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讲究夫妻同穴,但清朝却有七座皇后陵,她们为何不与皇帝合葬

世图看历史 2023-06-23 16:49:01

清朝一共有12位皇帝,严格意义上来讲应该是11位,毕竟清太祖努尔哈赤并未真正称帝,只是自称为大汗,建立后金。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在1636年正式建立大清,登基称皇帝。

但若是没有努尔哈赤先前统一女真各部的功业,皇太极想要称帝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将努尔哈赤尊为清太祖也是理所应当。

大清共12位皇帝,便会有12座帝陵,再加上努尔哈赤父以上四代父祖等人的陵墓,总得算起来一共是13座皇陵。

而且按照大清初期的规矩:不管是皇后在皇帝之前病逝还是之后病逝,都要同皇帝合葬一处,这是“夫妻同穴”的讲究。而且不管是皇帝亲封的皇后或者是后来追封的皇后,都有与皇帝同葬皇陵的资格。

比如大清第一位被追封的皇后孝慈高皇后—孟古姐姐,因为生下了儿子皇太极,得以有资格同清太祖努尔哈赤合葬福陵。

再比如孝端文皇后哲哲(孝庄的姑姑),是皇太极称帝时亲自册封的皇后,虽然是在大清入关以后病逝于京城。但顺治帝下旨,将孝端文皇后的梓宫运送回盛京,与太宗皇帝皇太极同葬于昭陵。

另外康熙的四位皇后孝诚仁皇后、孝懿仁皇后、孝昭仁皇后与孝恭仁皇后全部与康熙合葬与景陵,其中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在康熙一朝最高的位份就是德妃,但因为是雍正帝生母,所以便有了与康熙同葬景陵的资格。

如此我们便可以认为既然皇后都是与皇帝同葬,那么清朝是不会存在单独的皇后陵寝的。

但真实的情况是,大清一共修建了7座单独的皇后陵寝,也就是说并不是大清所有的皇后都与皇帝合葬帝陵。

首先打破这一祖制的就是我们熟知的孝庄文皇后,顺治帝的亲生母亲,康熙尊重的祖母。

1688年孝庄太皇太后病重,弥留之际特地嘱咐自己的孙儿康熙:“太宗皇帝陵寝已经奉安很久了,不可因为我轻易去打扰太宗皇帝与孝端文皇后;更何况我心里舍不得你跟你的父皇顺治,就将我葬在你父皇孝陵的附近就可以。”

孝陵是顺治帝的帝陵,作为大清入关的第一位皇帝的陵寝其规模规制自然是非常高的;若是将孝庄太皇太后葬入孝陵的话,不仅位置不好抉择,其规格更不好定,毕竟孝庄的身份特殊,是顺治帝的生母。

大清还没有皇帝生母与皇帝本人同葬一座陵寝的先例,康熙实在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抉择。

但是又不想违背祖母的遗愿,便在孝陵的风水墙外修建了一座临时的殁宫—暂安奉殿。

1725年也就是雍正三年,雍正帝下旨在暂安奉殿原地修建一座陵寝—昭西陵。与盛京太宗皇帝的昭陵遥相呼应,也算是了了孝庄文皇后与康熙的心愿。

不过昭西陵并非是大清第一座单独的皇后陵寝,孝东陵才是。

孝东陵这座皇后陵寝中安葬着顺治帝的第二位皇后—孝惠章皇后,这是孝庄为顺治帝亲自挑选的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顺治帝对董鄂妃的偏爱是历史都承认的,可以说董鄂妃在后宫中“集三千宠爱于一身”,有董鄂妃的存在其他的妃嫔顺治帝连看都不看一眼,哪怕是皇后。

应该说后宫中凡是博尔济吉特氏的妃嫔,顺治帝都故意冷落,其中便包括孝惠章皇后。

顺治帝的第一位皇后孟古青也是博尔济吉特氏,虽然不是孝庄为儿子亲自挑选的,而是摄政王多尔衮的杰作;但因为孟古青是孝庄的侄女,孝庄自然想孟古青做皇后。碍于生母孝庄的面子,即便是多尔衮已经病逝,顺治帝还是与孟古青大婚。

但是仅仅两年的时间,顺治帝便将孟古青给废掉了。

按照辈分的话孝惠章皇后是孝庄的侄孙女,顺治同样不喜欢,甚至在心里很抵触,便处处为难孝惠章皇后,甚至想二次废后;但孝庄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第二次,因为孝庄作为科尔沁出身的公主,必须要保住科尔沁蒙古在大清后宫的地位。

如此一直到顺治帝病逝,孝惠章皇后还稳坐在皇后之位上。

孝陵的位置是顺治帝亲自挑选的万年吉地,因为顺治帝年轻便没有着急修建陵寝;在顺治帝突然病逝后才开始修建孝陵,康熙3年十一月修建完成。孝陵完工以后,顺治帝便被葬入了孝陵地宫,与顺治帝合葬的除了顺治帝最宠爱的董鄂妃(追封为孝献皇后),还有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一个是顺治帝一生所爱

一个是新帝的生母

孝惠章皇后作为正宫皇后更有与顺治帝合葬的资格,但却选择了单独修建一座陵寝,原因其实不言而喻。

1717年,也就是康熙五十六年孝惠章皇后病逝,次年安葬于大清第一座皇后陵寝—孝东陵。

虽然孝惠章皇后的孝东陵是大清第一座皇后陵寝,但不与夫君合葬并非是孝惠章皇后的首创,而是孝庄文皇后;虽然此时孝庄文皇后的昭西陵还没有修建,但已经有了先例,孝惠章皇后再提出自然便没有那么突兀了。

孝惠章皇后是康熙的嫡母,再加上康熙的生母早早便病逝了,康熙也算是与嫡母相依为命,自然感情不一样。康熙不仅非常尊重孝顺自己的祖母孝庄,对自己的嫡母孝惠章皇后也很不错,自然会尊重嫡母的意愿。

这便是大清前两座皇后陵的来历,除了昭西陵与孝东陵以外,还有五座皇后陵:

乾隆生母孝圣宪皇后的陵寝—泰东陵

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可以称得上是整个大清最享福最长寿的一位皇后,86岁高寿而终。虽然钮祜禄氏在雍亲王府的地位非常低,只是一个侍妾格格,但是在一次偶然机会得到雍正帝的宠幸,得以怀孕生下皇四子弘历。

弘历从小就聪慧,不仅雍正帝喜欢,还得到了祖父康熙的宠爱,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将弘历接入宫中亲自抚养。弘历地位与影响力的提高,对于钮祜禄氏而言是一生的转折点。

钮祜禄氏在此之前并没有因为生了儿子位份上有所提高,但是在弘历被接入宫中抚养后便不一样了。雍正登基后,钮祜禄氏从一个侍妾格格直接被册封为熹妃。而弘昼的生母耿氏,只是被封为裕嫔,如此便可以看的出钮祜禄氏真正开始“母凭子贵”。

在敦肃皇贵妃年氏与孝敬宪皇后那拉氏先后病逝后,熹妃被册封为熹贵妃,成为实际上的后宫之主,管理六宫事宜;在儿子弘历登基后,被尊为独一无二的皇太后。可以说从这一刻开始钮祜禄氏一生享福的日子正式开始,乾隆是一个出了名的大孝子,对生母的要求几乎是有求必应。

再加上雍正给自己的儿子乾隆留下了富裕的国库,创造了康熙盛世,乾隆便有条件开始享福。不仅乾隆享福,乾隆的生母更是享福,乾隆先后六次南巡,其中有五次都带着生母一起。第六次南巡时钮祜禄氏已经病逝,正因为生活在这样无忧无虑的养老环境里,钮祜禄氏86岁高寿而终。

在乾隆刚登基的时候,雍正帝的泰陵恰好修建完成,修建陵寝的大臣便上奏折询问乾隆:在泰陵的地宫之中是否为太后留位置?

乾隆向来尊重自己的母亲,便去问钮祜禄氏的建议,钮祜禄氏并不想要同雍正帝合葬一处,便下懿旨以“卑不动尊”为由,单独修建皇后陵。

很多人不理解钮祜禄氏为何不愿与雍正合葬呢?这可是无上的荣耀,原因我总结了三点:

第一点,泰陵中除了雍正帝外便是孝敬宪皇后与敦肃皇贵妃年氏,一个是雍正发妻,一个雍正一生所爱;钮祜禄氏虽然有资格葬入泰陵,但情感上却不想被葬入泰陵。毕竟钮祜禄氏并不得宠,能被封为熹妃,后来成为六宫之主熹贵妃,都是因为儿子弘历的缘故。

雍正并不宠爱自己,何苦在百年后还要陪伴雍正左右呢?

更何况雍正身边已经有挚爱与发妻,钮祜禄氏若是强行加入的话确实很尴尬。

第二点,钮祜禄氏高居太后之位,便想要跟孝庄文皇后与孝惠章皇后一样的待遇,毕竟儿子乾隆也孝顺;若能有一座单独的皇后陵寝,确实比同葬帝陵更加有面子。

第三点,雍正帝向来评价不是很好,“刻薄寡恩”,再加上钮祜禄氏并受宠;是否是对雍正帝有意见呢?死后自然不敢也不想与雍正帝合葬。

道光帝的养母孝和睿皇后陵寝—昌西陵

道光帝旻宁是嘉庆皇帝与第一位皇后孝淑睿皇后所生的嫡子,孝淑睿皇后在嘉庆二年便病逝了。生母病逝后,旻宁便被送到了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继后)的宫里抚养,所以孝和睿皇后算是旻宁的养母。

了解嘉庆帝的人应该知道嘉庆帝是在避暑山庄突然病逝,因为去世的太突然并没有来得及交待后事,至于传位的诏书在哪儿大家都不知道。

虽然雍正帝建立秘密建储的皇位继承制度,但因为宫里曾起火,嘉庆帝为了传位昭书不被烧毁,便将昭书从正大光明牌匾之后拿走,放在一个小匣子里。至于匣子放在何处,只有嘉庆帝知晓。

就这样传位昭书找不到,即便大家心里跟明镜一样旻宁是嘉庆帝秘定的嗣皇帝,但没有传位昭书便名不正言不顺,谁也不敢主动提出让旻宁继位。

如此关键时刻孝和睿皇后深明大义,下了一道懿旨:旻宁继皇帝位。

其实孝和睿皇后有两个儿子,但她为了朝政选择养子继位,如此贤德确实值得旻宁尊重。

所以在道光帝继位后,便将养母尊为独一无二的皇太后,很是孝顺。

孝和睿皇后也算长寿,活到了道光二十九十二月,终年74岁。在孝和睿皇后病逝仅一个多月后,道光帝也病逝,很多人都说道光帝之所以会病逝如此之快,是因为操劳养母的葬礼。

毕竟道光帝只比养母小三岁,也是一个已经71岁的老人了。

孝和睿皇后与道光帝接连去世,修建陵墓的事情便到了咸丰帝手里。

咸丰帝继位后便开始修建孝和睿皇后的陵寝—昌西陵,以及皇考道光帝的陵寝—慕陵。同时修建两座陵寝,再加上此时的大清并没有了康乾盛世时的条件,所以昌西陵修建的规格并不高,属于那种典雅的风格。

恭亲王奕䜣的生母孝静成皇后陵寝—慕东陵

孝静成皇后是到道光帝的第四位皇后,不过道光一朝孝静成皇后最高的位份是皇贵妃,还是在道光帝最宠爱的皇后、咸丰帝(奕詝)生母孝全成皇后病逝以后才册封的。

至于孝静成皇后的名分,是咸丰帝看在养育之恩上追封的。

孝全成皇后病逝时,奕詝尚且年幼,道光帝便将奕詝交给了孝静成皇后抚养。如此说来,孝静成皇后还是奕詝的养母。只不过孝静成皇后有自己的儿子奕䜣,奕䜣聪明深得道光帝喜爱。孝静成皇后便想要自己的儿子做新帝,所以便在道光帝即将病逝的时候耍心眼,不让御前大臣宣读遗诏,想要等道光帝病逝后,将自己亲生的儿子奕䜣扶上皇位。

道光帝虽然已经不能说话,但使劲拍打着床,御前大臣便不敢再拖延时间,当中宣读传位诏书:皇四子奕詝为嗣皇帝,皇六子奕䜣被封为亲王。

如此奕詝便登上了皇位,史称咸丰帝。

咸丰帝登基后,并没有将养母孝静成皇后尊为皇太后,只是将其尊为皇贵太妃。

若是只有太妃位份的话,只能是葬入妃园陵寝。

但孝静成皇后毕竟是咸丰帝养母,还是恭亲王奕䜣的生母,所以在孝静成皇后病重时为了冲喜,咸丰帝将其尊为康慈皇太后。如此有了太后的名分,孝静成皇后便有了与道光帝合葬的资格。

但是咸丰并未将养母合葬慕陵,而是单独为养母修建了一座皇后陵—慕东陵。

只是孝静成皇后并非咸丰生母,再加上此时的大清国库并不富裕,所以慕东陵修建的规格并不高。

慈禧与慈安两宫皇太后的陵寝——定东陵(两座皇后陵)

其实慈禧与慈安的定东陵,是慈禧舌战群臣争取来的,也可以说是耍赖得来的。

大清从未遇到过同时为两位皇太后修建陵寝的事情,所以一时间大臣们都不知该如何是好。

恭亲王奕䜣为首的大臣们一开始的方案是一座皇后陵一座地宫,慈禧看到这个方案后非常的生气,将大臣们狠狠斥责一顿:“,你见过哪一座皇后陵寝中同时葬着两位皇后?即便是位份比较低的常在、答应,在死后都能各自为券,我们姐妹俩难道还不如她们吗?”

大臣们商量一番,又出了一个方案:仿照景陵双妃园寝的模式,一座皇后陵但是两座地宫。

慈禧看了这个方案,还是很不满意,便直接说出自己的心里话:“难不成我们姐妹二人还不配一人一座皇后陵吗?”

虽然此时的大清已经内忧外患,国库空虚,处处都需要银子。但慈禧是一个很自私的人,她既然打定了主意修建两座皇后陵,大臣们只能服从不能反对,大臣们需要做的就是按照慈禧的意思来办,至于银子总会有的。

正因为慈禧的坚持,便有了定东陵两座皇后陵寝。

慈禧在大清专权长达48年的时间,她所要求修建的定东陵其实规格很高,远远超出了皇后陵该有的规制。

在大清七座皇后陵寝中,乾隆生母孝圣宪皇后的陵寝可以说是最中规中矩的一座皇后陵。

昭西陵虽然规格高,但孝庄毕竟最终的身份是太皇太后,自然不能比;

孝东陵规格也不低,但毕竟那时候皇后陵寝还没有固定的规制;

昌西陵与慕东陵修建的时候因为各种原因,修建的规格并不高;

而慈禧与慈安的皇后陵,又是超规格的皇后陵。

虽然说古人讲究“夫妻同穴”,死后葬在一起;但凡事都有例外,一旦有了一个例外,便会出现第二第三,甚至是更多的例外,清朝的7座皇后陵便是例外的结果。

0 阅读:0

世图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