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嘉庆年间,浙西有个叫马德福的秀才,生得眉清目秀,唇红齿白,犹如玉树临风。家里只有母子两人,相依为命。
马德福十七岁时,因当地发生了战乱,他便携母外出避难,辗转到了京城。
此时马德福囊中已尽,生计无着。亏得马家数代业医,其父生前又系名医,马德福从小耳濡目染,也懂得此道,便悬壶于市,借以糊口。
正巧这里时疫盛行,就医者颇多,马德福的收入越来越丰,便租了房子,暂居了下来。
马德福闲暇时酷爱弹琴,后来,听说附近的纯阳观主琴艺精湛,便带了礼品前去拜访求教。观主见他悟性甚高,又刻苦用功,便倾心相授。一年后,他琴艺益精,一时无二。
一天晚上,明月如昼,秋风送爽。马德福出诊回来,路过一偏僻小巷时,忽听不远处响起了一阵婉转、悦耳的洞箫声。驻足一听,似乎在吹《病中吟》之曲,顿觉凄风惨雨,幽咽伤心,令人销魂欲绝!
他忙循声寻去,原来箫声是从一红窗中飘出,马德福即倚墙倾听。此时箫声一转,又吹起了《蜀道闻铃》。始则清风习习,夜雾蒙蒙;继又霜角呜呜,寒风籁籁,忽而一轮皓月起于遥天,似有玄鹤一双,破空而下,鼓翼翩翩,回翔庭间,不一会,箫声骤停,则万籁俱寂。
“妙!”马德福脱口而赞,“真不愧为个中能手。”
只听“呀”的一声,红窗启处,一姑娘探出头来。但见她云鬓高耸,翠目如黛,琼鼻樱口,貌如天仙。
“喔,原来是你。”马德福脱口叫道。大约半个月前,马德福曾替姑娘看过病,虽是匆匆一面,却已是一见钟情。马德福深深一揖道:“姑娘吹得好极了,在下不胜敬慕。”
“哪里,恐怕有污尊耳。”其实,自被马德福妙手医治好后,姑娘对他也颇有好感,“比起你那超凡的琴艺,我只能是望尘莫及。”
马德福喜出望外:“你怎知我爱抚琴?”
爵山宝镇凤姑娘微微一笑:“慕名久矣,只恨无缘拜识罢了。”
马德福心花怒放,即对楼长揖:“今日与姑娘重逢,莫非三生石上有缘,不知姑娘肯垂怜否?”
“妾名王亚香,父叫王国荣,系江苏常熟孝廉,客居在此。因母已故,婚事须由爹爹作主。你可遣人为媒。”姑娘边说边抛下一物。
马德福忙伸手拾起,见是一块手帕,不禁欣喜若狂。正要道谢,突然过来一老者,须发皓然,大声怒叱:“何方狂徒,竟敢勾引小女,成何体统?且与我一道去见里正。”
马德福被老者一把拉住脱身不得,尴尬之极,亏得闻声而出的邻居中有人认识马德福,忙代为斡旋,马德福这才抽身溜走。
马德福受辱而归,不免惆怅万分,但想起小姐所赠的手帕,深感她的一片真心,不觉转忧为喜。
次日上午,他就将此事禀告了母亲。马母听说儿子有了意中人,忙请媒人前去求亲。
谁知王国荣为人固执,对昨夜之事,余怒未消,认为马德福过于轻薄,便推说女儿已名花有主,予以谢绝。
马德福得知后茶饭无心,终日愁眉不展。托人悄悄向邻居打听,知道小姐并未许配他人,情知是其父作梗。可一时又无法可想,只得暗暗垂泪。
马母怕儿子急出病来,日夜担心,刚巧碰到了一个熟人,说家乡战乱已平,在母亲的百般劝说之下,不久母子便返回了浙西。
马母一面协助儿子重操医业,一面托人物色姑娘,想以此来治好儿子的心病。可马德福痴心不变,坚决不肯成婚。
不久,有消息传来,为了迎接亲王大婚,皇上下诏,在京畿遴选宫女。不少姑娘为免选入宫,便提前婚嫁,霎时间连大红花轿也得一日数用。
马德福忧心如焚,心想:亚香才貌双全,恐怕很难逃此厄运,他决心去探个明白。向母亲禀明后,马德福又悬壶北上。
马德福到了京城,寻到王家,谁知王家已人去楼空。询问邻居后,才知王国荣也曾逼女儿出嫁,可亚香大哭大闹,不肯依从。后来亚香连夜逃走,其父就出去寻找。从此父女都不见踪影,再也没有回来。
于是,马德福便半天悬壶行医,半天出去寻访。可是偌大京城,人海茫茫,到哪里才能觅得亚香的芳踪?只急得马德福欲哭无泪,夜夜难以人眠。
这天下午,他路过菜市场,偶见一樵夫的柴担中夹有一把破琴,不觉好奇,走近一看,只见此琴细腹瘦腰,首尾皆已破裂,琴上还用白漆写着不少小字,虽字迹斑驳,但尚可辨认,只见琴上写道:“帘寂寂,昼喑恼。澄碧虑,冷绿阴。空调绝,骋孤心。千载下,谁赏心?”下角还有“玉京道人”四字。用手一掂,分量颇重,还是红木所制。
他问樵夫:“此琴要卖多少钱?”
樵夫说:“这破琴是我从山上捡来的,本想当柴价卖,你若欢喜,给我一百文如何?”
马德福当即付钱将琴买下,又到琴铺请名匠修好,然后设轸安弦,抚琴一弹,但觉其声高雅,非同凡响。此后便将琴随身携带,爱如珍宝。有暇之时,即弹琴解闷。
一天下午,他去天坛寻访,因时当盛夏,酷热难挡,见一亭中无人,便进去暂憩。坐下后,他又横琴理轸,轻拢慢捻,弹起了《薰风南来》之曲,但闻音韵悠扬,裂石惊云。弹至中间,忽有波涛澎湃之声,天风浪浪,海山苍苍,令人似置身在险峰急流之间。一曲方罢,只见四旁已围满了人。
“先生雅奏,闻所未闻,真是高明之极!"边说边进来了一个英俊的青年人。只见他身着白色罗衣,气宇轩昂。
马德福忙谦逊地说:“下里之音,不堪人耳,还望先生赐教一二。"
罗衣青年抱拳道:“献丑了。”边说边人座接过琴拨弄,忽见琴上小字,又惊又喜道:“呀!想不到此琴是我家祖传之物,听说已不见三十多年,却不知如何落在先生之手?”
马德福便将买琴的经过细说了一番。
罗衣青年笑道:“原来如此,看来你我真是有缘。”
两人都觉得找到了知音,便攀谈了起来。马德福将自己的经历告诉了罗衣青年,罗衣青年甚为同情,继而又笑着说:“你我交浅言深,一见如故,我有个不情之请,此琴如能割爱,我愿以重酬相谢,不知尊意如何?”
“既是你祖上之物,物归原主,理所当然。”马德福说,“何必重酬,赠你好了。
见马德福如此慷慨,罗衣青年很是感动,想了想,笑着说:“我另外还要去办点事,请你先将琴带回寓所,明天下午我再来取。”接着,罗衣青年又问了寓所的地址,两人拱手而别。
次日下午,有人来到寓所,对马德福说:“亲王传见,请先生带着琴随我去见亲王。”
马德福吃了一惊:想不到自己昨日结识的竟是亲王!便不敢迟疑,将琴交给了随从,走出门外。门口停着一辆华丽的马车,来人请他一起坐了上去。只闻蹄声得得,如飞而行。过了半个多时辰,马车就停在了亲王殿前。下车后,马德福跟着来人穿过几重门户,才到达内殿。只见那罗衣青年已端坐在胡床之上,马德福上前拜见,亲王忙下床将他扶起。
落座后,侍监献上香茶,亲王说:“本藩习琴已多年,但苦无良师指教,这次想请先生住些时日,指教指教,未知先生意下如何?”
马德福见亲王如此恳切挽留,也不便推辞,便答应下来。亲王见他同意留下,马上吩咐开筵,并嘱咐小太监说:“片刻后先生在偏殿献艺,你先去准备一下。”
待到撤去酒筵,已是明月当空,酉时左右。
亲王陪着马德福步人了偏殿,只见中间已摆好了一个琴台,旁边还摆着三只锦凳,台前鼎中檀香袅袅,散发出阵阵幽香。殿后还悬着长长的虾须帘,似有好几个人在帘内坐着,且有钏钗之声隐约传出,想是亲王的爱妃们也来听琴了。
亲王入座后,马德福问道:“不知您爱听清徵,还是清角?”
亲王想了一想:“清徵调缓而雅,清角则调急而险,我爱刺激性强一点的,还是来清角。”
马德福说:“清角恐怕要惊动贵人。”
亲王却仍坚持:“清徵之音常听,而清角则是难闻。你尽管弹奏,一切由本藩担待。”
于是,马德福才肃然人座,按弦抚轸,但闻其声嘹亮,响可遏云,随即虎啸龙吟,自远而近。未几繁声大起,顿时天黑如幕,似有巨鬼数个,突从屋檐跃下,高约丈余,目光似炬,如将攫人而噬;又骤闻霹雳数响,金蛇乱掣。于是合殿骇绝,惊呼四起。
亲王见状,忙摆手示停。
马德福微微一笑,马上煞尾,顿又云淡风清,明月如镜。
亲王惊诧不已,抚掌大赞,佩服得五体投地。恳求马德福授技,马德福便请亲王沐浴斋戒之后,专辟一室,予以单独施教。
不到三月,亲王琴艺突飞猛进。从此,亲王对马德福更加尊敬,两人感情日深。
一日,马德福见亲王双眉紧锁,黯然神伤,忙询问原因。知是亲王的爱妃染病,久治不愈,便毛遂自荐道:“我家数代业医,可让我一试,以尽绵力。"
亲王即陪他入诊,马德福仔细地按了脉,随即对诊下药,开方三帖。爱妃服药之后,当天出了身汗,次日开始进食,第三天就已康复。
亲王大喜,便以千金致谢。可马德福却坚辞不受,亲王晓得他的脾气,只得暂时依他,改为设宴致谢。
席间,亲王见他沉默寡言,便说:“先生莫非在想心事?”
马德福泫然欲泣:“佳人一去无芳影,怎不心伤!”
亲王劝慰道:“为觅伊人,你几乎踏遍了京城。一片真心,也可算是对得起她了。我看还是由本藩作主,让你挑一美女如何?”
马德福摇头苦笑:“我俩情投意合,心心相印,谁也无法替代。只好辜负亲王的一番好意了。”亲王见状,不好再提。为了解闷,即命歌姬前来助兴。
不一会,就进来了乐师和七个似花如玉的宫装少女。
亲王问道:“为啥只有七人?”
有人禀道:“王姑身体不适,况初学未精,因而未来。”
不一会,歌姬们莺歌燕舞,丝竹纷呈,真是丰姿多采,春色无边。谁知马德福见了反而触景生情,倍觉伤心。忙推说不胜酒力,先告罪离席。
由于多喝了几杯,马德福有点飘然欲仙。一走两走,竟走错了路,来到了隔壁乐师和歌姬们住的院子里。
正当他想转身返回之际,忽听洞箫声起,泣凤吟蛟,似怨如诉,只听吹的是《长相思》之曲。这箫声颇为熟悉,马德福便依声寻去。来到传出箫声的屋前,往窗缝中一望,只见里面灯光如豆,榻上罗帐高悬,有一女子病骨支离,侧坐着吹箫,似在倾吐心声。
再定神一看,马德福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原来这人正是自己日思夜想的亚香。不由得惊喜若狂,忙推门而人。
“亚香!”马德福大声喊道,“我找你找得好苦啊!”
“马郎!”啪的一声响,亚香惊得连洞箫也失手落地,“莫非我们是在梦中相会?”
“不!”马德福奔过去,抚着亚香的双肩问,“你怎会在此?”
亚香顿时眉打百结,热泪盈眶,说出了她的不幸遭遇。原来礼部某侍郎为献媚于皇上,听说亲王府需歌姬八人,即匆匆去教坊中选人。谁知东挑西拣,中意者仅有七人。
恰巧这时,王国荣怕女儿征为宫女,硬逼她嫁给李姓人家,而亚香仍钟情于马德福,抗婚不成就连夜潜逃。由于路途不熟,次日即被其父发现,正在街上拉拉扯扯之际,被那路过的侍郎撞个正着。
一见亚香美若西施,又正是妙龄,便想拉去抵数。王国荣不肯,侍郎大怒,即诬说他违抗圣旨,并将他抓人牢房,又将亚香献到了亲王府。
遭此巨变,亚香痛不欲生,几次想寻短见,可由于亲王府守护甚严,均未得逞。因此忧郁成疾。今夜因心中烦闷,趁四下无人,偶尔吹箫解愁,做梦也想不到箫声竟引来了意中人。
马德福当即为她搭了一下脉,关切地说:“你千万要保重,明日我就会配药给你。亲王待我恩重谊厚,我定会设法解救你们父女的。”说罢,即依依惜别而去。
次日上午,马德福便对亲王说:“我已知亚香下落,真可谓是近在咫尺。”
“啊?”亲王又惊又喜,“这是怎么回事?请快直说。”
“实不相瞒,歌姬中的王姑,即是我心上人亚香。"接着,就禀报了昨晚的经过,以及她父女的不幸遭遇,末了,又跪地而求:“此事望亲王予以成全。”
“请快起来。”亲王喜出望外道,“怪不得觅佳人似海底捞针,原来亚香竟在本府中。如今本藩可‘完璧归赵’了。”即命人去请王亚香。
不一会,王亚香姗姗而来,羞答答地跪拜在地。
亲王呵呵一笑:“快快请起,你昨为下属,今为友妻,此后切勿再行此礼。本藩将马上派人去请你父亲前来。”
马德福、王亚香听罢大喜,忙双双拜谢。
当天晚上,亲王与王国荣就为他俩举行了却扇礼。
不多日,待王亚香病体康复后,马德福对亲王说:“我已离家多日,老母必倚门而望。为此,我想不日返家完婚,万望亲王恩准。”
亲王呵呵笑道:“你与亚香由琴箫作媒,一见钟情,虽历经磨难,但总算是花好月圆,真乃可喜可贺!你要回家完婚,实乃人之常情,本藩岂会不允?不过,你得依我两件事,否则,决不放行。”
马德福忙说:“亲王尽管吩咐,在下无不遵从。”
亲王微微笑道:“一,上次你为爱妃治病之赏金必须带走。二,本藩赠送妆奁一份,折合黄金千两,既是当作贺礼,又聊表授琴之谢意。但不知尊意如何?”见亲王如此关爱,马德福只得一一拜受。
第二天,马德福携妻子王亚香岳父王国荣辞别亲王,返回浙西老家。
马母正日夜担心,忽见儿子带着王国荣父女同回,又听儿子禀告了赴京之奇遇,高兴得合不拢嘴。忙请人张罗,为儿子大办婚事,真是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