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这一季好声音的导师官宣的时候,就有很多人对导师阵容不满意了。周华健作为华语乐坛的前辈大咖,当然没问题,但薛之谦和潘玮柏稍微年轻了些。不过薛之谦和潘玮柏毕竟深耕乐坛多年,而且有自己的代表作,虽然资历不太够,但至少说得过去。但是刘宪华就尴尬了,别说代表作,就连知道这个歌手的观众,都不会太多。所以,质疑导师阵容的观众,大都是冲着刘宪华这个名字,认为刘宪华当好声音的导师,是不够格的。
资历浅,这是刘宪华当导师的一个最大硬伤。但除此之外,刘宪华也许还有别的硬伤,使得观众对他的导师身份产生质疑。第三期节目,通过一个细节,我们或许已经知道这种质疑的声音从何而来了。
李在溪和唐康宁进行了刘宪华战队的队内PK,最终刘宪华出人意料地选择了相对较弱的唐康宁,而把实力强大的李在溪放弃了。而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刘宪华对这次选择的自我解释。
刘宪华说,自己其实更喜欢唐康宁盲选阶段的那次表演,但当时他在观察观众的反应,发现观众对这样的小众音乐完全无法get到,甚至都不知道哪里唱得好,哪里该鼓掌。显然,这类音乐的大众接受度还不是很高,所以在比赛中唱这样的歌也是很吃亏的。
但话锋一转,刘宪华突然把这件事联系到自己身上了。他说,自己其实一直尝试小众的音乐,有时候也在感叹,自己有没有必要加入那么多乐器,观众到底喜不喜欢。但自己既然选择了这种风格,就一定要坚持,而且还要努力让更多人接受,并喜欢自己的音乐。
通过这番解释,我们或许已经明白了,刘宪华之所以没有薛之谦,潘玮柏那么大的乐迷接受度,就是因为自己的音乐风格相对前卫,不被广泛认可。前面我们说过,除了刘宪华的粉丝之外,大部分乐迷其实对他的音乐知之甚少,更别说喜欢他的代表作了。其实台上的唐康宁面临的困境,就是刘宪华在台下面临的困境。但刘宪华在这个问题上选择了倔强——观众不是不熟悉我吗?观众不是get不到我的音乐吗?观众不是觉得我做导师不够格吗?但我不会改变自己,不会迎合任何人,我只想坚持自己的东西,总有一天要让大众接受我,认可我的导师资格。
不管怎么说,刘宪华这次担任好声音的导师,对他绝对是有好处的。至少,很多人通过节目认识了他,并且熟悉了他。这个节目也相当于为刘宪华做了一次全方位的广告。其实,好声音的导师阵容为何越来越年轻化,不就是为了迎合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吗?而新的音乐形式和音乐风格,终究会找到自己的栖身之地。也许有一天,刘宪华的困境,不再是困境;而其他导师的今天,就是他的明天。
看看那么多学员都喜欢选择刘宪华就知道他够不够格了
选择认为可塑性更强的无可厚非[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论资历确实不够,毕竟大华的粉丝主要还是在国外,这几年才回的国内发展,未来可期,但是论专业,那三个加一起都不够打[得瑟]光一个伯克利音乐学院高材生就够称了
当学员差不多
就这个选择来说,证明有实力就是任性啊。
乌嘿华一个[点赞]
刘宪华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
也觉得他够格,至少没有他,节目好看程度打五折,二来节目内幕那么多,很多学员就够格站在台上吗?陈奕迅爆的内幕大家不懂吗?星二代官二代钱二代等,节目组叫谁转就得转,所以大家不要过于纠结,毕竟是综艺节目,看过程享受快乐就行了,对于我们来说谁冠军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