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一:40脚射门的双红会:创造了比酣畅淋漓更长的战术洗牌
标题二:利物浦vs曼联:一场昏昏欲睡的战术对决,究竟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40脚射门的双红会,你困了吗?》
这一场双红会注定成为了近几年来赛前舆论最为一边倒的比赛,一边是利物浦,以全胜佳绩成为本赛季的榜一大哥,而被老鹰球迷亲切地戏称为“神勇的狐狸”。另一边则是曼联,滕哈格帅位支离破碎,有三根稻草正在悬崖下漂浮,任何一丝微弱的力量都可能彻底动摇他最后的支撑点。曼联在此前的比赛中损失了利马、马奎尔、卡塞米罗、B费等一大票主力,这让各界普遍对本场比赛形成了一个定论——点满所有技能的主演vs最废柴的对手,只会带来两种结果:A.三球险胜。B.7喜再来一瓶。
然而,事情并没有按照大众预想的发展。开场之后,利物浦球员展现出了一种行走的鞭炮般的高强度,极高的前场逼抢压制着对手。索博斯洛伊疯狂地追求撞墙配合和直塞球,而且他们宣誓了抛弃回传键,每一脚球都追求着向前、有回报、即使不进也得打到人。然而,这种高强度的进攻并没有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机会,反而让他们一打定位球就能拿下相当数量的角球和定位球。
在观看比赛的前20分钟,全世界无数的利物浦球迷都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冲动,仿佛想向场上队员大喊:“不赢三个球就算输的意思,并不是让你们带着0-3落后的比分踢。”
曼联早已为此做好了准备,他们已经布置了天罗地网。四名后卫和双后腰牢牢占据自己的位置,只有萨拉赫在对方后防线中引起了肖的注意,而和迪亚斯的交锋交给了安东尼处理。此外,麦克托米奈这位被称为前腰的球员大部分时候都待在自家禁区弧顶,与阿姆拉巴特和梅努一起组成了第一道防线来抵挡对方的远射。
曼联在上半场虽然有几次反击的机会,但他们传球成功率只有30%,麦克托米奈作为攻防转换的关键人物几乎每次都失误,所以霍伊伦只能孤独地蹲在离利物浦后卫线不远的地方,队友与他唯一的联系方式就是用几乎听不见的微弱声音给他发出信号。曼联的出色防守加上不给力的反击,再加上利物浦的急躁进攻,结果就是一场让人欲睡的比赛。利物浦的进攻虽然看起来很猛,但实际上只是在混入一些定位球的机会。在上半场,他们共获得了12个角球和定位球。
这场比赛可以说是双红会中最为无聊的一场。曾经,爵爷用七后卫围剿过阿森纳,《教授》温格以六后卫给您拜年。尽管这两位大师曾经在某些时候表示自己无需在乎其他,他们绝不会含糊。但像利物浦那样配合对手“大巴”战术演出的,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
克洛普显然也意识到了问题。在下半场的第60分钟,他换上了戈麦斯和加克波,换下了开场最上头的索博斯洛伊和努涅斯。根据理论上的判断,这样的调整应该有两个好处:首先,加克波在中锋位置上能够提供一些类似菲尔米诺的配合和走位;其次,阿诺德可以明确中场位置,展现一些亨德森的转移球能力。
然而,这样的换人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加克波上场后也开始依然进行远射,而戈麦斯上场后也只是进行传中。利物浦本场比赛打得就像是柯蒂斯-琼斯一样,“道琼斯”战术——只要你上了道,人人都是柯蒂斯-琼斯。
随着比赛的进行,全队头脑简单化,战术也在不断地简化。整场比赛,明明有8人全力参与进攻,但上半场只有4人真正参与:格拉芬贝赫带球推进,球交给索博斯洛伊,索博斯洛伊再把球传给萨拉赫,他再斜插到右边锋位置,萨拉赫回传球或者直接找努涅斯。而在45分钟至60分钟的时间段,战术又简化为2分之1:迪亚斯和萨拉赫内切,球交给齐米卡斯和阿诺德传中。最后60分钟之后,战术简化至1分之2:所有球员都排队在禁区弧顶等待机会,只要轮到他们,就打出远射。
到了80分钟,我已经知道利物浦不会再有战术变化了,因为战术已经被最大程度地简化。此时,曼联也尝试着偷一个进球。滕哈格换上拉什福尔德,再加上佩里斯特里和梅布里,但是整体进攻的方式仍然无法掀起太多的波澜。
最后决战时刻,唯一让人眼前一亮的画面是安东尼和阿诺德的一对一对抗:最钝的矛与最脆的盾的直面对决,最终阿诺德被安东尼过了,曼联获胜。
最终,利物浦和曼联带来了一场以40脚射门为特色的比赛,其中红军贡献了34脚。整场比赛表明,曼联在战术上取得了平衡,全体球员思路明确,防守站位精准,对利物浦的每个球员都进行了透彻的研究。而利物浦则遇到了心态问题,迪亚斯和萨拉赫的内切每次都充满着一种“我就不信一次都过不去”的固执。
“心里装着一片大海,眼前的路却越走越窄。”
这句话如此贴切地描述了利物浦在本场比赛中的真实情况。但是,我们可以乐观地认为,并不是所有球队都能让利物浦陷入这种心理失衡,所以调整并不是难事。当然,如果我们持悲观态度,利物浦本场比赛展现出的“xjbt”也可能是在演练老坛去非洲杯的踢法。
无论怎样解读这场比赛,我们不能否认这是一场引人注目的战术对决。利物浦和曼联用他们的战术和射门数创造了让观众长时间关注的舞台,也诠释了足球比赛的魅力所在。无论是看点在于勾心斗角的战术制衡,还是在无聊中寻找乐趣的观赏体验,本场比赛都让人过足了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