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量子学哲言:「意识倾向于什么,感官就会看到什么,体验到什么」。每个人的量子意识引力场并不相同,所看到的世界状态、体验到的人生世态也并不相同。故,一千个人,对世界就会有一千种不同的体验,从而形成一千种不同的认识。根据量子学理论,地球上70亿多人,便会在量子意识引力场的作用下构筑起70亿多个不同的世界。
每个人的量子引力场频率基本上都不相同,故彼此无法真正了解到其他人的量子意识引力场构筑起来的世界,更无法体验到他人所体验到的世界形态。据考古学家研究分析,远古时期的人类意识具有很高的量子引力场频率,彼此可以通过大脑散发出来的非连续性量子引力波进行沟通交流(或许就是今人所谓的“心电感应”),而从不借助今人使用的“语言”和“肢体动作”。
考古研究者经研究地球上遗留下来的各种远古文献资料,以及从地表下发掘出来的各种远古遗迹——各种图谱,符号,文字等——推测:如今的人类很可能是远古类人生物的后代,既是被使“进化”了的后代,也是被使“退化”了的后代。
考古研究者分析推测:随着地球时间的向前演变,地球上的生命经历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坎坎坷坷”,这些大大小小的“坎坷”,有来自进入太阳系的其它行星对地球的强引力牵引造成的结果——导致地磁翻转,地球能量场分布不均,从而对地球生命造成大量的“极速进化”或“极速退化”;也有来自其它星球的“天外来客”(外星生物)对地球的干涉——多次反复修改远古类人生物的DNA序列,降低比今人高出上万倍的量子意识引力场频率——很可能最终在远古人类的意识潜能里设置了“开关锁”,将人类曾经的大部分本能关掉了90%以上。
或许正是因为人类曾经的各种本能都被封锁了起来,原本本能的“心电感应”交流方式被迫阻断了,继而才逐渐演变出或靠发出不同声音的声频交流,或靠变换不同肢体动作的肢体交流,以及演变出来的各种不同语言交流。然而,无论后来演变出的何种交流沟通方式,都始终无法比及“心电感应”的交流方式——方便快捷效率高,且彼此之间基本上不存在沟通障碍。
人类的高频意识被关掉一部分后,量子意识引力场频率彼此便变得参差不齐,通过量子意识引力场体验到的世界形态也变得形形色色。这就等于是每个人都活在自己体验到的世界里,活在自己的量子意识引力场频率构筑出来的空间里,以为自己看到的世界形态都是真实的,体验到的万事万物都是切实存在的。而实际上,很有可能,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给自己创造出来的世界里——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己是主角,其他的一切都是为自己服务的配景;在自己的世界里,觉得无人能理解自己,自己是个孤独者;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己为自己创造着自己的世界。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世界千千万”——不同的量子意识引力场频率,将原先完整的一个世界分成了无数个存在。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对水木的支持。
本篇文章「水木长龙」原创,转载标明出处,谢谢!
这个有可能,世界各国都有神话传说。传说中的神仙无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