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程序漏洞曝光!九旬强奸犯监外执行引众怒:让高龄成犯罪护身符

涵涵去看娱乐 2025-03-23 21:50:47

“三年前还能追着小姑娘施暴,现在却突然连板凳都离不开了?

内容取材于网络

”在邵阳县下花桥镇的村头巷尾,关于93岁周某某的监外执行公示引发了激烈争论。这个曾强奸10岁留守女童的高龄罪犯,在15年刑期刚生效之时,竟因“生活不能自理”被暂缓收监。当白发苍苍的加害者与破碎的童年相对,法治与人性的天平该如何平衡?

【案件回溯】

2022年寒冬,91岁的周某某在自家平房内,将罪恶的手伸向独自玩耍的10岁女童。邻居回忆:“孩子哭喊着逃回家时,上衣纽扣全被扯掉,浑身发抖。”当时正值疫情封控期,留守儿童监护缺失这一漏洞,让恶魔有了可乘之机。

内容取材于网络

2024年10月,邵阳中院判处顶格刑期15年,创下全国高龄性侵案判决纪录。判决书明确表示:作案时周某某具备完全行为能力,不然无法完成犯罪全程。但戏剧性的是,判决生效仅1个月,这位曾经健步如飞的老人突然“丧失行动能力”,看守所据此拒收。

内容取材于网络

【三大程序疑云】

1. 健康鉴定疑团

按照《暂予监外执行规定》,应由省级政府指定医院出具诊断证明。但周某某仅接受村医检查,他儿子称其“突然衰老”却无任何病历证明。有村民透露:“公示前半个月,还看到他在院里晒红薯干。”

2. 刑期门槛缺失

我国明确规定重刑犯需实际服刑1/3(本案为5年)才符合监外执行条件。而周某某还未入监一天就直接申请,这相当于跳过“惩罚”直接“宽宥”。

3. 监督程序形同虚设

法院未将材料移送检察院审查,被害人家属也未收到任何通知。这种“闭环操作”让程序正义成为空谈。

内容取材于网络

【深层拷问】

在湖南农村,38.6%的儿童处于留守状态(2023年民政部数据),安全防护网本就脆弱。如果高龄成为犯罪护身符,那无疑是给潜在施害者发出危险信号——只要活得够久,就能逃避惩罚。

更需警惕的是,我国75岁以上犯罪率近五年上升27%(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老龄化社会面临“银发犯罪”治理新课题。但法治尊严不应被生理衰老绑架,正如罗翔教授所说:“同情不能代替公正,宽恕必须建立在忏悔之上。”

内容取材于网络

【专家观点】

中国政法大学陈碧教授指出:“监外执行本是人道主义措施,但适用必须经得起三重检验:医学诊断的客观性、刑罚执行的严肃性、社会风险的可控性。”在本案中,93岁高龄不是挡箭牌,关键要看健康突变是否有合理的医学解释。

内容取材于网络

【结语】

当法院公示栏的字迹未干,受害女孩还在接受心理治疗。13岁的她至今不敢独处,而加害者却可能在家中度过“刑期”。司法的温度不应是单方的温暖,更要温暖那些在黑暗中颤抖的幼小心灵。这个案件留给社会的思考很明确:我们捍卫的是法治的底线,还是年龄的特权?

0 阅读:0

涵涵去看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