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凝妈悟语
寒假之初写了一篇文章《一年级寒假,让孩子过一个松弛但自律的假期》,执行情况怎么样呢?
近乎不折不扣,有计划的感觉真的很好!
当开学季的钟声敲响时,回望这段旅程,收获的不仅是看得见的成长数据,更藏着意料之外的惊喜。
每天坚持按计划进行,具体时间段会根据情况弹性调整,但总任务保证完成。
比如在家的时候,白天写数学作业,晚上写语文作业,读英语。回老家后,上午完成书写任务,下午完成阅读任务,晚上春晚,早睡。
因为过年,要走亲访友,要赶路回老家,为了给孩子和同龄小伙伴更多交流机会,为了让孩子更好的休息,增加了4天纯玩时间。孩子得到这样的机会,格外开心,好像得到大赦一样,主动承诺:学习的时候,我一定很认真。
就像《游戏化养育》中提到的:当孩子拥有适度决策空间时,责任感会自然萌发。
一想到上足球课,就像充满电的小马达,从不拖拉推诿,每次都着急地问:怎么还不走?
在老家的时候没有有办法上足球课,他会在院子里踢球,家人也参与其中,他更加充满热情。
自我感觉良好的扬言:我以后要当足球运动员。
估计这个梦想很难实现,但即使是天真的幻想,也表明对运动长期的喜爱正在生根。
学习完,无聊的时候,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跳绳去跳绳。
刚开始跳绳时,一分钟跳五六十个,大约10天后,他忽然尝试新动作,摇一次绳子跳一下,不再多踮一次脚,速度变得很快。
这样的跳法,刚学时有点累,到30分钟后偃旗息鼓,后面就慢下来。不断鼓励他,他也不断尝试,坚持练习,大约5天后,就能1分钟全程坚持下来,跳的次数越来越多,现在一分钟跳110个没问题,进步神速。
因为这是他自己顿悟的方法,并克服困难达成了目标,所以特别自信。
他忽然说:我的爱好增加了一个,我爱跳绳。
让我想起《刻意练习》中的关键期突破理论,这种"顿悟式学习"带来的成就感,比任何奖状都珍贵。
读完了《读读童谣和儿歌》两个版本的8本书,对于课后提出的问题也能积极思考。
靠自己的想象力完成了一份读书小报。虽然不是标准的小报样式,但我感觉他用心思考了,认真绘制了,这就值得肯定,所以没有刻意要求他按照固有的格式改正。
又读了一本《一年级大个子和二年级小个子》,接触一下儿童文学,扩展阅读书目,从中学到待人接物的方式,养成良好的品格。
每晚睡前都在给他读书,因为没有睡眠时间的限制,读的很尽兴。
读完了3期《阳光少年报》,读了一点《好奇号》,还读了一本《我的身体怎么了》。
他现在已经能安静地听我读书,听到感兴趣或不理解的地方,还会跟我讨论。虽然没有记住多少内容,但是对新闻、科普渐渐有了兴趣,有好感就是好迹象。
数学完成了6页数字字帖,25份小练习,养成了在限定时间内专注认真做题的好习惯。
思维训练完成了数字、大小的比较、轻重的比较、空间方位、间隔问题共5个部分,最大的进步就愿意积极思考,完成富有挑战的题目。
也许是年龄和学习难度恰好匹配,学习起来很愉快。
英语学习按部就班地进行着,新的变化是:感觉自己有能力独立阅读,不需要我在旁边辅助。
阅读效果来看,还算不错,在不跟读的情况下,得100分的情况越来越多,这让他更自信。
因为老师安排准备英语才艺表演,他选择了配音,找app尝试了一下,忽然对配音充满浓厚兴趣,计划着每天配音。
喜出望外,读绘本之外,又拓展了一个新的学习方式,这样更有助于孩子理解英文表达的内容,并练习口语,学习英语会更轻松。
用deepseek、豆包给孩子写了一份英文自我介绍,用剪映制作了英文读音,跟读几遍后,他就敢尝试自己读了。如果10分是满分的话,我给他打8分。有这样的勇气已经很棒,反复练习之后,准确率肯定会接近100%。
书写速度越来越快,常常是半小时内写完一张字帖,很有成就感。
这个假期写了16页上册二类字字帖,26页下册一类字字帖。
他表示:刚开始写新字的时候,我写不好,但是写上几个我就能写好了。
说明他写字是用心的,不是在完成任务。他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如果感觉不漂亮,就会擦掉重写,直到满意为止。虽然不像字帖那么标准,但是工整度是做到了,现阶段有这个学习劲头就很欣慰。
有了这段时间的铺垫,相信下学期写作业的速度会快很多。
动手能力也有了质的飞跃,敢于一个人找零件,独立完成积木拼装。这应该是这个年龄的孩子早该做到的事情,只是他总谁慢半拍,进步已很知足。
假期很痴迷看平板,他喜欢看数字积木相关视频、看什么节奏盒子视频。发现他看视频不是为了消磨时间,而是会思考和学习。
他记住了视频中出现的大树、太阳、电脑、宝剑等英文单词;他在画本上画出了不同的卡通故事,创意十足;他用数字积木块搭建了游戏场景,用超轻粘土做了小人偶,并搭配其他玩具模拟视频中看到的内容,边讲边做,想象力丰富。
不要以为孩子看平板就是贪玩,他自有一套学习方法。
正如《准备》一书所说:会玩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学习高手。
一个假期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当然不能说完美,畏难问题依然存在。
在写字时、在读英语时、在做数学题时,遇到困难,还会发脾气、哭闹甚至摔摔打打,正在养成使用积极、健康的方式释放情绪的习惯。
他已经知道可以深呼吸、运动、听音乐、捏捏捏乐的方式,一点点完善,需要一些时间。
学习的路、生活的路还有很多艰难,给孩子更多包容。
写在最后:
一年级的寒假确实做到了计划中的松弛但自律,孩子收获很大,我们相处融洽。
原来所谓自律,从来不是苦行僧式的坚持,而是让孩子在保持松弛感的状态下,体验“突破自我”的甜蜜。
新学期拉开帷幕,希望孩子以此为契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我是@凝妈悟语
家有两男孩,大一新生+小一新生
陪读12年后重新出发
分享学科学习、阅读、落地育儿干货
欢迎关注,育儿路上一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