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崇左大新县宝贤村的农民们陷入了困境。据新京报报道,宝贤村及其周边地区遭受了猴患的严重侵扰,上百只猴子成群结队地进村,大肆破坏农民的收成。这些猴子挖木薯、甘蔗,摘柑橘,偷吃玉米,导致农民辛苦劳作的成果付诸东流。
宝贤村村干部赵先生称,这种情况近年每逢秋季就会出现,且看到过的猴子不止一百只,大猴带着小猴,严重影响了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农民们在面对这些不速之客时,显得十分无奈,只能追着驱赶,但收效甚微。
对于靠土地为生的农民来说,收成就是他们的生活保障。然而,面对野生动物带来的破坏,他们却往往束手无策。过去,类似事件常常陷入各部门“踢皮球”式的处理困境,农民的损失得不到合理赔偿,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大新县林草局相关股室工作人员表示,已接到村民反映并向上级部门汇报,且考虑到近年来猕猴数量增多,下一步将按野生动物保护法相关措施采取行动。这一回应虽然让我们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希望,但农民们更关心的是,他们已经遭受的损失究竟由谁来赔偿?
在保护野生动物的同时,不能忽视农民的利益。相关部门应当尽快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补偿机制,当农民的收成因野生动物受到损害时,能够及时、合理地获得赔偿。同时,也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来控制野生动物的活动范围,防止它们过度侵扰人类的生活区域,在保护生态和保障农民权益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广西宝贤村的猴患问题不应成为又一个被“踢皮球”处理的事件,农民们迫切需要一个能够真正解决问题、保障他们利益的方案。希望相关部门能够积极行动起来,让农民不再为野生动物造成的损失而发愁。
总感觉某些动物保护政策,保护过头。像那个野猪保护也是的。 应该要以人为本才是根本
抓来五花大绑,挂牌,搞一次违法猴子公审大会,门票二十,应该能挽回损失。
什么叫保护过头,人多少,𤠣子多少,𤠣子在它们土地吃点庄稼一点都不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