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但也有人说,婚姻是两个人共同成长的避风港。
要我说,婚姻这事儿,就像穿鞋,舒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
就像“唐僧”迟重瑞和百亿富婆陈丽华的结合,外人看来是“美女与野兽”,是“鲜花插在牛粪上”,但人家两口子,却实实在在地过了几十年。
“唐僧”竟被她吃了?
要说86版《西游记》绝对是几代人的回忆,迟重瑞演的唐僧,那叫一个温文尔雅,风度翩翩,迷倒了万千少女。
可谁能想到,这“唐僧”竟然被一位比他大11岁的女富豪“吃了”?
陈丽华,那可不是一般的女强人。
满族正黄旗叶赫那拉氏的后裔,听着就贵气。
上世纪80年代,靠着在香港炒别墅赚了第一桶金,然后回到北京,成立了富华国际集团,搞房地产搞得风生水起,多次登上富豪榜。
一个是家喻户晓的“唐僧”,一个是商界传奇“女强人”,这俩人八竿子打不着,咋就走到一起了呢?
1990年,迟重瑞和陈丽华结婚的消息一出,那可是炸开了锅。
年龄差距大,身份地位悬殊,外界的质疑声铺天盖地。
有人说迟重瑞是“吃软饭”,为了钱才和陈丽华在一起;还有人说他是想借陈丽华的人脉和资源上位。
更损的,直接调侃陈丽华是“唯一吃到唐僧肉的女人”。
富婆苦追,三次被拒!
故事还得从陈丽华对迟重瑞的追求说起。
据说,陈丽华第一次见到迟重瑞,就被他迷住了。
当时的陈丽华,虽然在商界呼风唤雨,但感情生活并不顺利,经历过一段失败的婚姻,独自带着三个孩子,内心渴望一份真挚的爱情。
而迟重瑞呢?
刚凭《西游记》走红,正是事业的上升期,身边不缺追求者。
所以,当陈丽华向他表白时,他犹豫了。
毕竟,两人之间的差距太大了,年龄、身份、地位,都是问题。
于是,迟重瑞第一次拒绝了陈丽华。
但陈丽华可不是轻易放弃的人。
她被迟重瑞深深吸引,认定了这个人就是自己要找的。
于是,她展开了猛烈的追求,送礼物、请吃饭、嘘寒问暖,无微不至。
迟重瑞还是不为所动,第二次拒绝了陈丽华。
他觉得,自己和陈丽华根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这段感情不会有结果。
陈丽华的执着让人佩服,她继续努力,不断找机会和迟重瑞接触,想让他了解自己,看到自己的真心。
可迟重瑞铁了心一样,第三次拒绝了陈丽华。
为母献身?
真相是...就在这段时间,迟重瑞的母亲突然病重,被紧急送往医院。
医生说病情很严重,需要长期治疗,费用高昂。
迟重瑞当时虽然是个明星,但收入并不足以支付母亲的巨额医疗费。
他四处借钱,却碰了一鼻子灰。
就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陈丽华出现了。
她动用自己的人脉和财力,为迟重瑞的母亲请来了最好的医生,提供了最好的医疗条件。
还亲自去医院看望迟重瑞的母亲,嘘寒问暖,安慰迟重瑞。
陈丽华的举动,让迟重瑞深受感动。
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和陈丽华之间的关系,心中的防线也慢慢瓦解。
在母亲生病期间,陈丽华的付出,迟重瑞都看在眼里。
她的帮助,无疑是迟重瑞的救命稻草。
两人在相处的过程中,发现了彼此身上越来越多的共同爱好。
就这样,迟重瑞终于接受了陈丽华的追求,两人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所以,要说迟重瑞和陈丽华的结合,是为“母”献身吗?
或许有这方面的因素,但更多的,还是两人之间互相吸引,互相欣赏。
陈丽华看中了迟重瑞的才华和人品,迟重瑞则感受到了陈丽华的善良和真心。
豪门规矩,他忍了多少?
嫁入豪门,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陈丽华家里的规矩,那叫一个多。
吃饭的时候,陈丽华不动筷子,别人不能动;陈丽华吃完饭,子女们要先扶她到卧室休息,然后大家才能继续吃饭。
这些规矩,迟重瑞都严格遵守,没有丝毫怨言。
为了迎合继子的喜好,迟重瑞还一直保持着光头的造型。
他曾在访谈中透露,继子认为光头更显富态,所以他就一直坚持这个造型。
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迟重瑞为了这个家,做出了很多努力和牺牲。
也正因为如此,“软饭男”、“傍富婆”的标签,一直贴在他身上。
但迟重瑞和陈丽华并没有在意这些流言蜚语。
在一些采访中,迟重瑞表示,自己和陈丽华是真心相爱,他们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有着相互理解和支持的默契。
“我们在一起,是因为彼此欣赏,彼此尊重,绝不是外界所猜测的那样。
”
现在,两人一起投身于紫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陈丽华投资2亿建立了中国紫檀博物馆,迟重瑞担任馆长。
他们一起研究紫檀文化,收藏珍贵的紫檀艺术品,向世人展示中国传统紫檀文化的魅力。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出了贡献。
迟重瑞和陈丽华的婚姻,没有娱乐圈的灯红酒绿,也没有普通夫妻的打打闹闹,但他们有自己的幸福和甜蜜。
他们相互尊重、相互支持,携手走过了30多年的风风雨雨。
这样的婚姻,或许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和接受,但对于他们来说,却是最适合自己的。
爱情和婚姻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是激情的碰撞,还是平淡生活中的相互扶持?
是门当户对的匹配,还是心灵的契合?
迟重瑞和陈丽华的故事,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在我看来,婚姻就像一双鞋,合不合适只有自己知道。
外人看到的,只是鞋子的款式和价格,却看不到穿在脚上的感受。
所以,别人的婚姻,我们看看就好,不必过度评判。
毕竟,幸福是自己的,不是活给别人看的。
只要他们觉得快乐,那就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