回到家,收获的是无尽的失望以及人情淡薄。

我去大伯家,大伯得知我考上重点大学,只是轻轻一笑,然后说他家也急需用钱,哪里能什么闲钱拿出来供我读书。

我说,我只是借第一年的学费,并且他支持其中一部分就可以了,我还可以向其他几个叔以及姑姐借的。

可他就是说手头真没有任何的余钱,哪怕是一百块钱,也借不出来。

我和母亲无奈,也不想继续求他,以及看他的脸色,最终就告辞了,只想着,大伯借不出钱来,那么其他亲戚应该有一些钱,愿意借些钱出来吧。

可最终,我和母亲又去了二叔,五叔家,这两家都说没钱,找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门,说是闺女以后出嫁,得准备一些嫁妆,以及儿子娶媳妇,要付彩礼金。

反正他们的意思就是,我这个读大学的事,是非必要的,可以不读,反正他们的儿女也没什么出息,都是没读过大学的,我既然是没钱,为啥要读呢。

母亲似乎早就看得出他们的德性,因此不想再说什么,很快就拖我离开。

她让我踩自行车载她,和她连夜跑山路,去两个出嫁的姑姐的家中,还是一样借不到钱。

而她的娘家,比起我们这边要穷得多,并且她就只有两个姐姐,这两个姐姐都生活条件更差,借钱肯定是没有的。

最终这晚上快十二点,我和母亲回到家中后,我对母亲说,这个大学,我还是不上了。

我母亲眼里冒出泪来。

可她却坚决不同意,她虽然也没有信心能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能挣到我四年的学费以及杂费,可她还是不想让我放弃。

她想了又想,突然好像想到了什么。

她对我说,明天要带我去县城见一个人,这是一个男人,跟我父亲差不多的年纪,因此我可以认这个男人为干爹,这个男人或许愿意借钱给我家,供我读大学。

我一听,心想母亲多数时候是在村里务农,她也是出身农村,她什么时候认识县城里的人了?

在我的追问之下,母亲说出,她在嫁给父亲之前,曾经去过县城的一个工厂里打工,而这个四十七岁的男人,叫张印华,是她的一个男工友,当时一起工作时认识。

紧接着,她就对我说,这个张叔叔是真正的大好人,以前就很乐意帮她,无论是什么都会帮忙。

母亲还说,张叔叔现在跟他老婆有两个女儿,却是没有儿子,估计张叔叔是很希望有一个干儿子的。

她希望我认张叔叔为干爹。

我当时听后,只是不置可否,毕竟我还没见过这个张叔叔,以及完全不了解他。

我怎么能随便认一个不认识的男性为干爹呢,尽管母亲已经说过,这个男性,跟我死去的父亲差不多的年纪。

最终,在第二天,我还是和母亲一起出发了。

我踩着自行车,载着她往着县城的方向赶去,而她就对我说,已经借了邻居家的电话,联系过张叔叔,约定了见面的地点,是一个茶馆。

大约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和母亲去到县城。

当我们来到那个茶馆的时候,发现里面已经坐着一个头半秃并且有些许白发的男性。

我估计他就是张叔叔,因为他望向我以及望向我母亲,眼里是盈着光的。

我不知道,母亲究竟跟张叔叔过去有什么样的交情,只觉得,这个张叔叔还是很面善,我看他的第一眼,就有很好的印象。

母亲匆匆的走到他所在桌子前面,在那个椅子的位置坐下,就对他说:

“华哥,我本来不想打扰你,更不想让你老婆知道我找你,可这一次,我真的需要你帮忙。”

张叔叔却是声音有些嘶哑,似乎内心很触动。

他对我母亲说:“阿梅,我们过去那么熟,你为啥就那样说了,你什么时候找我都可以的,我老婆也不会介意。”

最终,他们一言一语的谈起来,两个人都惺惺相惜,显然是因为过去有着很深厚的工友情。

我在旁边坐着,已经能感受到,这个张叔叔的诚挚以及热心。

当母亲提出,要让我认张叔叔为干爹的时候,我竟然没有任何的犹豫,点头答应,说我愿意把他视为我的干爹。

张叔叔拍了拍我的肩膀,对我说,他只有两个女儿,真希望拥有一个高学历的儿子,他也对我考上重点大学这个事,相当的赞赏和肯定,因此我这个干儿子,他是认定了。

就这样,我有了一个干爹,张叔叔。

而母亲什么时候借了张叔叔几千块钱,从而让我在学费方面没有后顾之忧,我完全不知道。

当我在大二的时候,我就努力寻找挣钱的途径,写稿子投杂志社挣稿费,到校外去做体力工,做兼职家庭老师等,什么都做,因此我竟然很快就自给自足,不用母亲再给我钱。

我在这读大学的几年间,放假会回家乡来的,但母亲却从不带我去见张叔叔这个干爹。

按她的说法是,她不想影响到张叔叔的家庭,让张叔叔的妻子产生什么误会,也不想让张叔叔的两个女儿知道。

可后来,村里人却都知道,我认了个干爹这个事。

而村里的各种谣言,都在传来传去,说我母亲跟这个我认的干爹,张叔叔,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

甚至有一些村里人,还在看到我经过的时候,以一种轻蔑的笑容望着我,仿佛在讥笑我。

这让我只觉得,有必要向母亲问个清楚,她跟张叔叔,是不是真的是有过往,有交集,以及有问题。

最终在我的追问之下,母亲眼里冒着光,她告诉我,其实她是在认识我父亲之前,就已经认识张叔叔了。

她跟我父亲是有人介绍,然后相亲认识的,而她跟张叔叔是在同一个工厂里,因为工作的交集而自然认识,因此她跟张叔叔之间的情与义,其实是更深。

可那个时候,哪怕他们两个男女,是互相产生情愫,暗中爱慕,但由于两个都不肯表白,也没有中间人撮合,这种蒙蒙的情感,也就无疾而终,只有深厚的工友情。

当母亲嫁给我父亲后,张叔叔也在县城那边成家立室,拥有了一个老婆,并且成为两个女儿的父亲,我母亲在嫁人之后,就很知道避忌,不再跟张叔叔有什么联系,已经隔了十多年没有再见过面了。

而村里说她关于她不检点的话,全部都是胡猜捏造的谣言,因此她叫我不要理会。

我相信母亲,只觉得母亲是最值得我相信的。

后来我大学毕业,终于可以在大城市里谋得一份白领的工作,并且逐渐的成为了一个公司里的中层经理。

此前借张叔叔的几千块钱,我已经交给母亲,让母亲还给他了。

而我哪怕是离开农村,在城里安居乐业,我依然把张叔叔视为干爹,后来我又开车带着母亲,去那个县城去,看望张叔叔。

张叔叔那个时候身体已经不好了,在医院住院中。

我就对他说,他家有什么困难,以及他需要钱治病的话,尽管跟我说,当年他帮过我家,因此他家现在出什么事,我也一定会帮到底的。

那一刻,张叔叔在病床上流出喜悦的眼泪,说拥有我这样的干儿子,真好。

后来,张叔叔的两个女儿,读完大学后,我分别给她们介绍了工作,以及在她们择偶找对象方面,也帮了她们很大的忙。

而在我结婚摆婚宴时,母亲把张叔叔一家人都请来,他的妻子不在乎他有我这么一个干儿子,甚至也想把我认为干儿子。

-END-

本文是根据不同讲述者提供回忆片段整理编写的温情故事系列其中一篇,希望得到支持!

某些情节在真实基础上有加工痕迹,或有错失遗漏,欢迎指出修正!

你的评论,转发,收藏,关注,点赞,是最大的支持和鼓励!  

0 阅读:0

李子闲话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