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相处,最舒服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哲学家叔本华用“亲疏有度,远近相安”来回答,说得直白点就是要注重社交的边界感。
知名人物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这种关注也常延伸到其家人和人际关系上。但当这种关注突破应有的边界,就变成了过度“窥探”与消费,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困扰。
一
人们对公众人物的关注是可以理解的,但这种关注不能无止境。 前段时间,袁隆平孙女入读中国农业大学的信息进入社交媒体后,迎来了大量关注与赞叹。但不知有多少人想过,当舆论过度聚焦到这个小姑娘身上,对她来说也是一种负担,可能会让这位特殊又不特殊的姑娘感到“如芒在背”。 最近有类似遭遇的,还有奥运冠军全红婵。9月12日,全红婵回老家,遭到围堵直播,镜头不仅对准全红婵本人,还对准其爷爷、父亲等家人,对全红婵一家乃至全村人的正常生活都造成了严重干扰。 公众人物被过度“窥探”的不在少数。偶像明星的私生活、公职人员的一言一行、名人名家的子孙后代等,都吸引着媒体与大众的目光。 按说,对公众人物的关注通常以不侵扰他人私生活、不影响他人正常生活、不利用其形象进行非法获利为界限,一旦超过这些界限,就可能构成侵害隐私权、肖像权甚至名誉权。但显然,现在许多人对公众人物的关注程度,都已经突破了正常界限。为何对于公众人物的关注,大家总会难以拿捏分寸?
一方面,人的好奇心与窥视欲是生理本能的一种,每个人都有探知他人生存经验的某种渴望,公众人物被置于“舞台”之上,自然容易成为窥视的焦点。 另一方面,在人人媒体、共创传播的背景下,公众人物及其家人的私生活更容易被曝光。 除此之外,自媒体兴起,不少人在流量经济的驱使下行为失范,想要通过蹭热度等方式实现涨粉变现,失去了对公众人物及其身边人应有的尊重。二
《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一条规定,民事主体的人格权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即使是公众人物,其私人生活也不应无休止地受到冒犯。 过度关注,易侵犯他人隐私权。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生活信息依法不受他人侵扰、知悉、使用、披露和公开的权利特性。公众人物的隐私权有其特殊性,应当满足公众的知情权,适当披露其与公共利益相关的隐私,有利于整个社会的舆论正向引导。不过,对公众人物及其家人私生活毫无边界感的窥视则容易侵犯他人隐私,甚至破坏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不妨思考一下,当有人明明关系不熟却问你工资多少、不断追问你为何不结婚、孩子高考考了多少分、在各种场合谈论你的是是非非……你是否感觉到被冒犯? 过度关注,易引发媒介暴力。互联网的发展让公众可以快速获取信息,但大多数时候仅是一个片段,快速性遮盖全面性,且越有争议的话题传播范围越广,“键盘侠”在网络空间里群魔乱舞。媒体在窥探公众人物私人领域的过程中缺乏边界感,就容易对其家人、朋友造成媒介暴力。比如,全红婵获得奥运冠军后,某媒体的报道中提到其父因生计困难“抽了不知多少根烟”,一些粉丝就辱骂全红婵的父亲,对她的家人进行攻击。 过度关注,易造成新闻娱乐化。全媒体时代,为了吸引眼球、获得流量,一些媒体过度迎合受众的需求,大量挖掘、生产具有娱乐性的内容。对于公众人物的报道本应聚焦于他们取得成就背后付出的努力和汗水,但这些媒体却过度关注公众人物的家庭情况、社交关系、童年经历等,甚至出现“新黄色新闻”。缺乏对报道边界的把控,导致能够引导社会舆论的正能量内容被挤压,信息传播本末倒置。三
学会拉开和公众人物的距离,恪守关注的边界,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身的尊重。 把关注点从“人”转向“事”。公众人物之所以成为公众人物,往往是因为他们在某个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比如,科学家取得突破性研发成果、作家创作出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文艺作品、演员塑造出深入人心的经典角色等,这些成就是他们真正值得关注的地方。把关注点放在事上,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名人明星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了解他们为了达成目标所付出的努力和坚持,从中汲取能量,激励自己不断前进。 用法律规范把自媒体拦在“围墙外”。虽然自媒体要追逐利益,但这不代表它可以一味降低底线,为了博取眼球窥视公众人物的家人、朋友。例如,曾一夜爆红的“大衣哥”朱之文,自己及家人的生活被24小时直播,家门、院墙被砸,其个人隐私被严重侵犯,自媒体的这些行为已然违法。遇到此类情况,应当依法追究、严格执法,形成警示效应,用法律规范遮住“窥私之眼”。 提升“吃瓜群众”的公共素养。对公众人物及其家人、朋友的过度关注是对私人领域的僭越。人固然有好奇心和窥探欲,但也要学会控制,保持冷静,不要对公众人物的个人信息过于敏感,更不要一看到相关的新信息就冲上去踩几脚或捧两句。也不要将个人情绪寄托在他人身上,面对公众人物要留有空间,哪怕再喜爱,也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不逾矩、不过界,这才是最可贵的喜爱,也是一个人应有的基本素养。 来源丨“山东宣传”微信公众号(ID:sdxcweixin) 值班编辑丨胡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