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芽山的毗卢佛道场

忻启清 2024-08-19 18:24:35

▲ 芦芽山 吴光宇摄

芦芽山地处山西省宁武县城西南70公里的管涔山腹地,因形似一“芦芽”而得名,据《太平寰宇记》载,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北宋,不过那时候是叫“芦衙尖山”。

芦芽山海拔2736米,被称为“晋山之祖”“三晋第一崇山”,古代文人、僧侣又尊称其为“芦芽帝山”“芦芽灵山”。省内的其它山脉皆由其所“生”,其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无可替代。《重修芦芽山碑记》载:“有如芦芽灵山,东接管涔,西连荷叶,其或分五岳,因而名高三晋。”

太子殿与毗卢佛

芦芽山主峰绝顶周方约10.6平方米的石坪上,巍然托起一座正方体状石砌建筑——太子殿。因其位居皑皑群山之极,耸立茫茫林海之中,数十里外即可看到。

太子殿坐南朝北,为石基石壁的方形单层单檐塔式建筑,无梁结构,四角由四根石柱支撑。殿顶攒尖,向四面披散,原以铜瓦覆盖,今已遗失;中央置球形铁柱,直指苍穹,既是装饰,又可避雷。殿门由石条砌成,向北而开,门额上石凿“太子殿”三字,赫然醒目;两侧石凿对联,上联为“复慈云于中国”,下联为“性法雨于边方”,对联外侧分别石凿“佛”“祖”二字,楷书工整雄劲。

这副对联的出处大有学问。唐僧取经返回后,唐太宗李世民作《圣教序》,其中有联云:“引慈云于西极;注法雨于东陲”。唐太宗联中的“慈云”“法雨”被引用到太子殿两侧石凿对联里,“复慈云于中国”的意思是重新请慈云于中国,而“中国”就是当时的长安,由此以这里的“复”字便可推知:太子殿始建于唐僧取经回来不久。

太子殿内供奉的“太子”是毗卢佛,其造像精工富丽、形神兼备,口吐文理之光,密传真言,显示出当时石刻艺术的精湛技艺。

毗卢佛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法身佛,全称是毗卢遮那佛,意译为“光明普照”“遍一切处”“大日”等,因此佛密宗称之为“大日如来佛”,包括文殊菩萨在内的一切菩萨、诸执金刚所示身语意行,皆由大日如来所生所加持。

佛教中经常会提到“三身佛”,即法身-毗卢遮那佛、应身-释迦牟尼佛、报身-卢舍那佛。对于这三尊佛像的关系,佛教中有一个精妙的比喻:毗卢遮那佛如同天上的月亮,释迦牟尼佛如同月亮映在水中的影子,卢舍那佛如同水。意思是说即使水干了,月亮映在水中的影子不见了,但月亮依旧存在,更进一步的意思就是毗卢遮那佛不管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永远存在,可见他在佛教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因此许多寺院都有供奉。

毗卢佛是华严宗所宗奉的主尊,以太子殿为中心的大小寺庙辐射宁武全境。除芦芽山太子殿外,宁武境内的佛寺大都有着浓郁的华严宗特色,大都以供奉毗卢佛为主,如天池海瀛寺、翔凤山青石庵、汾源雷鸣寺、宁化万佛洞、宁武万佛寺等,这在其他地方是极为罕见的。

据《山西名山漫话》记载,太子殿是除西藏、青海外,中国海拔最高、地势最险的佛寺建筑。隋唐时期芦芽山的乾元寺、秀峰寺、华严寺、小元涧寺、紫峰寺和金佛堂也可能是建得最为高远的寺院。

立足殿前,但见五座利剑般的石峰直指云天,酷似芦芽破土,雄而险,奇而秀,极为壮观。远处的紫峰崖、石猴崖、凤凰岭、卧虎坪、莲花峰诸山山势挺拔,姿态各异,并有林海簇拥,奇石点缀,尽显大自然之鬼斧神工。

倘若季节相宜、时间凑巧,还可观赏到芦芽佛光、佛顶流云等奇景异色。雨后日出,芦芽山墨绿色的山体会变幻出一种火红的色彩,偶尔也会出现如轮转动、五彩斑斓的光环。这种现象十分罕见,是地形、气候和光线在特定条件下所折射出来的一种光学现象,可遇而不可求,因为人们笃信与毗卢佛道场相关联,便将其称之为“芦芽佛光”。“佛顶流云”相比而言较为常见,特别是在雨季,不论阴晴,山上或半山腰笼罩着一层一层、一团一团的云雾,或淡或密,或静或动,如同云海仙境。如此这般华茂气象,更为芦芽山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吸引了无数僧侣、居士在各处风水宝地凿窟建寺,择善而居。

或许正是这般华茂气象、这分神秘色彩,形成了与佛教文化有关的祈雨文化。宁武地处晋西北管涔山北麓,而芦芽山作为管涔山的主峰,森林密布,雨量丰沛,是汾河、桑干河、阳武河、岚漪河、朱家川五条晋北和华北重要河流的源头区,有“五河源”之称。《重修芦芽山碑记》载:“域中之大山,三晋支山三千,要白纸钟淑气于天地,斯足□苍生以云雨。”《宁武府志》亦载:“太子殿尤居绝顶,久旱可祷。”过去每遇长时间的荒旱不雨,当地或周边百姓便自发集结,头戴用柳梢编织的帽子,光脚赤膀,敲锣打鼓,用缠着红布的长杆抬着当地的龙王爷翻山越岭,一路跪拜到芦芽山巅的太子殿烧香摆供、许愿祈雨,十分灵验。除了祈雨,每年入伏当天,当地百姓以及当地或外地的僧侣便从四面八方涌向芦芽山游伏。由此可见芦芽山对周边百姓生产生活的影响之深远。

1985年,太子殿被宁武县人民政府认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佛教与毗卢佛道场

佛教于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正式传入中国。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晋代高僧慧远大师在宁武县周边的原平市、代县一带讲学传教的同时,也曾在宁武县的芦芽山一带讲学传教。北魏时期,鲜卑拓跋部兴起,开凿石窟、建寺造像之风便也传到了芦芽山一带。佛教在芦芽山一带广泛传播,建有不少摩崖石刻造像。在宁武县宁化镇坝门口村东百余米一处石壁上,就有一处疑似北魏时期的五佛造像。造像坐西向东,镶于一龛之中。龛高83厘米,宽86厘米,深33厘米。中间大佛高47厘米,跏趺坐;左右各一侍立菩萨,高43厘米;顶部各有一小佛,高20厘米,跏趺坐;须弥座下部还雕有双狮守护图。经专家鉴定,整个雕刻为北魏风格,很可能与距芦芽山仅200多里的山西省大同市的云冈石窟雕于同一时代。

唐贞观初年,国力鼎盛,唐太宗诏令天下“交岳之处,建立寺刹”,尊崇佛教,建寺之风日益兴盛。芦芽山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凉爽的气候环境、美丽的自然风光,为佛教的传播提供了天然的洞天福地,吸引了众多僧侣、居士前来出世修行、建寺安居。一时间,仅芦芽山周围就建起太子殿、云际寺、华严寺、青龙寺等72座寺庙,由此形成毗卢佛道场寺庙群。明成化年间的《芦芽山乾元寺元寿寺圣境赋碑记》载:“夫芦芽胜境,云粹名山,释迦□衲子栖心之处……贻境昭然,玉龙洞水。九桄梯攀,天间□大。诚心中边,仙桥身匣。溜油坡绿,卧牛独饮。”

“天下名山僧占多”。芦芽山自从被尊为毗卢佛道场,声名便更加远播,香火便更为旺盛,周边广建寺院,僧侣、居士往来不绝。到元代至治年间,崇尚释典的保守王不仅修葺了芦芽山佛寺,还把芦芽山附近的清居禅寺建成了香火院。

明代是宁武佛教活动的鼎盛时期,也是芦芽山毗卢佛道场活动的全盛时期。据明嘉靖年间所立《奉令谕马头山清居禅寺送幡输经记》碑文记载,洪武帝三子晋恭王遣使持节在宁武“遍访名山,凡有古刹,重新修建”,在芦芽山重修了毗卢佛道场。当时佛教建筑专家西雪山寺高僧绌空被聘到芦芽山主持修缮毗卢佛道场,也把清居禅寺作为香火院。明嘉靖年间,辅国将军成庆王再次大规模修葺芦芽山佛寺,建乾元寺、西照庵、清涟寺等,并颁布了禁伐森林的布告。明万历十九年(1592年)起,著名禅宗僧人、佛教大建筑家妙峰法师奉慈圣太后懿旨,在芦芽山再次修建毗卢佛道场,建起永慈大华严寺,铸成万佛铁塔,修桥梁,架栈道,植树造林,连续施工23年。妙峰法师一生修建了众多绝世建筑、古塔、桥梁等工程作品,圆寂后,万历皇帝赐葬,并封谥其为“真正佛子”。

关于芦芽山是毗卢佛道场,有诸多历史文献和碑铭可以证实。清乾隆《宁武府志》载:“世传芦芽山为毗卢佛道场,清莲水出山下,水侧有佛足迹,肉纹宛具。云昔佛住世时,曾浴其水矣。”“释氏以为毗卢佛道场也。”清光绪《山西通志》载:“此山是古佛道场”。清《德宗实录·卷一百二十》载:“清光绪帝颁诏:以神灵显应,颁芦芽山毗卢佛祖庙匾曰:龙象神通;毗卢佛祖封号:昭佑。”还有散落在宁武各寺院的碑十三通,分别记载着芦芽山是“毗卢佛道场”“释迦修行之所”“潘王太子而居其所”“释迦纳子棲心之所”……

关于芦芽山的香火如何鼎盛,也有诸多历史文献和碑铭可以证实。清光绪《山西通志》载:“旧《山西通志》称:(唐时的芦芽山)琳宫铁塔,阁黎千众,招提万间。亦足抗衡古清凉矣。”意思是修行者常以“千众”汇聚,寺院以“万间”坐落于山上,这种规模无疑是芦芽山的一大奇观、一大盛事。最驰名的建筑是万佛铁塔、太子殿、危楼、说法台、讲经堂、天涧桥、栈道等,因为全国各地的高僧都要来此讲经说法,相互交流。这里的“清凉”即指五台山,民间有“先有芦芽山,后有五台山”“西有芦芽山佛祖之尊,东有五台山禅室之从”之说。此外,《宁武府志》亦载:“明中世时,山中佛寺颇众,绀宇精蓝,缘崖依涧,多唐、宋所遗而林木恒茂。”明兵部尚书赵梦麟《夏日游芦芽山访僧》诗也可为证:“仙台凌日月,玉笋挂霓虹。宝塔千寻起,灵源一脉通。”在进入芦芽山沟的前岔口,也就是宁武县西马坊乡北沟滩村的云际寺前有一处碑文记载:“芦芽山佛殿寺重修,彩饰碑志十余处。原夫圣教东流,始自汉帝,创修大宋,迄今八百余载。历代帝王莫不尊崇,士农工商无不崇敬……”芦芽山的佛事之盛可见一斑,宁武在北方地区佛教界的地位可见一斑。

也许大慈则大悲,大起则大落,大福则大祸,大兴则大衰。明崇祯初年,芦芽山被巨盗所占据,纵火焚烧了所有佛寺,山上原始森林尽数被焚光,“曩之胜观,无复一有”,毗卢佛道场惨遭毁灭,唯有山顶的太子殿因大火烧不到也烧不倒而得以幸存。清代诗人岳观澜在《濛游芦芽山书所见》诗中叹道:“有地堪逃俗,无山可避戎。”

道场不复存在,但芦芽山一带的香火依然不断。清乾隆年间,社会环境日趋安定,芦芽山一带重建观音堂、云际寺、石佛寺、达摩庵等,部分佛教活动又得到恢复和发展。到民国时期,芦芽山一带闻名的寺庙多达160余座。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芦芽山未能像五台山一样将当年那种兴盛局面保持下来。但通过如今尚存的芦芽山的太子殿、十字墕,雷鸣寺、延庆寺、万佛寺、万佛洞等寺庙、洞窟,仍可隐约想象往日道场历史的沿革、佛事活动的兴盛和佛教文化的发达。其中,十字墕处在通往芦芽山顶的必经之路上,留有石佛寺遗址,内有唐代石雕三世佛及石碑。

▲ 芦芽山太子殿 吴光宇摄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分别是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对应的是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的道场。芦芽山虽曾经也是佛教名山,对应的是更高一级的毗卢佛道场,却因为人为之举毁于一旦,未能跻身四大名山,成为宁武人心中乃至出家人心中永远的遗憾。

世间万物,失去即为遗憾,芦芽山的毗卢佛道场如果能存续至今的话,规模之宏大、影响之广泛、意义之深远,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的,依然称得上是中国唯一的毗卢佛道场。反过来讲,世间万物,瞬间即是永恒,芦芽山的毗卢佛道场虽不复存在,却留在前朝典籍里、留在后人记忆里,让后人更加懂得了保护文物资源、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芦芽山曾是佛教名山,是著名的佛教圣地,特别是毗卢佛道场的存在,体现了古代工匠们对石凿的精湛技艺和各地僧侣们对佛教的虔诚信仰,更加丰富了宁武的历史文化背景,深厚了宁武的佛教文化底蕴。(刘强)

监制:马旭心

实习编辑:王旭华

核对:陈夏

来源:宁武你好

0 阅读:2

忻启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