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全飞秒3.0升级到4.0,到底“新”在哪儿?

逐光的备忘录 2025-04-19 17:41:29

近期,近视患者小王由于想要参军,来我院行近视手术检查,通过一系列眼部检查显示双眼角膜形态规整,厚度约540um,屈光度数约400度,眼部无其他疾病,因此大夫针对小王的眼部情况建议行全飞秒手术。但小王此前在网上查阅说现在有一种升级的飞秒手术,叫全飞秒精准4.0,它和全飞秒smile3.0有什么区别或不同呢?接下来给大家进行详细的解答。

全飞秒精准4.0-VISULYZE

全飞秒精准4.0的全名是微创全飞秒精准4.0-VISULYZE(以下简称为全飞秒精准4.0),是基于全飞秒的Nomogram精准解决方案之上,帮助医生优化手术方案设计,帮助患者增强术后视觉质量。

按字面拆分理解:

“微创”——即全飞秒的切口仅有2-4mm;

“精准”——即手术的精确性和准确性;

“VISU”——视觉;

“LYZE”——增强;

“4.0”就是一个“横空出世”的数字,准确来说,“精准4.0”是不可拆分的,以免业外人士误解,强调下这并非大家认知上的手术设备SMILE3.0的升级版。而是微创全飞秒4.0在SMILE 3.0的系统基础上进行了升级,引入了个性化Nomogram科学分析软件。

这个软件就像是一个智能的助手,它会收集患者的各方面数据,进行筛选、回顾和量化分析。然后,基于这些海量数据,调整可能影响矫正精度的各种误差,为每位患者建立一组个性化的预测模型。这样,医生在术前设计时就能更加精准,获得更贴近患者适宜的矫正目标值,从而提升手术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精准性。

全飞秒4.0优势

微创全飞秒精准4.0是基于微创全飞秒3.0的升级版本,可以更加全面的分析患者数据、最大化利用专家手术经验来为患者设计更加个性化的手术方案。控制变量,提升手术精准度,从而带来舒适的视觉质量。

操作系统升级

全飞秒4.0引入了个性化Nomogram科学分析软件,通过收集和分析患者的眼部数据,集成高级的大数据算法,能够准确地分析患者的眼部数据,并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定制手术方案。

实现全面掌控分析过往微创全飞秒手术结果的同时,精进后续的手术结果,助益后续患者获得较好的视觉体验与视力提升。

更精确更准确

该技术通过全环境、全流程、全变量的控制,减少了影响手术效果的多种差异性因素。这包括验光设备差异、验光师习惯差异、手术设备差异以及医生手术习惯差异等,其矫正精度可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提高矫正结果准确性。

更优视觉质量

全飞秒4.0是基于全飞秒的Nomogram解决方案,比传统激光和半飞秒激光减少了大约45%的切割面积,角膜周边的神经保护较好,较完整。帮助患者增强术后视觉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如干眼症状、夜间眩光等,痛感小。

全飞秒4.0和3.0共同点

无论4.0还是3.0,手术设备和手术过程都是一样的,两者都是微创全飞秒技术,都是使用蔡司3.0手术设备切削微切口取出透镜,矫正视力。因此,它并非大家认知上的手术设备VisuMax全飞秒激光SMILE3.0手术平台的升级版。

核心技术相同:

两者均基于飞秒激光技术,通过激光直接在角膜基质层内精确切削,制作微透镜(lenticule),再通过小切口(2-4mm)取出透镜,改变角膜曲率以矫正视力。

手术适应症相似:

适用于矫正近视(myopia)和散光(astigmatism),具体范围取决于患者角膜条件(如厚度、形态等)。一般要求患者年龄≥18岁,近视度数稳定(1年内变化≤50度),无活动性眼病(如角膜炎、圆锥角膜等)。

微创性与安全性:

两种术式均属于微创手术,切口小(仅2-4mm),术后角膜生物力学稳定性较好,适合运动爱好者或军人等对角膜强度要求高的人群。术后感染风险较低,恢复较快(多数患者1-2天可恢复日常生活)。

设备平台关联:

基于同一激光设备平台(VisuMax飞秒激光系统)完成手术操作。手术过程均由计算机精准控制,激光扫描时间短(约20-30秒/眼),精度高(微米级)。

护理要求一致:

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和抗炎眼药水。

术后避免揉眼、游泳、剧烈运动等(短期内)。

定期复查(通常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