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
电影《大突围》:抗大烽火下的青春淬炼
这年头,主旋律电影扎堆,抗战题材更是卷得不行。
但最近上映的《大突围》却有点不一样。
它不玩宏大叙事,不搞个人英雄主义,而是聚焦一群17岁的抗大学员,在大青山突围战中的生死考验。
这群00后演绎的热血青春,还真有点意思。
另辟蹊径的抗战叙事:抗大少年的烽火青春
抗日战争,这段历史已经被搬上银幕无数次。
但《大突围》却另辟蹊径,将镜头对准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抗大一分校),一个在残酷战争年代孕育革命火种的摇篮。
影片没有选择正面战场的浴血厮杀,而是以17岁新学员苏凡的视角,展现了抗大一分校师生在大青山突围战中的艰苦历程和精神蜕变。
这个视角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非站在上帝视角俯瞰历史,而是深入到年轻一代的内心世界,展现他们在战争洗礼下的成长与思考。
1941年的大青山突围战是抗大一分校经历过的最惨烈的一战。
近千名师生壮烈牺牲,包括陈明、汉斯·希伯等在内的英雄人物,都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这片土地上。
这段历史本身就充满了悲壮与残酷,而影片选择以此为背景,无疑增添了故事的厚重感和感染力。
但《大突围》并非一部单纯的战争片,它更像是一部青春史诗,讲述了年轻一代在战争年代的热血与信仰,以及他们在面对生死考验时的勇气与担当。
这种青春视角的切入,使得影片更具时代感和现实意义,也更容易引发年轻观众的共鸣。
还原历史的巧思:37个场景和十万件道具的背后
在当今影视圈,特效满天飞,却常常忽略了真实感的重要性。
《大突围》反其道而行之,选择用实景搭建和道具还原来营造真实的战争氛围。
为了拍摄,剧组在费县和平邑等地搭建了37个大型实景,制作了超过10万件道具,连行李箱都是按榫卯结构做的。
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体现了剧组的匠心精神,也为影片的真实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电影里有个特别难忘的场景:一个孕妇在战火中生孩子。
一边是炮火连天,一边是新生命的降临,这种强烈的对比,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伟大。
这场景不是编出来的,而是真实战争经历的再现。
那时候,生活虽然艰难,但人们依然坚韧不拔。
新生儿的啼哭,象征着希望与未来,也与战争的残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凸显了生命的宝贵。
除了宏大的战争场面,影片也展现了沂蒙山区人民在抗战中的贡献。
为了帮助抗大学生们突围,村民们自发拆了家里的门板,拿上浸湿的棉被,和战士们一起挡子弹。
有人质疑,门板和棉被真的能挡住子弹吗?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这就是他们能想到的最好办法,也是他们对革命事业最真诚的支持。
这堵由血肉之躯和简陋“武器”筑成的人墙,是影片中最动人的画面之一,也展现了军民鱼水情深的伟大力量。
群星云集:老戏骨和00后演技的碰撞
这一部分讲述的是不同世代演员之间的合作。老戏骨们经验丰富,演技炉火纯青,而00后的新人演员则充满活力和潜力。当这两代演员同台飙戏时,常常能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这种合作不仅让观众看到了演技的传承,也让人感受到了新鲜的表演风格。
《大突围》的演员阵容,堪称老戏骨和新生代的强强联合。
王劲松演的抗大校长周纯全,稳重聪明,威严而不怒,把教育家的风范和军人的果断演得特别到位。
刘威饰演的老村长接地气,他虽然不是英雄,但用最朴实的方式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影片的男主角苏凡由00后演员敖子逸饰演。
他把一个热血中二的少年在战争中的成长和变化演绎得很真实。
敖子逸为了更好地演绎角色,坚持亲自上阵,即使是寒冬腊月,他也毫不犹豫地泡在水里完成拍摄,这种敬业态度真是让人佩服。
除了几位主演,影片还启用了一支特殊的群演队伍——26000名大学生。
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和专业,但因为这部电影聚在了一起。
最初,他们对战争场面的新鲜感和兴奋感,使得拍摄现场一度混乱不堪,导演甚至数次崩溃。
但随着拍摄的进行,他们逐渐理解了战争的残酷和角色的意义,开始认真对待每一个镜头。
片尾长达6分钟的演职员名单,是对这26000名大学生群演的致敬,也是对他们为电影付出的认可。
他们不仅让电影的画面更丰富,还给电影带来了青春的气息。
尤其是日语专业的学生,他们标准的日语口语,为影片增添了真实感;而那些扮演日本兵的大学生,则设计了各种逼真的“死法”,为影片增添了震撼力。
这支特殊的群演队伍,也成为了《大突围》的一大亮点。
口碑两极分化:感动与质疑并存
《大突围》上映后,观众的评价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
很多观众看完电影后都被感动得哭了。
有人说,这部电影让他们想起了革命先烈为我们换来的和平,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传承红色基因。
也有人说,影片中沂蒙山区老百姓的奉献精神,让他们深受感动,感受到了军民鱼水情深的伟大力量。
当然,也有一些观众对电影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剧情节奏略显拖沓,前面铺垫过长,而突围部分的戏份相对较少,没能充分展现战争的紧张刺激。
也有人觉得电影的大场面不多,特效一般般,有些台词听起来有点尴尬。
这些批评虽然刺耳,但也说明了观众对电影的高期待。
当然,一部分观众的批评也集中在影片的战争场面刻画上,认为与一些大制作战争片相比,《大突围》的战争场面略显不足,特效也略显粗糙。
一些战争场面的剪辑和节奏也被部分观众诟病,认为不够流畅,缺乏紧张感。
突破与创新:聚焦抗大,致敬青春
尽管存在一些争议,《大突围》仍然是一部值得肯定的电影。
它最大的突破在于题材的新颖性。
以往的抗战题材影片,大多聚焦于正面战场的战斗或知名将领的个人事迹,而《大突围》则将镜头对准了抗大一分校的师生,展现了他们在战争中的成长与蜕变。
这种以抗大为焦点的视角在国产电影中不多见,也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
这部影片还特别抓年轻人的眼球。
通过苏凡的视角,观众可以更真切地感受到那个年代年轻人的热血与信仰。
他们原本也是普通人,不是天生的英雄,但在战争中慢慢成长为真正的战士。
这种青春视角的切入,更容易引发年轻观众的共鸣,也让他们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大突围》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它对历史的尊重。
这部电影没有故意抬高或压低任何一个人物,而是尽量真实地展现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
从37个大型实景的搭建,到超过10万件道具的制作,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剧组对历史的敬畏之心。
最重要的是,《大突围》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这首歌表达了对青春、信仰和奉献的赞美,鼓励年轻人记住历史,珍惜和平,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这部电影不光是歌颂英雄的,更多是关注小人物的命运,展现人性的闪光点。
它让观众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也看到了人性的坚强;看到了年轻人的迷茫,也看到了他们的成长。
这种真实而深刻的描写,正是《大突围》吸引人的地方。
铭记历史,传承精神
《大突围》并非一部完美的电影,它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也正因如此,它才更显得真实可贵。
这不仅仅是一部宏大的战争电影,而是聚焦于个人成长、人性和信仰的青春故事。
它没有炫目的特效和宏大的场面,却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战争年代的青春群像,以及沂蒙山区人民对革命事业的无私奉献。
影片的结尾,伴随着动听的片尾曲,2。6万名大学生群演的名字一一闪过,仿佛在提醒我们,这段历史是由无数个平凡的个体共同创造的。
他们可能没有闻名于世,但他们的努力和牺牲同样值得我们记住。
看完《大突围》,我们或许会思考: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光辉,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以及我们应该如何铭记历史,传承精神。
这些问题可能没有标准答案,但正是这些思考让这部电影更有深度。
《大突围》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
这段历史让我们重新思考,体会到革命先烈的不易,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更有动力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它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青春的热血、信仰的力量和为理想而奋斗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这部电影可能不会成为经典,但确实是一部真诚的作品,看得出创作者是用心的。
它用独特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关于青春、信仰和战争的故事,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历史、思考未来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