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用机械瞄具就能命中1400米之外的敌人的射手——威廉·迪克森

轻兵器 2024-10-04 22:40:38

专门介绍轻武器的权威军事刊物

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阿多比沃斯之战、不可思议的一枪的前部内容,第二部分继续呈介不可思议的一枪的后部内容、威廉·迪克森其人——

携带夏普斯步枪的野牛猎手在剥取猎获野牛的牛皮

不可思议的一枪(续)

威廉·迪克森用的那支绰号“大五零”的.50-90口径夏普斯步枪究竟是从哪儿来的,这个问题一直有多种说法,其一就是他从贸易站的武器仓库里找到了这支枪,当然更多的还是认为这是他自备的武器。作为当时的著名野牛射手,拥有当时最好的甚至可以与今天最好的运动步枪相媲美的装备也合情合理。而且早在他之前,已经有一些远距离射击的记录,特别是在1870~1880年代,创造的一些记录很长时间无人能够打破,例如1886年就有1000码(914.4m)上散布直径为8.6英寸(218.4mm)的出色成绩。

有些细节今天已经无法考证,比如威廉·迪克森使用的枪弹使用何种形式的弹头,多少数量、什么品牌的黑火药,以及是否自己手工装填的弹药。但毋庸置疑的是,威廉·迪克森是一个行家,对距离和各种参考条件有着准确的认知,而且富有经验。在仔细设定了立式觇孔表尺之后,威廉·迪克森进行了最后的调整,以排除风向、弹头旋转以及他可能认为重要的任何其他影响。最后,他扣动了该枪可微调的扳机。

与此同时,如果石崖上任何一名印第安人恰好在向酒馆方向张望,他肯定会注意到建筑物前面突然冒出一团烟雾。也许他还会想到,在这么远的距离上,愚蠢的白人还在浪费火药和铅弹,很可能还要发笑。但是,只要等上4.1s,他们肯定会听到远处一支重型步枪开火的轰然巨响。在1538码距离上,声音肯定跑在弹头之前。对于.50口径尖头弹来说,飞过1538码距离的时间基本上是相同的——需要大约5.3s。如果采用质量500格令(约32.4g)的轻弹头,初速约为411.5m/s,实际上威廉·迪克森使用的很大概率是较重的弹头,可能是700格令(约45.4g),那样的话初速约为335.3m/s。在飞行至目标距离时,轻弹头将释放大约725J的能量,重弹头则达到约1146J。

所以,在那声遥远的巨响传到他们耳边大约1.2s后,那圈印第安人之中的一位就被不知从何而来的弹头击中,摔到了马下。周围的印第安人被吓坏了,这出人意料的一击显然是厄运到来的迹象,所以他们很快决定还是尽快撤退为好,否则还不知有什么样的灾难要降临到自己头上。

威廉·迪克森当时认为他打出的一枪打死了那位骑手。但印第安人方面的消息则声称,铅弹只是击中了那位不幸的骑手肘部,将他的手臂打断了。但这一点对于战斗的结果来说已经无足轻重,威廉·迪克森超远距离的一击成功了,第二次阿多比沃斯之战终于结束,他和28名同伴的性命都保住了。

威廉·迪克森其人

威廉·迪克森的全名是威廉·比利·迪克森,1850年9月25日出生于西弗吉尼亚州俄亥俄县,他有一部分印第安人血统。由于在12岁那年成为孤儿,他被送到密苏里州,与叔叔托马斯·迪克森一起生活。1864年秋天,还是少年的威廉·迪克森在密苏里河沿岸找到一份伐木的工作,后来又到堪萨斯州一家官办的货栈工作,成为一名车夫兼木匠。1866年,他辞去货栈的差事,到堪萨斯州莱文沃斯附近的麦考尔家族农场工作。这段农场生活持续了1年左右,是他一生中接受到教育的唯一阶段。之后,他又回到货栈,在那里一直居住到1869年11月。

这时候的威廉·迪克森已经学会了如何熟练使用武器,他加入一支在堪萨斯州海斯堡西北的盐水河附近狩猎野牛的小队伍,并且证明自己是一名成功的猎手。当时,普通野牛皮可以卖到1美元一张,而品质较好的公牛皮则卖到2美元。威廉·迪克森很快发了一笔小财,甚至可以雇4、5名猎人或剥皮工人为他工作。他拿这些钱投资了一家牧场用品商店。但在1871年,合伙人趁他不在时卷款远逃。威廉·迪克森不得不重新拾起野牛猎手这一行当。

1872年,威廉·迪克森前往堪萨斯州西南部寻找机会。当时道奇城刚刚建立,随着铁路的通达,这个小城镇很快成为西部野牛皮交易中心。事实上,该城最初称为“布法罗”(意为野牛),直到创建者发现已经有一个城镇叫这个名字,所以才改用邻近的道奇要塞命名。从1872年到1873年秋冬,是全美狩猎野牛的高峰时期,在这一年多时间内杀掉的野牛比此后所有年份的总和还要多。仅在道奇城方圆120km之内,就猎获了7.5万头野牛,街道上到处是等待装运上车的高耸的野牛皮堆。威廉·迪克森和他的手下剥下牛皮,将尸体遗弃在荒野上,然后把牛皮运到城里,在那里每一张牛皮能卖到2.5~4美元,这是他最阔绰的时节。

1878年的道奇城,等待装车运走的野牛皮堆积如山

由于狂捕滥杀,堪萨斯的野牛数量明显减少。威廉·迪克森沿着红河,向着德克萨斯州方向进发,寻找新的猎场。1874年初,他和其他几名猎手以及来自道奇城的一些商人,来到现在的哈钦森县,在距离阿多比沃斯贸易站旧址只有2.4km的地方,建立了一个营地。这里离野牛的迁徙路线很近,春季时每天仅威廉·迪克森射杀的野牛,就足以让10名剥皮工人忙个不停,所以营地很快发展成为新的贸易站。

6月27~29日的战斗结束后,威廉·迪克森保持了一如既往的谦逊,从来没有将这场胜利算作个人的功劳,甚至从未主动提起那“若有天助的一枪”。之所以我们今天还能知道这一枪的一些细节,主要归功于他的妻子,她觉得丈夫的传奇生活值得记录,在他去世之前,经常唠叨着要他讲述。此外,当时在汉拉汉酒馆的另外28个人之一——巴特·马斯特森,将这场战斗到处宣扬,使它广为人知,变成了旧西部的经典故事,但故事中毫无疑问地夸大了他个人当时所起的作用。

经历了这一场生死考验之后,威廉·迪克森不再打猎,而是返回道奇城。同年8月初,他被纳尔逊·A.迈尔斯将军所征召,在弗兰克·D.鲍德温中尉指挥的一支小分队里担任侦察兵。9月12日,当这支队伍经过现今德克萨斯州格雷县的麦克莱伦溪附近时,迈尔斯将军派威廉·迪克森、阿莫斯·查普曼(2人仍为平民身份)和4名士兵送一份急件到俄克拉何马州的补给营地。在执行任务的途中,他们在现今亨菲尔县的加格比溪附近,陷入了120多名基奥瓦和科曼奇印第安人的包围。他们躲在平原上一个野牛打滚形成的干水塘里,与对方对峙了3天。6人中4人受伤,其中1名士兵阵亡。直至最后一天晚上,一场暴风雨来袭后气温急剧下降,印第安人终因气馁而主动撤围。由于在这场后来称为“牛滚塘之战”的战斗中表现英勇,威廉·迪克森和其他4名幸存者被授予荣誉勋章,1925年当地还在此专门立碑以纪念这场战斗。

描绘“牛滚塘之战”的彩画

树立在亨菲尔县加格比溪附近的“牛滚塘之战”纪念碑

晚年时的威廉·迪克森

此后,威廉·迪克森的生涯仍然充满惊险。不久之后,他参与了11月8日在麦克莱伦溪从夏延族印第安人手中营救一对德国姐妹的行动。1875年春天,他参加了守卫艾略特堡的战斗。1877年8月,他率领诺兰探险队追击一股科曼奇人,凭借他对荒原的了解,成功在埃斯塔卡多的双湖找到水源,拯救了整支队伍。

1883年,威廉·迪克森离开军队,回到哈钦森县,在阿多比沃斯附近建了一座房子,开辟了一个果园,种植了30英亩的紫花苜蓿。1887年8月,阿多比沃斯设立了第一个邮局,他成为当地首位邮政局长。此外,他和商业伙伴S.G.卡特经营着一家农场用品商店。他还担任过州土地专员以及哈钦森县、格雷县和罗伯茨县周边地区的治安法官。1901年,他被选为哈钦森县的第一警长,但不久之后就主动辞职,因为他对与之相关的政治斗争感到厌烦。

1894年10月18日,他与来自弗吉尼亚州的奥利弗·金·迪克森结婚。在此后长达3年的时间内,迪克森夫人是全县唯一的女性。他们一共生育了7个孩子。1902年,为了让孩子们上学,迪克森全家搬到了普莱蒙斯。但对于这位猎手和侦察兵来说,小镇的嘈杂令其厌烦。1906年,他又搬到了俄克拉何马州的西马隆县。在生命中的最后几年里,威廉·迪克森一直生活在贫困之中,朋友们试图为他争取养老金。1913年3月9日,他因肺炎在家中去世,由共济会埋葬在德克兰的墓地。不过,在1929年6月27日,他的遗体又被重新安葬到阿多比沃斯贸易站的遗址。他在担任侦察兵时留下的个人遗物,现在收藏在哈钦森县博物馆和潘汉德尔平原历史博物馆。(待续)

所庆与抗战中国轻武器史料组合已上架! 扫码进入链接购买: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