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各个帝王都是权力的象征,但是他们却又生性多疑怕别人谋害于他,中国历代皇帝当中我认为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位皇帝就是朱元璋,可以说朱元璋在这场权力游戏当中已经是红了眼,他的开国功臣几乎没有一个好下场就连料事如神能够与三国时期诸葛亮齐名的刘伯温也胆战心惊。
在帝国的权力棋局中,李善长和刘伯温走到了死角,举着棋子满头大汗,犹豫着不敢落子。这种僵持还会继续下去,直到有一天,朱元璋迫不及待地从裁判席跳进棋台,一屁股撅开李善长,坐到刘伯温对面。朱元璋必须确定一件事情:刘伯温到底是不是他权力的威胁。很遗憾的是,朱元璋心里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这一局,朱元璋先落子,却是虚晃一枪:“伯温啊,这个李善长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太不把我放在眼里了,这样下去还了得啊?”
刘伯温不知道朱元璋的杀招隐藏在哪里,只能先小心翼翼地应对着。“李善长是咱们的开国元老,能力很强的,而且,他很会团结革命群众是个好领导。”朱元璋看刘伯温没有接招,心说:“你个滑头,干脆跟你挑明了。”于是,朱元璋恶狠狠地摆下一粒棋子,直取刘伯温命门。“我听说李善长三番五次要害你,你居然还能替他说好话,我看你的气量足以做宰相。”这话一出口,刘伯温只觉得杀气扑而而来要不要那么直接啊!?才两个回合就下杀手,存心想弄死我是吧?
刘伯温当然不能坐以待毙,只得使出保命绝招。“陛下,您听我给您打个比方哈,比如大要换柱子,山是不是得先找根大木头,如果随便找根小木棍支着,房子不才怪就你您想预首先也要找到贤才。天下那么大,肯定能找到的,至于说我,也就是个二流货色,实在是扛不起大梁啊。”刘伯温又一次把自己埋汰得一无是处,表示自己非但没有过权力而且根木不敢居功自做,是个典型的自卑男。朱元琼对刘伯温的回答还是很满意的,脸上的杀气就化开了。刘伯长出了一口气。在跟朱元环的对决中,能保住命就是胜利。第一回合,刘伯温胜。而李善长被朱元球当枪使了一回,显得很无享,不过幸运的是,刘们温当时忙于自保,无力去落井下石。
经过短暂的中场休息,第二回合开始了。在中场休息的这段时间里,李善长已经离职,朱元需要确定一个宰相人选,于是他再次找刘伯温论相。这一局还是朱元璋先出手,不过单刀直入,“伯温,你觉得让杨宪做宰相,如何?”一开局就杀气腾腾!要知道杨宪是刘伯温的亲信,浙东集团的主力干将,这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后果很严重。刘伯温只能更加小心地应对:“陛下,杨宪这个人虽然有才,但是没有气,一个能够当宰相的人必须一碗水端平,用义理来权衡事情,而杨宪没刘伯温的回答很客观,既没有偏袒杨宪,也没有急着和杨宪撤清关系,有这个气度。”
他对杨宪的评价,本来就是朱元璋早有定论的内容。“嗯。”朱元璋点点头,又落下第二枚棋子,“那汪广洋这个人能当宰汪广洋是独立于淮西集团和浙东集团之外的中立派,和刘伯温的关系不大吗?”刘伯温略一沉吟,回答道:“汪广洋这个人更加不能一碗水端平,比杨宪还不如。”“那胡惟庸呢?”朱元璋落子不停,刘伯温应对逐渐上了手,“胡惟庸像一匹驽马,倒不是说不能拉车,但是一不小心就会把车拉进沟里。”
应该说刘伯温的品评还是非常到位的,而且也没露出什么破绽,朱元璋脸上露出了微笑。朱元璋的表情感染了刘伯温,他以为这一局差不多也该结束了,松了一口气,神经不再紧绷了。气氛顿时轻松起来,朱元璋又看似漫不经心地摆下一颗棋子。这一次,刘伯温没有发现,这才是朱元璋真正的杀手锏“的确,朕所提的那些宰相人选,没有哪个能够比得上先生你啊。”
又来了又来了,刘伯温对这种把戏都不耐烦了,顺口回道:“我不行,我这个人太疾恶如仇,又不喜欢做烦琐的事情实在是不适合当丞相的,天下这么大,陛下您就慢慢挑吧,总有合适的。”话才出口,一道无声的惊雷闪过朱元璋头顶。“疾恶如仇?”敢情你给我提意见,还跟李善长作对是“疾恶如仇”?那么谁是恶?谁是仇?朱元璋的脸色慢慢变了,刘伯温却还沉浸在一身轻松中,意犹未尽地补充了一句更要命的话:“照我看来,陛下刚才说的那些人,没有人适合当丞相的。”
落子无悔,覆水难收。刘伯温这番话一出口,就再也没有挽回的余地。朱元璋终于套出他想要的那句话。尽管刘伯温是所有功臣中表现最低调的人,但是这句话一出口,朱元璋相信,刘伯温和李善长、徐达、蓝玉一样,野心勃勃,时刻威胁着他的权力宝座。朱元璋还是照例没有听刘伯温的,杨宪、汪广洋、胡惟庸相继当上了丞相,而最后的结果是杨宪身死,汪广洋碌碌无为,胡惟庸被诛杀九族。正如刘伯温所料,这几个人根本不适合当丞相。
但这些都其实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刘伯温已经被朱元璋列入清理名单中。一步走错,万劫不复。在这场精彩的对弈当中刘伯温还是走错了一步,但也可能是这朱元璋太过于小心精明,他不允许任何能够威胁他权力的出现,所以这最具代表性的皇帝非他莫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