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内地偶像歌手孟美岐的北京演唱会出现了反常一幕,作为微博拥有2720万粉丝的孟美岐,她的演唱会官方售票上线足足三天,但依旧有大量剩余门票并未售出,而且是三个档次的门票皆有剩余。她的北京演唱会门票座位一共是1700个,这意味着孟美岐这位偶像歌手,坐拥2700万粉丝,却无法变现一千七人人掏钱购票。其中的水分,何其恐怖?
值得一提的是,孟美岐的演唱会宣发微博之中,有足足20万的转发,8.4万的粉丝留言,其中有数万粉丝留言皆是“北京演唱会见”。这就有意思了,微博留言追星数万人,实际购票人数却不到1700人,这已经涉嫌网络水军虚假宣传了。
孟美岐只是被韩流审美荼毒华语偶像歌手的冰山一角,以卖脸为核心,饭圈化为主,毫无声乐唱功专业度的韩流音乐逻辑,在华语音乐圈必须抵制。甚至于说,华语音乐当下的萎靡,和全体职业歌手摆烂,都和韩流偶像歌手的入侵有极大关联,引入韩流饭圈化大陆化的资本概念,导致了资本对于专业音乐资源的掠夺。
在2023年韩流审美对于华语音乐圈的荼毒已经十分严重了,前有王源和粉丝结婚的噱头,要求穿婚纱去看演唱会;后有孟美岐的微博虚高宣传,实际无人问津的偶像歌手演唱会。更早还有加拿大电鳗吴YI凡的专辑刷票、肖战的单曲刷票。
韩流音乐饭圈化、虚假数据公关的手段,本质是一种愚民思想,是利用网络的虚假,让音乐艺术沦为非专业知识的娱乐产物,减少老百姓公民获得高质量审美提升的音乐体验次数,让大量青少年的世界观逐渐扭曲,认同韩国音乐饭圈化审美,最终在整容、拜金、唯金钱论等韩流思想实现利润转换。
其中最大的受害者是华语音乐的发展,因为韩流音乐饭圈化是通过压榨专业度音乐资源,将音乐资源掌控在资本公司手中达到的垄断性质公关效果。而在音乐途径上,韩流偶像歌手他们的本质逻辑,都是将音乐、将演唱会,作为赚钱牟利的手段,而对于音乐本身的艺术质量并不关心,而是以娱乐化韩国饭圈文化作为自身的核心利益点。
这严重损害了华语音乐的质量底色,掠夺了音乐人本该享有的音乐公共资源的专业度分配。对于我国的华语音乐市场,要想发展实现走出国门,破壁文化输出,必须要抵制韩流饭圈娱乐化对音乐市场的侵害,实现弯道超车。
源于韩国——偶像歌手对于华语音乐质量的入侵;
偶像歌手,这四个字其实很早就有,最早的四大天王和“草蜢乐队”本质上也是属于偶像歌手,但是当时的偶像歌手依旧保留了职业歌手的能力,比如张学友的存在就是偶像歌手转实力歌手的代表。早期的HK偶像对于华语音乐的发展是有促进的作用,真正让偶像歌手开始入侵华语音乐质量是从一个叫——湖南卫视二级公司芒果传媒有限公司开始的。
2004年6月,天娱传媒推出《超级女声》开启了中国的选秀节目时代。次年,芒果传媒开始了将韩国明星饭圈歌手引入国内的市场筹备,从2005年开始,韩流明星开始入场,芒果传媒开始大量的宣传鼓励年轻人观看韩国偶像明星。直到2008年,国家广电总局下达禁令:偶像养成类节目禁播,畸形饭圈文化必须遏制!如此2008年《超级女声》被砍,化为《快乐女声》
但是韩流偶像歌手对于华语音乐的入侵并没有结束,反而愈演愈烈,各种男子偶像组合、女子团体和韩流音乐的网络大热,什么“欧巴”、“思密达”等等口语开始成为新的时髦口语,导致了韩流无法遏制,必须需要有人出现进行号召。
如此周杰伦在演唱会上直接喊出了:“华流才是最强的”口号,正式拉开华语音乐和韩流饭圈音乐的对立,同时周杰伦也被芒果传媒除名,两者水火不容。最终也促成了浙江卫视蓝巨星传媒公司《中国好声音》的周杰伦导师登场。
那为什么周杰伦要抵制韩流?
原因如下:
1:韩流音乐的侧重点不是音乐,而是畸形的饭圈偶像追星文化,音乐只是达到饭圈文化的手段。韩流音乐,必定绑定通过擦边的舞蹈,整容的姣好容貌,软色Qing的气声音色、大胆视觉冲击的服装等等手段,来刺激观众,达到非音乐的生理听感。这违背了音乐的初衷,违背了歌手该有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底线。周杰伦嗓子再倒嗓,他也在唱,也在通过歌声表演,歌声是核心。韩流恰恰相反,音乐只是一个基本盘,擦边、卖脸、愚昧追星才是核心。
2:娱乐至死的扭曲文化审美。韩国的音乐不是自由市场,而是财阀市场,所有的练习生、所有的艺人、所有的歌手背后都有财阀的隐形操控。热度、明星、歌手对于韩流而言,只不过是流水线上的产物,他们可以随意的捧起和除名。
音乐制作和歌手的演唱实现了分离,练习生歌手不允许去学习顶格音乐制作的艺术思维,因为在成名过程之中,他们不具备学习音乐制作的时间,舞蹈卷的厉害,人人都相信自己可以成为明星,声乐反而一般般,练习生沦为打工纳税的机器。娱乐至死。
3:音乐专业度严重不足。偶像歌手的音乐能力相比于华语歌手是存在严重不足的,在编曲、作曲、作词、配器上,华语音乐歌手的个人能力比偶像歌手更强,这是一定的。因为遵循韩流的偶像歌手,他们的时间全在搞钱,没有时间去学习、去攻克、去创造音乐。那为什么韩流音乐的发展比华语更好,国际影响力更大呢?
因为:韩流的音乐能力在财阀公司的包装下。韩流SM公司实现了偶像歌手和音乐作品品质的分离,偶像歌手对于SM公司而言,是一个流水线产品,随意可更换,因为SM公司永远源源不断创造高质量作品的能力。从什么super,junior,到EXO,到什么权志龙BigBang,到什么少女时代、到什么blackpink,到什么防弹少年。
这些偶像歌手、偶像团体对于韩流财阀公司而言,就是流水线产品,super,junior到期了,直接一脚踹开,无缝衔接EXO,少女时代到期,无缝衔接什么IU等等。这些人前显圣的偶像歌手他们的专业能力,被财阀公司一刀切断,不允许从业者获得较高的创作知识,保留公司的竞争力。
而华语音乐恰恰相反,华语音乐的不足在于我们发展过慢,工业化的产业链人才供给不足,达不到韩流独立于艺人的音乐品质操作基本盘。其实当下的李宇春走的就是韩流的偶像路数,音乐品质外包化,但是外包的团队是欧美团队,并不是我国华语音乐产业。如此之下,华语音乐人的能力要求极高。
4:韩流没有文化创新性,华语音乐极为看重文化创新;从Wonder Girls的《Nobody》到如今的blackpink,本质上韩流并没有创新,而是属于市场的周期性猎奇。但是华语音乐的张学友《吻别》到周杰伦的《青花瓷》、《夜曲》、王力宏的《天地龙鳞》、《缘分一道桥》创新性质很明显,音乐内容出现了大量的翻新,开拓性音乐思维做了大量的弥补。同时歌词的美感也更上来了,当然主要集中在方文山身上。
基于这四点,韩流审美对于华语音乐那就是一个毒瘤,他催生出了——练习生这个韭菜市场,何炅曾直言过:“我见过一个公司一签签100个孩子,然后就雪藏,等几年后他们想要走只能违约赔钱,赚这个违约金。”这些资本练习生的青春并不值钱,只是一种待价而沽的商品,这显然违背我国文化道德,必须谴责。
综上,呼吁广大华语音乐的受众,抵制专业能力不足的偶像歌手,抵制韩流文化的入侵。音乐的消费,演唱会的门票,专辑的购买,可以集中在原创歌手身上,其中中国摇滚的开拓性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