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色盲是军队的稀缺资源,急行军没有色盲就完了,是真是假?

振华叙说 2025-02-15 14:03:15

文 | 登纸

编辑 | 登纸

前言:

在如今,色盲往往被认为是入伍的“门槛”之一,甚至是“禁止”的条件之一,就连开车都是不建议的。

谁能够想得到,曾经在战场上,患有色盲的士兵居然被视为一项珍贵的稀缺资源,甚至被认为急行军没有色盲就完了!

为何说在过去的战争年代,色盲士兵反而成为了军队的一大亮点?难道真的是科技落后,还是有着我们未曾意识到的特殊优势?

色盲与战争的矛盾关系

在现代军事招募中,色盲几乎是一个“禁忌”,无论是陆军、海军还是空军,色盲都几乎是被直接“拒之门外”的一种情况,因为色彩辨识的能力,在战斗中至关重要,从军舰上的指示灯、飞行员的仪表盘,到士兵们在敌方阵地前的潜伏,都要求士兵能够清晰准确地分辨颜色。

然而曾经在二战期间,色盲患者却被当作一种“资源”来大量招募,甚至有一些军事历史学者称其为“战场上的一项特殊战术资产”。

二战期间,美国空军与海军的一些侦察任务中,意外地发现了色盲士兵的特殊能力,那时候科技还未达到如今的高度,飞行员依赖的侦察方法主要是“肉眼观察”和拍照。

由于气候复杂,敌人防备严密,识别敌人目标成了一个大难题,尤其在战斗初期,许多关键战报的获取都依赖于侦察员的眼力和敏锐度。

美军的一次侦查任务便成了色盲士兵特殊能力的试金石,美军派出了两名士兵来执行任务,一名是视力正常的士兵,而另一名则是色盲患者的士兵。

两人在完成侦察后,回报的结果却大相径庭,正常视力的士兵能够看到的敌军很少,而色盲士兵却清楚地发现多名敌军。

可以说两者的差异是非常大的,一旦没有了解清楚,那么就意味着需要调动更多的兵力,而战斗的复杂性与风险大幅提高,这种侦察结果的差异性直接影响了后续的战略决策,最终美军为此增加了兵力部署,确保登陆的成功。

这次事件引起了很大关注,意识到色盲士兵的观察能力,尤其是在复杂环境中分辨轮廓的能力,可能比我们所想的更为强大,于是美招募了色盲士兵,并让他们在一线作战中担任侦察员、嗅探员等重要角色。

天生的“轮廓猎人”

色盲症状的核心表现是无法辨别某些颜色,尤其是蓝色、绿色等,这种色彩的混淆通常会导致色盲者对世界的认知发生偏差。

但这并不意味着色盲士兵在视觉方面完全没有优势,相反他们的视觉系统在某些情况下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提升。

色盲者通常无法清楚辨识多种颜色,但他们对物体边界的分辨力却比正常人更强,这种“黑白分明”的感知能力使他们在观察周围环境时,能够特别敏锐地捕捉到敌人或者其他潜在目标的轮廓。

简单来说,色盲士兵虽然可能无法精确地分辨一个物体的具体颜色,但他们却能清楚地看到这个物体的轮廓与形态。

在敌人藏匿的环境中,比如树林、草丛等,色盲士兵往往能够通过“轮廓的对比”迅速识别出敌人的位置。

对于普通士兵来说,密林中的茂密树丛可能就是一片绿色的混沌,而对于色盲士兵来说,这些绿色丛林中的人物轮廓,却是明显的“黑白分明”的影像,这种能力尤其是在复杂战场环境下极其重要。

不仅如此,在执行狙击任务时,色盲士兵的优势同样明显,狙击手需要在千米之外精准锁定目标,而影响精准度的最大因素之一就是环境中的颜色干扰。

在现代的狙击战中,背景环境中的色彩变化往往会影响到观察者的焦点,而色盲士兵的视觉系统则能通过去除颜色的干扰,更加专注于目标的轮廓,进而提高射击的准确性。

科技改变不足之处

随着战争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现代战争中的高科技装备的普及,色盲士兵的“特殊优势”逐渐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红外线、热成像、夜视仪等高科技设备的使用,让士兵在复杂环境中的视野大为改善。

如今现代军事作战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战争的时代,军事装备的科技含量远远超过了传统的肉眼观察。

这些设备不仅能在夜间、恶劣天气下提供清晰的视野,甚至可以帮助士兵在复杂的地形中分辨目标,而色盲士兵的视觉优势在面对这些高科技设备时,显得不那么具有决定性了,科技进步带来的巨大利益,使得过去依赖色盲士兵的做法逐渐被淘汰。

高科技装备的普及使得曾经“依赖”的人力资源,逐渐失去了他们的“特殊价值”,现代战争中,信息获取、目标锁定、侦察和作战决策都依赖于科技设备,色盲士兵的视觉能力不再是战场的核心竞争力。

色盲士兵在二战时期所展现出的特殊能力,也提醒了我们科技的进步并不是万能的,即使在科技时代的如今,某些个体的独特能力仍然能在特定的情境下,起到超乎预期的作用。

除了色盲士兵在密林中的“轮廓辨识”能力外,世界上还有其他特殊人群,可能也是我们还有未曾预料到的特殊优势。

资料来源:《色盲症》结语:

历史告诉我们,色盲士兵虽然曾经是战争中的“特殊资源”,但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他们的作用逐渐被取代,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忽视那些在极限环境下依然能够凭借特殊能力做出贡献的人。

正如同如今的色盲患者,他们的视觉世界或许与我们不同,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无法融入这个社会。

0 阅读:64

振华叙说

简介:费晨曦说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