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汉景帝存在感并不高,文不如父亲刘恒,武不如儿子刘彻,在位期间还要被母亲裹挟,他一生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忍。
但如果你真的这么认为,那只能说你的认知有限,汉景帝一生中,不断的处理着矛盾,直到临终前,还为儿子刘彻留下了奇谋,帮助他最后扫清了障碍。
那么憋屈的汉景帝,是如何把权力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的呢?
——【·景帝势力团体·】——
景帝刘启即位,第二年,便以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诸法令多所请变更,议以适罚侵削诸侯,这表明景帝与晁错之间共同体的构建是以削弱诸侯为前提。
在景帝二年八月,晁错由内史迁为御史大夫,便开始请诸侯之罪,削其支郡。
晁错在文帝之时,居官最高为中大夫,景帝继位不满两年便为御史大夫,其升迁之快,可见一斑,这升迁的背后表明景帝为加强自身权力的政治诉求与晁错政治主张具有共通性,同时也表明景帝与晁错之间的关系只是一种政治上的利益关系。
当晁错将请削诸侯支郡的建议上奏给景帝的时候,景帝令公卿列侯宗室杂议,没人敢为难。
唯独窦婴争之,于是两人开始不和。
当时群臣似乎也明白了景帝与晁错之间的政治共同体关系,唯独窦婴以为不可,或许是因为窦婴担任过吴相,念及旧情的缘故。
晁错借景帝来一展自己的政治抱负,而景帝借晁错来削弱诸侯王势力,二者之间的利益共同体能够形成的主要原因,就其表言之则是晁错的政治主张符合了景帝的政治愿望,而就其里言之则是文景二帝的皇权所面临的压力使然。
晁错的法家出身给他的处事方式上印下了“峭直刻深”的印记,如此便不能够游刃于群臣之间,是故处事不通变,太过激进。
当晁错的父亲来见晁错,劝他不要侵削诸侯,而晁错则说:“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
”此中足见皇权面临的压力,亦可见晁错为报景帝之恩不顾一切的决心,更加笃信景帝与晁错之间的关系是利益共同体,然而,君以术数驭臣,而臣以命报君,每读至此,未尝不令人扼腕叹息。
——【·晁错之死·】——
景帝势力集团的瓦解主要是由于统治层内部诸大功臣与皇权的对抗所造成,而七国之乱的爆发无疑加速了统治层内部的分裂,作为天子的汉景帝最后不得不从现实局面出发,对诸大功臣妥协。
文帝之时,先有贾谊上书言更法令及诸侯就国之事,天子欲以贾谊任公卿之位,军功受益阶层害之,以至文帝召见贾谊,不问苍生问鬼神。
后晁错又言法令所更定者,文帝虽不尽听,而“诸大功臣皆不好错”,由此可见,晁错所言的更法与贾谊所言更定法令之间必然存在相似之处,这也就构成了皇权与军功受益阶层的矛盾。
晁错申商刑名出身,所谓“天子不尊”,则其所作所为的终极目的在于使得皇权独大,如此一来,更法的背后必然损害了军功受益阶层的利益。
景帝继位以晁错为内史,“错数请间言事,辄听,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
法令多所更定与文帝“虽不尽听,然奇其材”之间形成了明显的对比,这就表明景帝在继位之初就任用晁错更定法令的意愿,由此与军功阶层之间的矛盾已经激化。
紧接着景帝迁晁错为御史大夫,请削诸侯之地,这就使得地方诸侯王与中央皇权的矛盾彻底激化。
在此情形之下,周亚夫担任空缺了许多年的太尉一职,窦婴被任命为大将军,引见袁盎,而袁盎却谏言诛杀晁错以谢七国。
钩沉史籍,袁盎的结交圈子乃是军功受益群体。
袁盎虽不是军功受益阶层之属,但是其与军功受益阶层的主要人物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周勃以谋反罪被捕,而进言者为袁盎,周勃乃与袁盎大为结交;张释之成为袁盎与周亚夫结交的中间人,史载“中郎将袁盎知其贤,惜其不去,乃请从释之补谒者”。
当时,中尉条侯周亚夫和梁国相国山都侯王恬看到张释之持平公正的议论,就与他结为亲密朋友。张廷尉因此在天下享有盛名。
袁盎与季布的关系的建立是由季布之弟季心曾经杀人,逃到吴国,被袁盎藏匿,因此季心长期跟随袁盎。
袁盎与窦婴相交关系非同一般,史籍所载两人素相善,且此二人相结交使得诸陵、长安中的贤大夫都争着依附。
由此可见他们二人结交的影响力极大,况且窦婴本就喜任侠,好结交,诸贤大夫争附两人的结果必然使得两人的声望极大抬高。
可见袁盎所结交之人有绛侯周勃、丞相申屠嘉以及窦婴之属。
从上述关系网中可见,周勃、申屠嘉以及季布就其出身而言,皆是军功受益阶层,周亚夫、窦婴和季布都直接参与了平定吴楚之乱。
窦婴、申屠嘉以及袁盎都与晁错有很大的矛盾。通过袁盎将这些人联系在一起,我们似乎可以看出景帝势力(以晁错为代表)与军功受益集团之间的对抗。
七国之乱爆发后,景帝想要出兵平叛,除了周亚夫外,他还依赖窦婴等人。在削弱诸侯的问题上,晁错与窦婴之间存在政治分歧,两人的矛盾由此产生。
周亚夫、窦婴以及季布等人是平定七国之乱的直接参与者,而晁错与袁盎的关系则如水火不容。
在削藩一事上,晁错与景帝站在同一立场,但由于削藩引发了吴楚叛乱,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诸侯王还是朝廷大臣,都将矛头指向了晁错。
但平定叛乱是景帝面临的首要任务,而且景帝肯定知道晁错与袁盎、窦婴、申屠嘉等人的矛盾实际上是自己势力团体与军功阶层势力之间的对抗,因此他才会沉默良久。
尽管景帝已经明显意识到必须诛杀晁错来稳定局势,但他仍然于心不忍。
因此,在袁盎提出诛杀晁错后的十多天里,景帝并未真正执行。直到丞相陶青、中尉陈嘉以及廷尉张欧等人联名弹劾晁错,景帝才无法再保全晁错,最终下令斩杀了他。
这两份史料揭示陶青等人弹劾的重点在于强调:晁错的奏议是让景帝亲自领兵平叛,这表明景帝不信任群臣。
由此可见,晁错被杀表明,以晁错为首的景帝新势力在与军功受益阶层的权力角逐中处于下风。景帝只能向诸大功臣妥协,以求尽快平定七国之乱,确保国家安定和自己帝位的稳固。
七国之乱平定后,诸侯王的势力大大削弱,汉景帝似乎又可以重新构建势力以对抗军功阶层。
因平叛有功而被封侯的有栾布、卫绾、程嘉、公孙浑邪、苏息、横、王弃之、赵周、张党居等人,这无疑是景帝再次强化自己势力团体的政治行为。
汉景帝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高明手段让他巩固了自己的政治团体,把群臣掌控在手中,看上去隐忍不言处处受制的汉景帝刘启,实际上一直牢牢的把权力是在自己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