燧人氏出生在旧石器时代的隧明国,也就是今天“中国火文化之乡”—河南省商丘市。燧人氏在商丘发明了钻木取火,是中国古代人工取火的先驱。他教会了人烹饪熟食,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彻底把人类与禽兽区分开来,开创了华夏文明。
在旧石器时代,人类进入了原始社会的初级阶段。那时候的人们主要以猎获动物的生肉和采集来的植物根茎作为食物的主要来源,穿的是树叶和动物毛皮制作的衣服。
因为生吃动植物,人们很容易生病死去。在那个年代的人们,经常会看到天火燃烧森林。但是由于缺乏对火的认识,人们只知道它是害人的东西。火被视为怪物,人们避而远之。
这时,在商丘出现了一位叫燧人氏的人,他与众不同,从来不害怕火。每次看见火的时候,他总会跑过去查看。他发现被火烧死的动物,吃起来比生肉更好吃,更美味。天气变冷的时候,靠近火,身体会变得暖洋洋的。经过多次验证,他明白了火除了能杀害万物,但也有它的妙处。
于是,他召集大家把动植物放到火上,等食物熟透了再食用。每年天气变冷的时候,他还召集大家把火种收集起来,放到山洞中抵御风寒。就这样,人类的生活习性慢慢地发生了改变。
但是,天火并不是随处可见的。于是,燧人氏开始了漫长的人工取火的探索。
有一次,燧人氏带领大家兴高采烈地外出寻觅食物,在一片乱石岗上发现了一只野猪。燧人氏命令大家,拿着石头从四面开始包围它。只听一声令下,人们一起把石头扔向野猪,但是并不是每个人的技术都是精湛的。有的石头砸向了大地,有的石头砸中了野猪,还有的石头砸中了地上的乱石。结果,石头与石头发生了激烈的碰撞,蹦出了火花。
燧人氏看到这一幕之后,深受启发。带着猎物回到家中后,燧人氏找来两个大石头,开始学着人工取火。经过千百次的锤炼,燧人氏终于发明了敲击燧石取火法。
由于那个年代,森林众多,用燧石取火并不太实用,燧人氏依然没有放弃对人工取火的探索,他想找出一个更实用的方法,推广人工取火。
有一天,燧人氏和众人在燧树下乘凉,看见树上有一只鸟不停地凿木,众人在树下议论纷纷。时间一点点地过去了,突然树洞开始冒烟,一团火出现在众人面前。燧人氏看到后灵机一动,也学着拿出一根干木头往树上钻,最终钻出了火。燧人氏又发明出了钻木取火。
燧人氏的老婆叫弇兹氏。传说,弇兹氏是中国最早的部落女首领,她被人们尊称为女帝,又称玄女。后来弇兹氏嫁给了燧人氏,建立了以婚姻形式为代表的血缘联盟,人们也称她为燧人弇兹氏。
在远古时期,人们还没有发明出文字,生活中许多重大的事件都是靠大脑记忆的。但是随着时间的久远,有些事情容易被人遗忘,不方便传播和借鉴。弇兹氏就用柔软的树皮搓成细绳,整齐地悬挂在固定的地方,通过打结的方法记录发生的事情。
弇兹氏根据事情的重要性进行区分,重大的事情就打大结,不太重要的事情就打小结。
随着部落事情的增多,弇兹氏又按照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区分。从绳子上面依次记事,早发生的事情在上面打结,晚发生的事情在下面打结。
后来,弇兹氏为了方便把事情进行分类,弇兹氏又把绳子染成各种颜色进行区分,这样记录起来更加清晰。
最终,弇兹氏把绳分为三种形式,单股绳称为“玄”,两股绳称为“兹”,三股绳称为“索”或者“素”。
自从有了火,人类社会开始有了温度。人工取火的发明对远古社会的聚集提供了必要条件,为人类群居提供了根源,同时也是中国家文化的开端。燧人氏和弇兹氏夫妇都是上古时代非常著名的人物,他们开创了华夏文明的新纪元。
欢迎评论关注,点赞收藏!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