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江湖中备受瞩目的人物,一度拥有赫赫威名。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名字似乎被人遗忘,极少有人再提及。但这并不影响他曾经在江湖中留下浓墨重彩。
他与“澳葡教父”崩牙驹成为异姓兄弟,拥有上千名门生。 14K教父“胡须勇”最得力的干将“葵佬”、“九指华”都曾跟着他混。
他就是14k黑帮的“江湖判官”曾榕,又被人称作“柳记松”。
曾榕出生于一九四六年,读书毕业后,曾榕担任过惩教署的狱警。在黑道中,“柳记”通常指代狱警,因此曾榕也被称为“柳记松”。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黑道大佬都曾经任职于狱警,比如14k黑帮的“双花红棍”陈惠敏与胜和“造王者”黎国华等等。
曾榕是一位极具心计和机智的人,精通运用“恩威并施”的策略。因此,他在狱中极具威慑力,黑帮大佬们对他非常敬畏。也正因为如此,曾榕与黑帮人物有许多来往,最终以狱警的身份加入了14k社团。
拥有狱警和社团双重身份的曾榕在江湖上备受尊敬,积攒了众多人脉。随着社团业务的不断扩张,曾榕最终辞去了狱警的工作,专心发展社团事业。
在七零年代中期,曾榕已成为14k社团中地位极高的一位大佬,经常在旺角一带活动。尽管他坐拥上千个门生,但他一直非常低调,鲜少亮相。
通常情况下,只有当江湖上出现纠纷时,他才会出面解决问题;或者当有其他社团大佬被捕时,他会凭借自己曾经是狱警的关系来疏通人脉。这些时候,他的身影才会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因此,曾榕被称为“江湖判官”。
八零年代初期,澳门赌业正值如火如荼之际,曾榕前往濠江地区,并结识了14k社团的资深元老马交冯。这两个人都极为低调,经常在一起聊天,非常投缘。
早在五零年代,14K在香港就曾引起过一场混乱,当局震怒,将14K骨干成员递解到了澳门。随着时间的推移,局势趋于稳定,这帮人才返回香港,而马交冯却选择留在澳门为社团发展分支,可以说,马交冯是澳门14K的开山大佬之一。
马交冯的拳脚非常厉害,他曾经和“荷兰教父”易忠进行了多次恶斗,两人打得不相上下。他还曾与洪汉义拜把子的兄弟“细肥”展开过激烈战斗,在“细肥”的头上留下了不小的伤疤。马交冯堪称澳门江湖中教父级的人物。
另一方面,香港14k社团总部设在深水埗九江街一带,该地区以拥有大量猛人闻名,被江湖人士称为“恶人谷”。著名的14k成员包括超级元老“大鼻登”、“九江街霸王”立章、“黑白无常”等人皆是从这儿走出去的。
社团中,“黑白无常”有个手下叫做“九指华”,原名黄观华。黄观华在九江街时就以勇猛著称,但他缺乏智谋,经常惹是生非,给同门兄弟带来不少麻烦。
唯一与他谈得来的,只有“最恶大佬”华喜,华喜也是个有勇无谋的莽夫,其他同门对他不待见,没了出路,他只好来到了澳门发展。
黄观华初到澳门时投靠马交冯,但马交冯觉得他难以管教,于是让他改拜曾榕为师,从此黄观华成为曾榕门下的一名江湖猛人。
那时候,崩牙驹还不是“澳葡教父”,他还是一个经常与人争斗的头目,而港澳两地相近,两地的江湖中人经常有交集,因此,也难免会有一些纠纷产生。
作为“江湖判官”,在黑白两道都有广泛的人脉和关系,因此对于处理这方面的事务非常得心应手。崩牙驹常惹事,曾榕经常出手相助,一来二去,俩人的关系就非同一般了。
曾榕和崩牙驹的相遇堪称是相见恨晚,他们彼此欣赏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和惺惺相惜之感。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他们四目相对,一同烧黄纸,歃血为盟,结为异姓兄弟。
除了与崩牙驹关系密切外,曾榕还与香港高级阿sir潘彼得相交甚笃。
潘彼得曾与“湾仔之虎”陈耀兴关系密切,后来喜欢混迹江湖的潘彼得被开除了。但尽管如此,他靠着职业认识和广泛的人脉,在事业上依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在江湖上十分吃得开。
早年曾榕还只是狱警时,已经拥有不少人脉,他对初出茅庐的潘彼得颇为照顾,因此潘彼得非常敬重曾榕。
八零年代末,胡须勇受到义妹司徒玉莲的邀请,来澳门投资。“胡须勇”是14K“毅字堆话事人”,在香港江湖中可谓是位高权重。
然而,胡须勇毕竟是外来的强龙,他的到来触动了黄观华这条地头蛇的利益。一天,胡须勇的马仔与黄观华的手下在酒吧里因为看场权的问题打了起来,黄观华这方的人将胡须勇的马仔砍伤。
胡须勇哪里能忍,他也不是吃素的,立马掏出口袋里的8848摇人,把黄观华的人马打得人仰马翻,黄观华的得意门生还进了ICU。
双方结下梁子,从此没少在街头开战。
这场地头蛇和过江龙之间的大战持续了三年,最终黄观华承受不住胡须勇的威势,只能向自己的大佬曾榕求助。
作为一个护短之人,曾榕让潘彼得出面,邀请胡须勇到中环的一家咖啡厅谈判,以解决这场闹剧。经过协商,双方达成了和解,这场纠纷才告一段落。
正是在解决这场纠纷的过程中,曾榕与胡须勇相识,二人互相欣赏并产生了惺惺相惜之感,之后他们之间有着频繁的来往。
曾榕的门生中,有一个叫“葵佬”的人,“葵佬”就是因为曾榕的缘故,后来不但成了胡须勇的头马,还成了14K的金主,在油尖旺地区,他被认为是“最难对付,最狠辣”的那一个。
后来,随着崩牙驹的声名鹊起,当上了“澳葡教父”,也没忘记对曾榕的关照,只不过曾榕生性隐秘,常坐镇后台,极少抛头露面。
一九九八年,崩牙驹因为过于猖狂而被捕入狱13年。曾榕因为与崩牙驹关系密切,也因此而获罪三年。
在没有曾榕的约束下,黄观华犹如脱缰野马一般。
他开始了创业的生涯,生意已经不再局限于澳门,还拓展到了海外。
不过,也正因为他的一帆风顺,在零八年的时候,他竟为了收账,肢解了社团叔父辈“差佬文”。这样残暴的手段在当时闹得沸沸扬扬,黄观华在江湖中也成了臭名昭彰的人。
江湖经常有传言,假如曾榕还在,那“差佬文”的惨事就不会发生,因为曾榕能约束黄观华,能让黄观华收敛一些。然而,曾榕在出狱两年后,就因病去世了,这给黄观华这个原本就不太受约束的人,有了胡作非为的机会,再加上黄观华那段时间顺风顺水,人也膨胀了不少,这才有了惨事的发生。
曾榕在2001年出狱后,由于身体状况欠佳,他选择了退出江湖,不再参与任何江湖之事。这是一个谨慎而明智的决定,他在剩下的两年里,平静地度过余生。
二零零三年,五十七岁的曾榕病逝,葬礼当天,有上千名江湖人士前来悼念,还有一些无法到场的江湖猛人送来花牌。殡仪馆内花牌无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崩牙驹送来的那一块。
然而,由于崩牙驹仍在服刑期间,他不能亲自前来送别曾榕。尽管如此,他深刻地感受到失去一个好友的痛苦,并特别托人送来了一块署名为“义弟崩牙驹”的花牌,以表达对曾榕的哀思和敬意。这样的举动凸显出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