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海军的“纳西莫夫海军上将”号核动力战列巡洋舰,无疑是其中最为耀眼的一颗。这艘全球吨位最大的水面作战舰,在经历了多年的大修升级改造后,终于迎来了核反应堆的重新启动,即将再次扬帆出海,展现其无与伦比的威力。
基洛夫级巡洋舰共建造了五艘,由于建造时间跨度较长,它们被分为1144.1和1144.2两个工程代号。首舰“基洛夫”号于1977年下水,1980年交付苏联海军北方舰队服役,曾一度成为北方舰队的旗舰。
然而,由于状态不佳,这艘战舰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便一直处于“永久大修状态”,从未执行过出海战斗任务。
二号舰“伏龙芝”号在苏联解体后被改名为“拉扎列夫海军上将”号,其后的型号在武器系统上有所调整,因此被称为1144.2型。
基洛夫级巡洋舰之所以被誉为“武库舰”,是因为其舰上装载的导弹数量超过了500枚。这些导弹种类繁多,性能各异,构成了基洛夫级强大的火力打击体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20枚以60°仰角安装在前甲板的П-700“花岗岩”远程反舰导弹。这些导弹使用涡轮喷气发动机,飞行速度极快,多枚齐射可对敌舰形成毁灭性的打击。此外,基洛夫级还配备了反潜导弹、远程舰空导弹和中程舰空导弹,构成了完善的远、中、近三层防空体系。
为了重振这艘战舰的雄风,俄罗斯海军从2012年开始对其进行升级维修和改装工程。这一工程耗时漫长,期间屡次延误,直到2020年8月才重新下水。而整个维修和现代化升级改造工程的总费用,已经超过了2000亿卢布(折合约22亿美元,大约160亿元人民币),是俄海军最初计划预算的四倍以上。
然而,尽管费用高昂,但俄罗斯海军仍然坚持对“纳西莫夫海军上将”号进行升级和改装。这是因为基洛夫级巡洋舰在俄罗斯海军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它们不仅是俄罗斯海军的象征和骄傲,更是其维护国家利益和海洋权益的重要力量。而“纳西莫夫海军上将”号的重生,无疑将为俄罗斯海军注入新的活力和战斗力。
武库舰纯粹就是军盲兴奋船。在新的感知设备成熟前,火力输出的核心永远是雷达。雷达不行导弹再多也没用,甚至不如没用。雷达行,导弹不足可以指挥战友发射。比如日本的AESV。那才是看得见的未来。至于基洛夫级,曾经“男人开的船”现在就是个背着炸药包的王八。
活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