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真的开始觉醒了,刚结束访华的马克龙,马上又将欧洲应独立自主的声音带到了荷兰。须知,自拜登政府推出芯片法案以后,便一直在对荷兰施压限制对华出口高端光刻机。有鉴于此,在促进欧洲独立自主之外,马克龙这个时候访问荷兰,也颇具对华示好的意味。不得不说,这一次,马克龙确实没让中方失望。
据媒体报道,马克龙近日在访问荷兰期间发出呼吁,欧洲应坚持独立自主,尤其是维持自己的经济主权。马克龙直言,若失去独立自主或者对其他大国形成依赖,欧洲基本没有可能实现当家自主。为此,马克龙呼吁欧洲不应一味接受他人制定的规则,应成为规则的制定者,比如在对外合作中,完全可以自由选择合作伙伴。

显而易见,马克龙此番表态虽说并没有点名美国,但他想要表达的意思,本质上就是呼吁欧洲拒绝成为美国的“小弟”。这跟他早些时候谈到的减少对美依赖,以及避免卷入中美对抗,基本是一个意思。
而且,马克龙专门谈到自主选择合作伙伴,明显也是意有所指。
我们都知道,荷兰掌握着全球最领先的光刻机技术。正是如此,美国政府在打压中国芯片制造业的过程中,荷兰便一直在被要求对华采取限制措施。而中国在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地位不可取代,荷兰此举,等同于被逼着配合美国砸掉自己的饭碗。
基于这样的背景,对于马克龙提到的“独立自主说”,抛开其他不谈,荷兰就算为了维持自身利益,想必也会非常感兴趣。可以说,马克龙将第一站选在荷兰,不排除就有这方面的考虑。毕竟,美国想要砸荷兰的饭碗,荷兰铁定不乐意。如此一来,马克龙拉拢荷兰促进欧洲独立自主,自然就事半功倍。

另外,访华期间,中法达成了包括采购空客飞机在内的诸多重要合作。这些互利共赢的合作摆在眼前,马克龙在促进欧洲独立自主的过程中给中方一个顺水人情,完全说得过去。甭管马克龙的表态是否会触动荷兰,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马克龙此举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欧洲的觉醒。
马克龙在荷兰促进欧洲走向独立自主期间,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便公开对其表示支持。并且,他还拿俄乌冲突举例,指出正是由于欧盟曾全盘接受了美国的立场,这才成为了这场冲突的输家之一。为此,他发出呼吁,欧洲是时候觉醒了。
分析认为,马克龙之所以在这个时候揭竿而起,或许有两方面的考虑。
首先,时机对了。一方面是欧洲对美国的怒气值已经快要溢出,包括但不限于美国出台《通胀削减法案》收割欧洲资本,以及近期爆出的美国监听盟友。另一方面,以中俄伊为代表的国家已经陆续亮明了反霸决心。对于欧洲而言,与其追随美国陷入新的阵营对抗,还不如趁机脱离美国的掌控。

其次,马克龙想要以此缓解来自法国内部的压力。他在荷兰发表讲话的现场,甚至都出现了不少不满法国养老金改革的抗议者。而马克龙呼吁欧洲独立自主,明显更符合欧洲自身利益。如此一来,只要欧洲能够维护自己的经济主权,法国内部面临的许多经济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但很明显,欧洲独立自主这条道路并不好走,美国始终是不可避免的障碍。不过,马克龙既然除了公开与美唱反调外,还火速前往荷兰“游说”,那就足以表明,他已经做好了应对美国施压的准备。而马克龙的底气来自哪里,恐怕不言而喻了吧。
当然,这倒不是说中方拉拢法国一起对抗美国,而是马克龙访华后心态发生了变化。面对中方拿出的诚意,马克龙已经认清,法国乃至欧洲与中国合作,那就是一件互利共赢的事。但有关合作的未来,需要欧洲实现独立自主保驾护航。毕竟,中方已有言在先,中欧合作不应受制于第三方。

但同时我们也该看到,马克龙字里行间还是完全基于欧洲利益考虑。这意味着,关于中欧存在的一些分歧是否能够妥善管控,还需要时间去验证。
总结来说,马克龙此番在荷兰发表的讲话,对于中方而言是一个好消息。但马克龙能不能坚持下去,我们就拭目以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