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大家都经历过
咳嗽的原因有时候也五花八门
可能是吃饭时说话
呛进气管的一段辣椒

但是反复咳嗽很多年
一查竟然是上消化道疾病
你听说过吗?
在深圳的老林
断断续续咳嗽了8年
最后检查竟是胃食管反流?
具体咋回事?

老林(化名)反复咳嗽已经8年了。
每次发病,老林就感觉自己胸闷、咳嗽、呼吸困难。经人介绍,老林来到宝安区中医院脾胃病科就诊,科室主任程宏辉医生接诊发现,老林的咳嗽是胃食管反流引起。
老张(化名)反复胸骨后疼痛伴烧心一年多了,刚开始以为心脏有问题,做了多项心脏相关检查排除了心脏疾病,多处就诊后,最终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和老林咳嗽的症状不同,老张除胸痛烧心外晚上都感觉喉咙痛,难以入睡。

无独有偶,刘老因为胃病,来到宝安区中医院,她一直有胸痛的毛病,多年来一直在吃冠心病的药,没想到她胸痛并非心脏病引起,而是胃食管反流引起的。
虽然表现的症状有所不同,但他们都得的是胃食管反流病。宝安区中医院脾胃病科程宏辉主任介绍——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约为5%,在他的门诊,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病人是来看这个病。

胃食管反流病
其实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或者食管以上的部位,包括口腔、咽部以及肺部,而引起的一系列的症状和并发症。
根据内镜下的表现可以将胃食管反流病分三大类型:
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
糜烂性食管炎(EE);
巴雷特食管。
其中巴雷特食管有可能发展为食管腺癌,因此必须引起重视。

得了胃食管反流病,最常见的症状是烧心和反流;也可引起包括耳、鼻、喉等的相关症状,称为食管外症状。
烧心:是指胸骨后的烧灼感,常在餐后 1 小时左右出现。
反酸:有反酸问题的患者则会感受到一股热流从下往上涌到胸口正中,并有烧烫感、刺痛感。
不典型的胃食管反流的症状还有胸骨后疼痛、吞咽痛、吞咽困难、上腹痛、上腹部烧灼感、嗳气等。此外部分患者还存在食管外表现,如咳嗽、哮喘、喉炎和牙蚀症等。

程宏辉主任介绍,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多因素相关的疾病,常见病因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肥胖、精神心理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等。
“目前认为抗反流防御机制与攻击因素之间失衡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发病机制。参与引起或增加反流的因素有胃食管交界处功能与结构障碍,如下食管括约肌压力下降、滑动性食管裂孔疝,还有食管清除功能障碍和上皮防御功能减弱,如食管酸清除时间延长、上皮间隙增宽,以及肥胖和饮食等生活相关因素削弱食管抗反流功能等。”程宏辉主任介绍。

“治疗主要为改变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及非药物治疗。”程宏辉主任介绍
非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避免摄入可诱发下食管括约肌松弛而造成反流的食物,如咖啡、酒精、巧克力、高脂食物等,避免食用酸性食物,如碳酸饮料、酸辣食物及柑橘等,同时要控制体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睡眠时抬高床头、避免餐后2-3小时内睡觉。
药物治疗
包括抑酸治疗、抗反流药物、胃粘膜保护剂、促胃肠动力药、低剂量的抗焦虑抑郁药、复方海藻酸及中医药治疗等。胃食管反流病往往需维持治疗,大部分患者停药后易复发。
宝安区中医院脾胃病科在中医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程宏辉主任介绍,根据主要临床症状,胃食管反流病可归于中医“梅核气”及“泛酸”“烧心”“痞满”等疾病治疗。中医认为此病主要是肝胃不和,重点是肝气、胃气及肺气上逆,同时胃气不降、脾不升清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此病病位在肝脾胃,气机升降失调是病机关键。

宝安区中医院脾胃病科一直从事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治疗研究,程宏辉主任介绍,目前科室提出“通”“降”“疏”“化”四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通」
首先疏通上下之气,让整个消化道通顺,上面无嗳气、无反酸,下面无便秘,整个消化道处于通顺状态;
「降」
降胃气、降肺气,反酸、烧心均是反流的表现,是肝胃上气上逆造成的,因此降上逆之气是第二步;
「疏」
是疏肝,胃食管反流病往往有肝气郁结的表现,因此疏肝很重要;
「化」
就是要化痰、化瘀。
近几年科室又提出中药联合方组治疗此病,即采取两组中药方剂交替服药,一组方剂以通降胃气为主,另一组方剂则以治本为主,致力达到标本兼顾、神形同调的目的。
程宏辉主任提醒——
如发现自己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要去正规医院治疗,同时一定要控制好体重,不要超重,睡前三个小时不要吃东西,饭后最好散步30分钟,帮助消化,爱喝酒的人士要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