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点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评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送人玫瑰,留有余香
你是否曾经好奇,为何古人形容时间时会用到“一寸光阴”、“一炷香”、“一刻钟”这样的词汇?要解开这个谜团,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古人如何计算时间。在西方的钟表尚未传入中国之前,古人已经创造了多种精巧的计时工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顾古代的“时钟”,探索古人的智慧与发明。
漏刻
中国人使用漏刻(亦称刻漏或漏壶)的历史极为悠久。据记载,上古时期的黄帝便已经发明了漏刻用以计时。“昔黄帝创观漏水,制器取则,以分昼夜。”(《隋书·天文志》)
李白在《乌栖曲》中写道:“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诗中的“银箭金壶”,正是漏刻的形象描绘。随着金壶中水位逐渐下降,天色也渐渐明亮,漏刻正是通过测量壶中水位的高低来标示时间的流逝。
考古发现,中国现存最早的漏刻是西汉时期的单壶沉箭漏。然而,这种漏刻由于水压随水位变化而导致流速不均,因此计时存在误差。
为了克服这一缺陷,后世发明了浮箭漏并增加了漏壶的数量以提高计时的准确性。到了宋代,更是发明了分水壶,通过在平水壶上安装分水管,有效解决了滴速不均的问题。这一装置因其便捷性和准确性,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开来。唐代骆宾王在《骆丞集》中引述的李兰《漏刻法》便提到了这一技术:“以器贮水,以铜为渴乌,状如钩曲,以引器中水。于银龙口中吐入权器,漏水一升,秤重一斤,时经一刻。”这正是“时刻”一词源自漏刻计时的佐证。
唐代吕才漏刻图展示了唐代的漏刻构造,包含“一夜天池,二日天池,三平壶,四万分壶”等部分,通过水流的逐级传递和浮箭的上升来标示时间。而宋代的燕肃漏刻图(莲花漏)则更为复杂,包括“二匮二,渴乌一,石壶四十八箭”等部件,以莲花为装饰,不仅美观且计时精确。
通过这些详细的描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人在计时工具上的创新与智慧,以及这些工具如何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化表达。
鉴于平台规则,只有您点了“关注”,与我互动才会成为铁粉。可天地间以享受第一时间收到文章的推送。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