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900天,从山东首富到破产重组,从190亿资产登上富豪榜,到一无所有黯淡离场,这就是山东莒县的传奇人物——邵仲毅。
植物油、石化两手抓,产业遍布山东省,作为人大代表,为制造企业发声,怒斥银行!
可转瞬间,一切灰飞烟灭,邵仲毅留下的只剩无尽的叹息,还有人们一直以来的疑惑,到底是什么让所有财富成为了泡沫。
破产重组后的邵仲毅,现在又在哪里呢?
邵仲毅
简单来说,油类公司的对面就是汽修汽配厂。
邵仲毅在这里出生,作为人大代表,他平时为人低调谦和,很少在媒体面前出现,接受采访也是逐字斟酌,十分谨慎,正如他的发家史一般。
邵仲毅是在26岁时开始创业的,当时是1994年,他用凑来的5000元收购了一家乡镇企业,沂蒙塑料厂。
塑料厂的规模不大,只有14个人,大多数事情都要邵仲毅亲力亲为,好在年轻的邵仲毅肯吃苦,也能坚持。
为了寻找供应商,邵仲毅和同事就开着一辆已经旧了的桑坦纳,不分昼夜的在各处穿梭,每天以煎饼和凉水充饥。
邵仲毅有时觉得崩溃,就会想起毛泽东所说的长征精神,又觉得有了动力。
上天从不会薄待努力的人,在邵仲毅聪明的头脑和艰苦奋斗的加持下,仅仅六年,邵仲毅就将一个吹塑作坊,变成了一个大型的塑料加工厂。
邵仲毅很有远见,在取得了自营进出口权之后,邵仲毅开始扩大产业。
当时正是国有企业改革时期,莒县有一家化肥厂急需人接手,邵仲毅想要收购化肥厂,但这一决定引发了家人和员工的极力反对。
投资太大,还需要技术改革,这会给塑料厂造成很大的压力。
之后,邵仲毅又收购机械厂、植物油厂等五家企业,涉及领域之广,让晨曦集团在此时成型。
晨曦集团在2005年开始涉足石化行业,拥有燃料油进口资质,取得成品油批发资质,成为国内13家拥有自营原油进口资质的民营企业之一。
2006年,邵仲毅接手了需要破产重组的植物油厂,并在几年之内,将其扩展为我国最大的大豆进口民营企业之一,每年进口大豆500万吨。
企业开始生产植物油,成为国内大型的优质加工产业之一。
晨曦集团从2003年的每年3亿元营收,十年间扩展到762亿元。
在2013年年初,邵仲毅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将会通过投资的项目再创造一个晨曦集团,营收上千亿,税款200亿元以上,成为我国的世界五百强企业。
雄心壮志,满怀信心,当时处于鼎盛时期的晨曦集团确实有希望达到邵仲毅所承诺的高度,所以没有人对此表示怀疑。
2016年,邵仲毅以190亿的身家跻身于当年胡润富豪榜山东首富的位置,一时令莒县的人无比激动和自豪。
但仅不到900天,邵仲毅的公司就宣布资不抵债,破产重组,这位短暂接触过山东首富的邵仲毅就这样跌落神坛。
那邵仲毅得资产为何会掉落的如此之快,邵仲毅最后又会怎么样呢?
破产迷云
2018年,莒县人民法院宣布,晨曦集团资不抵债。
相关媒体感到震惊,并针对此事对晨曦集团破产原因进行询问,但并未得到确定的结果,最后各种证据的指向偏向于资金链断裂。
2012年时,晨曦集团曾经投资了37亿元为莒县进行建设项目,在全国其他地段也投资30亿元的建设项目,但是后续这些项目都没有出现具体进展。
两年后,晨曦集团资金流动性紧张爆发,当时给出的理由是受贸易融资风险影响,莒县政府对于自己县内的大型企业也是尤为重视,迅速开始介入。
财政资金“过桥”、发放银团贷款、加快企业瘦身、优化治理结构,在各方面的积极努力下,晨曦集团成功发行了20亿元短期融资券,暂时解除了危机。
本以为以后可以风平浪静,可没想到晨曦集团再次出现了经济纠纷,在浙江省杭州市中院得一份判决书中可以看到,民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
被执行人就是邵仲毅旗下产业海右石化、山东晨曦,以及海右石化的法人,被查封扣押的财产高达7726余万元。
同年,又一起关于山东晨曦的经济纠纷上演。
这次是交银金融租赁要求海右石化的山东晨曦返还租赁物和设备,并承担相关损失2.97亿元及利息。
而且,当时国内猪肉价格下降,也成为了其植物油利润降低的原因。
大量被宰杀的猪让饲料市场的需求下滑,导致了豆粕等油厂的制成品需求降低,在每加工一桶豆油就要亏损50元的情况下,破产也似乎成了必然。
其实邵仲毅资金不足的情况,早在2015年两会期间就有体现,当时邵仲毅炮轰银行从实业“抽血”,并列举实例。
17家银行的净利润是是1.53万亿元,260家制造业企业的净利润却只有4623亿元,两者差距明显。
晨曦集团破产重组后,有记者就此事向邵仲毅询问,邵仲毅除了对关心表示感谢外,并没有透露现状和原因,山东首富的传奇也就此落幕!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中国前最大大豆进口商申请破产 董事长曾炮轰银行“抽血”2018-07-24
信息来源:新京报--“晨曦”消逝:山东富豪邵仲毅的天命之年--2018-08-13
信息来源:东方今报--晨曦集团邵仲毅 双油航母掌舵人--2013年0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