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二里头先民:他们是谁?从何而来?

船长卡戎 2024-02-19 13:39:45

这些年,咱们国家的考古事业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尤其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启动以来,那些沉睡千年的秘密像宝藏一样纷纷揭开面纱。比如说那个“二里头文化”,就像一部不断更新的历史连续剧。挖啊挖,每次都能挖出点新鲜故事,让历史课本都得跟着改写。

还有大地湾遗址、陶寺遗址和石峁遗址,这些地方都藏着古人的秘密,让咱们对古代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这些考古成果就像一个个生动的立体教科书。带着我们穿越时光隧道,探寻中华民族祖先的生活足迹,感受古老文明的魅力与辉煌!

具体到二里头文化,它就是我们祖先在几千年以前在中原大地上的“朋友圈”。在这广袤的土地上他们留下了自己的生活痕迹和智慧成果。就像是咱们中华文明拼图中的一块关键碎片,对华夏文明的成长可是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的地盘可不小!主要是以河南洛阳偃师那个叫二里头遗址为大本营。这遗址分成了四个不同的时期,就好比是一部精彩的四部曲。其影响力就像大树的根系,深深扎在豫西、豫中的土地上;北边一路延伸到山西的晋中地区;西面呢,又可以到达陕州区和丹江上游的商州地带。再往南看,连湖北北部也留下了它的印记;而东边呢,更是覆盖到了开封、兰考那片地方。

就像猜谜语一样,关于二里头文化实际控制的疆域,史书和考古学都没能给出一个明确答案。现存的史书记载虽然丰富,但它们都是在二里头文化之后两千年左右才写成的。它们可能并不比我们更了解当时的真实情况,有时候也难免信息传递上有些模糊不清。

而考古学则是通过研究古人留下的器物,比如青铜器、陶器等,来推测文化范围。但如果我们按照这种方式来看,二里头文化的范围可真是大得惊人!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几乎覆盖了整个中国。就像是一个超级大的家族,它的影响力遍布四面八方。

从北边来说,长城外头燕山以北内蒙古的大甸子遗址,那里都有二里头风格的陶礼器出现;南边更是延伸到了浙江至四川长江流域;在西面,甘肃、青海也留下了他们的印记。而且不止这些,还有来自山东海岱地区出生的玉璋等玉礼器,它们把二里头文化的魅力一路传播到了长江中上游,甚至是远到岭南,甚至跨过了国界到达了越南北部。

但是呢,要说二里头文化直接控制了这么广阔的疆域,那可能就有点夸大其词了。毕竟,文化和物品的交流与实际政治控制区域并不完全一致。所以,我们必须承认,我们可能永远无法准确确定二里头文化实际控制的疆域。

有些学者认为,二里头文化的先民们可能更像是一个大家庭里的各个部落。应该是个“部落联盟的大联盟”,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小领地,有点像一个个小邦国。他们觉得,二里头这个古城就像是夏朝王室的大本营,坐落在洛阳盆地这块风水宝地。这里是个东西延伸足有50公里的狭长地带,好比一条长长的文化项链。在二里头文化的早期阶段,就有19个小聚落;到了中期,这数字迅速涨到了83个;而到了三期四期,稳定下来保持在大约100个左右的小社区。

这里有几个占地0.5平方公里的“大乡镇”,就好比是那个时候的“城市小区”,差不多有20来个;剩下的就都是面积相对较小、大约0.1平方公里的“小村落”了。这些居民点就像围棋盘上的棋子一样,等级森严地分布着,显示出这片区域属于同一个王国的整体规划和管理。

网络图片 图侵删

那现在的问题来了,这些生活在二里头遗址周边,构建起如此有序社会结构的先民们,到底归属于哪个族群呢?

现在有一门超酷的学问叫做“分子人类学”,可是研究历史的一把“新钥匙”,或许能帮我们揭开一些古代族群的神秘面纱。2011年,刘皓芳博士发表了一篇很厉害的论文《河南二里头遗址夏代人群的分子考古学研究》。这篇文章就是基于一个假设:认为二里头遗址就是夏朝人的聚居地。在文献记载中,这个设想是站得住脚的。当然也有少部分学者对此持有不同的看法,但咱们今天不纠结争议,主要来看看这篇论文的核心内容。

简单来说,他运用了现代科技手段,从二里头遗址出土的人骨样本中提取DNA进行分析。试图揭示夏朝人群的遗传特点和族源关系,进而证实或否定二里头文化与夏王朝之间的联系。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借助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更直观地了解那段远古历史。这就像是用一个超级显微镜,让我们能够看清楚古代人们的生活和变迁,非常有趣的事情。

首先,刘博士在论文里耐心细致地科普了分子考古学的“秘密”,从生命的最基本原理讲到咱们人类是从哪里来的。还详细介绍了他们是怎么进行实验、用什么方法去研究那些古老遗存的。这一路讲解下来,足以看出刘博士做学问是多么认真严谨。

接下来呢,研究团队从二里头遗址收集到了28个珍贵的样本,这些样本主要是关于mtDNA类型的。这里得跟大家解释一下:mtDNA就像是家族谱上的母系一脉传承下来的特殊标记。通过研究mtDNA,就能追踪到古代人群母亲那一边的血缘关系和迁徙路径。这就像是一张古老的女性族谱地图,帮助我们了解古时候的人们是如何分布和流动的。

从图上可见,母系D占了主导占比48%,是第一大类单倍群。D属于大M,分布在北方比较多;其次是D5,占了约26%。D5其实也属于D系,只不过D5占比比较高,单独划分了出来;第三的是B4,占比18%。B4是大N下游的,大N总体比大M弱势;第四是M*,这是小M,不包括M7,占比11%。作者刘皓芳博士也发现北方单倍群占了多数,二里头夏人是北方人居多:

刘博士通过检测发现,这些样本中的主要单倍群类型都是咱们东亚地区常见的“家族徽章”。换句话说,在东亚各地都能找到这些基因印记的踪迹。这就像是找到了夏朝人祖先来自东亚的有力证据。

同时,通过对不同古代遗迹中提取到的DNA样本进行对比,他们发现二里头遗址的样本具有相当高的多样性。这就好比说二里头人群是个大家族,家谱上分支众多,非常适合用来研究一个群体的发展变迁历程。

另外,研究还揭示了一个有趣的事实:二里头人的母系血统来源多样,这也符合分子考古学中关于人类迁徙和繁衍的一般规律。

那么问题来了,二里头人的“妈妈们”与哪些地方的人更亲近呢?

经过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她们与东部山东、西北陕西等地的人群关系较为密切。论文明确指出,浙江一带的南方族群以及传说中的越国后裔,并不是夏代人的直系后代。同样地,远在北方的阿伊努人也不可能是夏人的后代。

刘博士还提出,匈奴母系、偃师母系都和二里头的不太亲近。外蒙古的匈奴母系和夏人不太近是情有可原,夏人北迁的母系数量估计不多。但同处于中原的偃师商人与夏人有差异,就有点不可思议了。具体差异可看夏、商、周母系的比较。对此作者提出了两种可能性:一是夏人偃师商人。互相敌对不通婚;二是偃师的这批人是商朝建立后才迁徙进来的。

最后,刘博士认为夏人和山西、河南、山东人群比较接近,是因为夏朝的领域覆盖到这些地区。第二,夏人和东北、内蒙古人群有一点接近。虽然和外蒙古的不近,但认为少量夏人北迁还是可能的。第三,刘博士初步提出“夏人源于西部的说法”。这个说法虽然富有争议,但也是有据可寻。

刘博士还反复强调,夏人和日本本州、韩国人比较接近;与南方人群阿伊努人比较疏远。他提出两个延伸观点:一是部分夏人东渡到了日本本州,二是越国人不是夏人后裔。而夏人和偃师商人、外蒙古的匈奴人关系疏远。这个原因不知道为何,需要更多证据补充。

很有意思的一篇文章。

0 阅读:305
评论列表
  • db 3
    2024-02-22 16:18

    瞎编乱造

  • 2024-02-19 17:00

    好啦!小骗可以去联合国了,申报亚洲为二里头洲[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 2024-02-19 19:57

    没有卵用,y一直不敢公布!或者永远也不会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