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谈
微信又上线新功能了!3月27日,微信官方信息第一出口“微信派”公众号发布微信新功能:附近的工作,在微信内搜索“附近的工作”“兼职”“日结”“零工”等关键词,就能自动匹配所在城市的零工,还能根据“距离”“薪资待遇”“性别”等快速筛选。
此次上线的“附近的工作”小程序,所有招聘岗位信息均由政府人社部门审核发布。当前搜索服务涉及岗位已覆盖全国超200个地市。这意味着岗位信息更可靠,覆盖版图也足够大。
这一新功能可以说是为零工市场量身打造的。说起零工市场,很多人的印象还停留在松散无序的“马路劳务市场”。不可否认,如今很多城市的马路边、天桥下、公园里仍然存在零工市场,但今天零工被赋予“灵活就业”的新内涵,即线上线下的灵活打工、灵活用工都属于零工范畴。
零工市场的主要特点是高度灵活、门槛较低、时间自由、工资快结等。所以,当下中国打零工的队伍规模庞大,包括部分白领人群也在八小时之外打零工增加收入。很多用人单位的部分岗位也需要打零工的劳动者。可以说,如今“零工经济”空前繁荣。
不过,某些因素仍然制约着零工经济发展。比如说,正是因为零工需求与供给信息不对称,所以,“马路劳务市场”至今存在,即“马路”在充当零工中介。这既造成打零工人群要付出时间、精力等成本等待机会,如劳动者天不亮就在零工市场蹲守,也增加了用人单位招工成本。
再如,由于雇工双方之间仅达成口头协议,或者有纸质合同但权责利模糊,所以,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并不少见,无论是被骗、被拖欠工资还是发生工伤事故等,都会让零工市场的劳动者陷入维权困境。即便为平台企业打零工也会遇到某些侵权问题,零工市场还有待规范。
而微信上新的“附近的工作”可为零工经济“赋能护权”:一方面为打零工的人群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多种岗位,在线上就能找活干,不用再“站马路”等活干。由于政府审核岗位信息,还能减少侵权问题。另一方面,也为用人单位降低了招工成本。
过去多年,由于零工市场存在松散乱等特点,有关部门很难有效监管,也就很难做大做强。而新技术、新功能、新服务的介入,让“人找岗”与“岗找人”实现了高效精准对接,破解了信息差,可望改变零工市场、升级零工经济。
要想使该功能的整合效应最大化,需要鼓励更多用人单位通过该功能招工,引导更多劳动者通过该功能找活干,还需要各地政府部门加强监管。另外,要落实《关于加强零工市场建设 完善求职招聘服务的意见》《关于加强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的通知》等文件,并完善相关法律。
除微信“附近的工作”,支付宝也面向零工群体上线“日结”专区功能,这些“新力量”的介入都是为零工经济“赋能护权”。
□冯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