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嫣红
生活源于爱,艺术源于生活。
我只能把我的所爱画进画中。
——刘嫣红
“许多艺术家在创作之初,总是习惯找寻某个被关注点,以此告诉别人——我是这个样子的。尽管他们营造的表象和生活的真实面目完全不一样,成为明星仍然是许多人挥之不去的执念。”2018年的寒冬,已经创作了300多幅《熊猫国》的刘嫣红将她当下的创作理念向我们娓娓道来。
“自我”或许不仅仅是艺术家心中的执念,而是每个人都有的“七宗罪”之一。当观者进入作品背后的故事与思想,也能够看到那个似曾相似的模糊影子。
在世界中寻找自我——年轻的旅程,乘着勇敢与脆弱的翅膀与许多80后一样,刘嫣红与画画的缘分萌芽于童年时期。一个个漫长的假期,她都被锁在家里与动画片和简笔画书籍为伴。渐渐地,她也开始拿起画笔涂鸦。从一年级暑假开始,刘嫣红正式开始上绘画班,学习素描与国画。妈妈曾经从上海买回一架手风琴给她,想让她也试着学学音乐,她却连摸都不爱摸。画画已经成为她流露天赋、记录想法的最自然的表达方式。
从小学了一路画的刘嫣红毫无悬念地报考了美术院校。谁知西安美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阴差阳错地被错过。年轻倔强的她认为缘分已逝,决定来到北京探求新的机会。而经历了短暂的艺术学院求学后,她无法忍受机械化的教学,选择退学而成为一名独立艺术家,埋头于自己的创作,就这样画了四年,直到她在新街口的中央美院徐悲鸿画室遇到了张恳老师。这一次,她的艺术世界算是正式被打开了。
进入徐悲鸿画室拜师学艺后,刘嫣红每天饱览大师原作、听讲座、结识师友,吸收着丰盛的精神养分。随着技艺逐渐成熟,她的画作也为一些人看见并收藏,开始收获市场认可度。刘嫣红认为,性格是后天培养出来的,而天赋却是与生俱来。一名职业画家的生涯正拉开序幕,一朵日渐饱满的蓓蕾正含苞绽放。
在生命中感受自我——人世无常,成长是一种化学反应世界上的哲学与宗教都在反复提醒人们,世事无常,变化是唯一不变的状态。在刘嫣红的职业步入正轨后,遭遇了父亲罹患癌症而去世的变故。第一次近距离体验生死的刘嫣红感受到巨大的恐惧与无助,她拜访北京的不同寺庙,为父亲祈求超度,也是为自己寻求心灵的慰藉与疗愈的过程中。她成为了一名皈依弟子。
人生中的喜乐得失对于敏感的艺术家来说,是深层次情感与思考的催化剂。刘嫣红在2010年曾创作过一系列宗教题材的油画《人之初-萌》,表达在事业与家庭生活中的孤独与彷徨,以及对希望与救赎的渴望。父亲离世后,她开始创作大量佛教题材的作品,在深沉的痛苦中释放内心的情感。同一时期内,她也画了许多以马为题材的水墨作品。宗教与奔马,静与动,这是她不断地在隔离现实、回归现实之间转换,在自我矛盾与自我复原中找寻励志能量的本能行动。
2010年,油画《人之初 -萌》系列的三幅作品参加了当年的纽约国际艺术博览会。
2010年,《文殊增慧》,布面油画
2013年,《意乐极光》,油画
2013年,《马02》,国画纸本托片
2014年,《马》,国画卷轴
2014年,《马01》,国画卷轴
2014年,刘嫣红重新开始油画创作。《人之佛》系列的创作是个人主义直白的表达,运用丰富的色彩表现深沉与明亮的对比,在静默中缓缓释放出冥想、慈悲与希望的张力。
2014年,油画《人之佛》系列之首《垂怜》
2014年,油画《人之佛》系列之《无言真相》
父亲离去的第二年,女儿出生了。她观察着一个小小的人从萌芽到出生,从啼哭到会走路、会说话……生命会不可逆转地突然消失,也会如天赐的礼物般惊喜降临。刘嫣红的先生也是一名画家。身为一个孤独的女儿、一个奉献的母亲、一个需要同时保持自我隔离和融合关系的妻子,这些复杂交织在一起的情感一股脑地回流到了她的心里:悲欢离合、爱欲情愁,每一个人的生命不过都是如此——在自己与他人,外界与内心之间来来往往、进进出出。那么一名艺术家该如何记录、该画些什么呢?
2015年,刘嫣红开启了她重要的新系列——《熊猫国》。她找到了新的主体,它既不是人、也不是佛,而是全世界一眼就能认出的中国符号——熊猫。熊猫,黑白分明、憨态可掬,每个人都知道、喜爱它。在《熊猫国》的极乐净土中,它们单纯天真,又玩世不恭,或独来独往、或三五成群地出现在四季如春的好山好水之间。刘嫣红认为,每一个中国人内心都有一只这样中庸、朴素、儒雅,又顽皮、放松、幽默的熊猫。
在生活中忘掉自我——每日点滴,是平凡也是欢喜刘嫣红小时学素描、国画,进入专业院校后练习色彩的表达。她喜爱德加、席勒、克林姆特、莫兰迪、高更、梵高、席勒、马格利特、达利,以及中国的戴泽、冷军等艺术家对人文、宇宙时空的思考。当失去至亲、成为人母之后,心境的变化让她回归国画,借由学习梁楷、八大山人、徐悲鸿、齐白石等历代大师的经典作品去寻求休憩与自我认知。
到了创作《熊猫国》时,刘嫣红选择了丙烯与水墨两种材料。具有很强透明度的丙烯能够透出色彩的干净与清澈,表现出仙境一般的清透与明朗。更重要的是,在这个阶段,她已经在生活中找到了让自己最舒服、最轻松的状态。而平凡的日复一日在她眼中,却没有丧失只有自己才能发现的惊喜和乐趣。
2016年,《熊猫国053繁华亦孤独》,布面油画
2016年,《熊猫国054极乐幻景》,布面油画
2016年,《熊猫国059母亲》,布面油画
每天早上,她都要开车送女儿上学。收听广播新闻或是交通堵塞,都能给她带来天马行空的想象:海绵宝宝创始人去世、雾霾魔云中的绿灯、基因编辑婴儿、机器人拥有了情感……这些碎片灵感都被她画进《熊猫国》的一幅幅场景中。熊猫国的第一系列耗时一年时间,由100个独立作品组成。去年,刘嫣红开始了第二系列的创作,并将材料改为更简洁的水墨。到目前为止,她已经完成了300多幅。
2016年,《听闻》,布面油画
2016年,《无常鸭》,综合材料
2017年,《熊猫国007旁观者》,国画纸本扇面
2018年,《熊猫国103妩媚松》,国画软卡扇面
艺术是刘嫣红记录生活的工具,以及与时代互动的媒介。当自我渐渐稀薄,与世界沟通成了更重要的目的。刘嫣红十分欣赏90后年轻艺术家的大胆与真实,认为他们更愿意也更大胆地地去表达自己真实、青春的一面,并无谄媚。她认为在媒体发达、消费无孔不入的社会中,艺术能够实现商业价值是一件成功的事。《人之佛》系列曾被人写成短篇小说。《熊猫国》系列被国内外许多喜爱的人收藏,并在邮币市场发行了60万套。刘嫣红选择以小尺幅来创作《熊猫国》,也正是为了以最简约的方式实现记录、携带与传播的功能。
2018年,《熊猫国过猪猪年202棒棒棒》,水墨纸本扇面
2018年,《熊猫国过猪猪年203新年好》,水墨纸本扇面
2018年,《熊猫国过猪猪年214小心!你的礼物是炸弹》,水墨纸本扇面
过接地气的生活、珍惜身边的人、用简单的方式传播爱,这些是刘嫣红的创作梦想。亲手画下的每一笔骗不了人,因为纸的呼吸会留下痕迹,墨迹的纹路会说话,就像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故事才能混合融化成此刻的自己。
爱是生活无限能量的源头。画很多画,刘嫣红一天也不想停。
刘嫣红个人简历2005年
学习于中央美院徐悲鸿画室,师从廖静文先生、冯法祀先生、戴泽先生、徐庆平先生,擅长画马,山水,花鸟题材类作品,所画奔马骏朗洒脱,英姿飘逸。山水简约宁静,禅意十足。花鸟色彩绚丽,吉祥欢喜,深受大众喜爱。
2010年
作品《凤川子臻之.融爻》、《凤鸣朝阳之.女娲祝融》于美国纽约艺术博览会展览。
2012年
作品《奔马》捐赠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2012爱心衣橱慈善拍卖会。
2013年
作品《感恩母亲》水墨五连幅系列作品被展览和收藏于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参加"美丽中国,幸福母亲“首届中华母爱论坛。
水墨作品《天马》系列刊登于中共中央半月谈网刊并被收藏。
2014年
作品《鲸籁》被中国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喜爱并收藏。
作品《文殊菩萨》藏于天坛宝盈轩。
2015年
创作《物亦有情》系列。
担任人民书画院画师。
2016年
创作《熊猫国》系列。
2017年
于宋庄金湘树艺术空间举办个展《觉》。
2018年
参加《中华艺术方舟巡展》。
《熊猫国》系列作品入选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型文献类珍藏邮册,邮票发行于中国邮政、中国国际集邮网、中国大众文化学会。
*本文由 源版社区 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