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的时候,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会师了,这就意味着长征结束。可长征一结束,其实另一场战争就开始了。
老蒋听到消息后,就亲自跑到西安去了,打算对咱们红军打最后一仗。这时候,咱共产党那可是内有国民党找麻烦,外有日本侵略者欺负,真的是内忧外患。
这时候肯定会有人说,要是张学良当时没有发动“西安事变”,那结果会是啥样?
对此,徐向前徐帅这样回答:“咱们的军队早就做好新长征的准备!”
那要是照徐帅说的,新的长征又会是什么?
一、会师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会宁会师被看作是长征结束的象征,也被视为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但实际情况可不是这样的,三军会师之后,并没有让咱们党顺利渡过难关,反而是让党陷入了更大的困难里。
早先,红军的好几支主力部队里,红四方面军的实力那可是最强的。就因为这个,老蒋第一个就盯上它,把它当成首要的攻击目标了。
可现在,三大主力部队都集中到甘肃这儿了,六七万人全在这儿。甘肃这块地方本来就不大,这么一来,就给蒋介石钻空子的机会了。
咱党被围在中间,西边有胡宗南,南边有张学良,北边有傅作义,被蒋介石的势力紧紧围住了。
老蒋哪会错过这么好的机会,他不停地调兵遣将。而且根本不管当时国民党高层的阻拦,铁了心要去陕甘地区。
老蒋一开始就组织通渭会战,他打算出动三个军再加上四个师的兵力,去掌控西兰通道那块儿地区。
其次,就是河东围剿这事儿。当时,有几十万的大军,还加上一百架轰炸机,朝着我党河东地区的红军发动攻击。
眼瞅着现在这局势,感觉大战马上就要爆发了,可事情真能这么顺顺当当的吗?
当然不会,10月上旬的时候,张学良就把通渭会战的计划还有好些细节全都告诉我们党了。
不仅如此,他还给我党提供了尽快打通西北的宁夏战役计划。
这时候,由主席率领的红军已经着手制定计划了。十月份的时候,主席发布了一份此次战斗的作战纲领。
其中特别值得留意的是,主席写了这么一条:拖住敌人,造船渡河。
渡河,说的就是强渡黄河,拖住敌人,就是为了给咱们军队造船争取时间。
红四方面军动作超快,一下子就抢到了黄河渡口。他们有两万人,在敌人还没到的时候,就开始强行渡河了。
可红四方面军势单力薄,跟老蒋的精英部队一打起来,那可太吃力了,损失老多了。这时候,中央就给了指示,让往东进军,然后再绕回陕北那旮旯。
我军正在紧张部署的时候,张学良来电报了,让我军就在原地等着。
张学良这时候这么做是啥意思?
其实,老蒋刚到西安那会,张学良就好几次向他提建议了。盼着老蒋能停止打内战,跟咱们党一块抗日。
但是老蒋可不是能听得进别人建议的人,这时候,他还开始怀疑自己的结拜兄弟张学良是不是有二心了。
并且就现在的局势来说,老蒋可不想就这么放过。这可是围歼我军的绝佳时机,要是错过了,他就再也没能力伤害到我们军队了。
但是从东三省沦陷之后,日本人这时候也是野心勃勃的。日本军队那可是一路势如破竹,谁都挡不住。
并且日本还妄图趁着我国内部不安稳的时候,钻空子侵占我国领土。
可那时候的张学良完全不知道老蒋有歼灭我党的心思,他一心就想跟我党一起抗日。
以前的话,他可能还会听蒋介石的。可是,自从东北军跟咱们军队打了三次仗,三次都失败之后,他就再也不想跟咱们军队作对。
那时候,东北军让老蒋从东北给调到山东、安徽那一片儿去了,后来,又被调到又穷又苦的陕北去了。他们就想赶紧打完仗好回家,哪有多少士气。
后来到陕北那块儿和我军打仗,打了三次输了三次。
打那之后,东北军的兵力受损可严重了,而且,将士们也是满肚子的牢骚。这一连串的败仗,让东北军内部出状况了。
如今的东北军就盼着赶紧打完仗,好回自己老家去。
张学良当初听蒋介石的话,采取不抵抗政策,把东北给丢了,这可让他失了民心。如今,他不能不考虑东北军将士们的想法了。
当时,为了向张学良表达合作的诚意,主席专门给李克农发了电报说:咱们的军队特别乐意跟张学良合作,还能帮忙稳定西北那边的局势,好让东北军能早点回到家乡。
张学良、杨虎城多次进言都没结果,1936年12月12日的时候,他们就发动了西安事变。
过了5天,周总理他们就到西安了,23日的时候两边就正式开始谈判了。
12月25日,蒋介石总算是松口了,同意跟我党一块抗日了。就从这时候起,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始了。
三、“新长征”徐帅的回忆录里写着,早在我军在宁夏遭受挫折之后,中央就定好了新的战略转移路线,就是下一回的“长征”路线。
这次“新长征”有两条路线,第一条是先往东走,在打了几场胜仗之后,就打回陕北,接着东渡黄河到山西,然后往南走,最后再回陕北。
第二条路,就是朝着南面走,先到甘南那一片儿,接着再进到河南,最后再打回陕北去。
能看出来,这两条路最终都是通向陕北的,这就是当时我们党的计划。
先在周边的一些地方打几场胜仗,最后再回陕北。
在西安事变发生前两个月的时候,我党就派人去告诉张学良了,说我们已经打算要离开(那儿)了。
那时候,咱党的局势可差得很。
徐帅的回忆录里有记载,当时好几万红军被敌人包围着,吃的穿的都不够,又赶上是冬天,啥物资都没有,要是不转移,咱这军队根本就没法过冬!
可张学良,他是极力阻拦的。他跟我党说,再坚持两个月,只要再耐心等两个月,这局势肯定会有变化的。
我军这边,就打算相信张学良,等他一个月的时间。中央把我们的计划往后推了推,还下命令赶紧筹备一个月的粮食。
当时要是我军接着长征的话,能顺利完成吗?
没错,我党之前有长征经验。在主席的带领下,我军可是一次次突破了险境。
其次,咱解放军有人民群众当后盾。老蒋搞“不抵抗政策”的时候,民心就被他给弄丢了。可咱共产党一直都有人民群众在背后支持着。
结语到现在,只能这么讲,不管当时“西安事变”会不会发生,张学良会不会帮我们,按照主席的指示,我们都是有办法的。
结局不会差太多的,就一点不同,那就是成功可能会晚点来,没别的了!
那时候,我军有主席的睿智领导,再加上我党战士英勇无畏、不惧牺牲,胜利的成果肯定是属于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