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英高层会晤之际,英国所谓的“在台代表”还在跟民进党眉来眼去,许下承诺。当着英国首相的面,王毅直接把话说透了。
据台媒报道,所谓的英国“在台代表”包琼郁,日前跑到台“外事部门”,和该部门负责人林佳龙见了个面。
从林佳龙发布的消息来看,双方“相谈甚欢”。
去年年底,英国已经正式加入CPTPP,所以林佳龙就试图说服英国挺台加群。
此外,他还想呼吁英国对岛内民众使用出入境自动通关,以进一步加强英国对台“国际身份”的认可。
而这位英国代表也的确给了一粒“定心丸”,他在见面的时候宣称,“英台关系建立在共同价值观上,基于这一点,英国一直是支持其国际参与的坚定伙伴。”
而同一时间,英国首相斯塔默则在伦敦会见咱们的外交部长王毅。
王毅对两国财金对话做出高度评价,表示中方视英方为重要战略伙伴,希望双方继续加强战略沟通、增进理解互信、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
同时,王毅还再次向英方阐释了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坚定立场。
英国现任首相斯塔默对中国的政策体现出了一种谨慎而务实的态度。
他深知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英国的经济繁荣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特别是在英国“脱欧”之后,亟需拓展全球贸易伙伴关系,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于英国来说,摆脱历史包袱,寻求新的合作模式是最好的选择。
但问题在于,斯塔默不是特朗普。
在美英深度绑定的今天,他没有能力带领英国跳出美国的意识形态圈子,英国在台海问题上的一言一行仍要看白宫的眼色。
而现在,就是他们的机会。
目前特朗普政府在台海问题上的态度充满了不确定性。
美国对台政策摇摆不定,意味着英国有破局、重塑对华关系的机会。
去年 11 月,中英两国元首在巴西 G20 峰会期间举行会晤。
这是两国领导人自 2018 年以来的首次会晤,双方紧张局势加速解冻,紧接着英国财政大臣、外交大臣先后访华。
王毅在此次会晤中,对中英关系给出了比较积极的评价,强调“两国在中断七年后重启战略对话,将有利于两国关系的研究、改善、稳定和发展。”
现在斯塔默面临的挑战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平衡合作与对抗。
如果他选择深化与中国的合作,英国可能在经济上获得更多机会。
如果采取对抗性的政策,可能在国际舞台上引发更多的不确定性。
他不得不评估英国的实力和盟友的支持,避免在美国无暇分身的局面下陷入困境。
其实答案是很明显的,至少在今年是这样。
王毅此次访英,也正是要趁着机会同斯塔默把话说透。
当然,目前英国内部的反华势力依旧强大,他们会继续作祟,插手台海,在美国迷茫之际推动英国充当“以台制华”的领头羊。
未来,中英双边关系如何变化,其实还是在于特朗普政府的对外政策。
英国若想不像以前那样摇摆不定、被继续边缘化,无论亲近还是敌对,尽快确定独立的对华关系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