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鳌头矶,大运河漕运记忆,当之无愧的城市地标

晶林看旅游 2024-09-29 14:41:14

《过鳌头矶》

(明)李东阳

十里人家两岸分,层楼高栋入青云,

官船贾舶纷纷过,击鼓鸣锣处处闻。

折岸惊流此地回,涛声日夜响春雷,

城中烟火千家集,江上帆樯万斛来。

京杭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在临清有两段河道,两个遗迹点,如果说让临清人挂在口头津津乐道的唯有鳌头矶了。

鳌头矶位于千年古县临清吉士口街170号,元代运河会通河与小运河交汇处,系为防止洪水冲刷而建的一座石坝,因其形状酷似鳌头,故得名鳌头矶。以鳌头矶和其上的一组古建筑群形成了古色古香、风光旖旎的运河风光,素有“鳌矶凝秀”之誉,为古临清16景之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运河在大众路、上湾街处形成一个大拐弯,两条运河在此握手,臂弯里的登瀛广场、鳌头矶隔路相望。

路东是一座重檐四柱牌坊,绿琉璃瓦覆顶,额书“鳌矶凝秀”。

路西则是一组古建筑群,门前一侧有京杭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各一通。大门为一阁楼式建筑,楼为方形,青砖砌垒,拱形门,额书“独占”二字,为明代书法家、临清人方元焕题,意为“独占鳌头”。楼上为阁,三间歇山顶式,阁楼悬蓝底金色“鳌头矶”匾额,不知是不是康熙御笔?内祀观音塑像。这就是鳌头矶古建筑群。

穿过拱形门,迎面则是一个影门墙,院内四周均为青砖黛瓦的房屋建筑。西侧偏南为3间硬山式建筑,丹柱前厦,居中悬金色“吕祖殿”匾额,殿内居中为身背仙剑的吕祖坐像,背后墙上为八仙过海彩绘,为全真道教龙门派的道场。

西侧偏北亦为硬山式建筑,只是相较于吕祖殿规模小了些,八角形景窗,为临清工委旧址,现为临清记忆展厅,以图片展示了临清历代的场景,展柜内还有微型像章展,多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像章。

北侧的墙上镶嵌有数通历代碑刻,另院内亦有明清时期的碑刻遗存。

南侧则为登瀛楼,歇山卷棚顶。拾级而上,二楼面南,正对御河(小运河)和大众公园,楼下车水马龙,景色蔚然。登瀛楼俗称“望河楼”,前悬白底黑字“登瀛楼”匾,后悬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临清直隶州知州张度书写的“汶卫津梁”匾额。楼内为临清和大运河的历史沿革展厅。

转过登瀛楼,就是四周檐角上悬挂着风铃的观音阁了,也即是悬挂着鳌头矶匾额的阁楼。站在阁楼的围廊上,周边风光一览无余,元代运河、小运河、大众公园,还有车来车往的街头,这就是古人笔下的“鳌矶凝秀”美景了吧。

几百年来,顺航而过的文人墨客,奔波而来的商贾、仕宦,从运河上对之仰望遐思。在临清中洲运河古城区里,鳌头矶成为大运河历史文明中一个重要的符号。

古朴沧桑而韵味盎然的古建筑却不是鳌头矶,鳌头矶其实就是建筑下的矶坝,也即是被运河环绕的脚下这一块土地。

鳌头矶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盖因运河在此交汇,河水激荡,为了保护运河两岸,于是在此筑坚固的石坝,后在堤坝上建道观弘润庵,乾隆年间又建登瀛楼,逐渐就形成了鳌头矶古建筑群,并成了历代文人游览吟咏之地,并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文赋。

临清古城,卫运河、元代运河、明代运河环绕之地,古之中州,两支上的合闸为足,此地为鳌头,广济桥为鳌尾,鳌头矶就成了文人学者笔下的独占鳌头之地!

鳌头矶北侧为元代运河(会通河),大众路上的工农桥下还可以看到古代的条石,这里是元明清三代的遗存堆积,是600余年临清运河漕运码头的真实见证者。

除了工农桥,矶头处还有四座造型别致的小桥,拱卫着鳌头矶,记载者京杭大运河的千年风情,诉说着临清文明昌盛的故事。

昔日北方最大的商埠码头临清,如今运河之中也没有了舟撸争渡,但鳌头矶沉淀的运河文化,永远镌刻在了它斑驳的青砖里,肌理里!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