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之初,中国汽车产业迎来了一个关键拐点,大批合资车企、自主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中国汽车市场在短时间内百花齐放。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吸引着全世界的汽车品牌,而新车型的不断导入也推动了市场繁荣,至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千万辆,中国也成为世界最大汽车市场。
此后,世界最大汽车市场由中国蝉联至今。然而,此后不到十年时间,汽车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悄然而至。中国汽车产业强势崛起,新能源汽车持续高增长,汽车出口量跃居全球首位,开启“中国方案”输出新时代。与此同时,电动化大潮席卷到汽车产业上下游,带来诸多挑战,促使行业参与者深入思考发展路径。上汽身处其中,以变革再启征程。
2025年4月10日,“懂车更懂你·2025上汽之夜”在黄浦江畔的上汽荣威·上海儿童艺术剧场正式举行。

“70年前,以上海内燃机配件制造公司揭牌成立为标志,上海汽车工业的历史由此开启。几年后,‘草窝里飞出了金凤凰’——凤凰牌轿车研制成功,上海牌轿车实现批产。上汽人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实现了‘造车梦’,让老百姓有了近距离接触国产轿车的机会,也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40年前,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上汽开创了合资合作的行业先河。逐渐建立起现代化的整车制造与零部件产业体系,推动中国汽车工业实现大发展。一路走来,我们以‘精益求精’的精神,‘为人民’造好车,让每一个家庭拥有了‘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底气,追寻着‘心静思远,志行千里’的梦想。”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晓秋表示:“10年前,伴随着互联网浪潮,上汽紧跟时代步伐,率先打造互联网汽车。勇敢‘登陆’赛博空间,‘探索’汽车新物种的无限可能。随着一声‘你好、斑马’,全球第一台互联网汽车荣威RX5,跑在了‘互联网’上,从‘冷冰冰’的机器,开始向‘有温度、能交流’的出行伙伴进化。汽车产业‘数智化’革命,在那个时点,悄然拉开大幕。”

今年以来,智驾平权成为主流观点,也成为下一阶段的竞争关键。在王晓秋看来,各类技术平权已成为一种确定性趋势,平权将打破垄断、重构规则,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动能,并不断驱动整个产业业务模式的进阶。
多元布局,身份重构
从引入技术到输出技术,从经典车型相继入华国产到全新车型诞生于中国,从全球最重要市场到全球汽车创新引领之地,中国汽车市场一路走来,上汽集团始终奋战在一线。
“回想40年前,那时候,汽车对中国老百姓来说还是个‘稀罕物’。在国家产业发展要求的引领下,通过合资合作,把世界一流的产品和造车理念带到了中国,造就了像桑塔纳、五菱宏光、GL8等一众家喻户晓的汽车产品,让老百姓们开上了车,也开上了好车;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已经领跑全球,同时,培育了像延锋、华域汽车等这样的优秀零部件企业,已经成为全球标准的参与者和制定者。从学习借鉴到自主创新、从技术跟随到技术反哺。这背后是中国人对造车的执着和对品质的坚持。愿合作、肯学习、会创新,成就了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底气。”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贾健旭表示,“未来的出行将会如何?各类技术平权已成为一种确定性趋势,平权将打破垄断、重构规则,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动能,并不断驱动整个产业业务模式的进阶。随着L2++的日益成熟、L3近在眼前,L4将以非常快的速度朝我们疾驰而来。即将到来的是共享出行的最好时代——Robotaxi。未来五年,Robotaxi将规模化、量产化,出行将成为一种服务,每个人都有能力去享受平民化、普及化的智驾服务。人们无需考虑停车与保养。技术平权驱动了产业进阶。”

在近十年来的电动化、智能化大潮下,科技进步推动了汽车市场格局重塑,同时也打破了人们对于汽车的需求和认知。因此,上汽集团认为,未来,有一辆车是满足社会通勤需求的代步车;另一辆车则是体现个人生活方式和性格特征。汽车将是梦想的载体,是生活方式的延伸。汽车继“新四化”发展后,将进入全新的,个性化和出行服务时代。
在变革过程中,在时代浪潮下,上汽集团不断摸索创新,完成角色调换,开创了技术反哺的“合资2.0新时代”:上汽集团与大众汽车集团在上海签署了延长合资协议,打破“技术引进”的传统模式,迈向“技术反哺”的合资2.0时代。同时,AUDI品牌的诞生,标志着中国车企首次以技术输出方身份,参与全球豪华车标准制定。通过技术平权,上汽将“中国市场定义权”转化为“全球规则话语权”。
l在这一过程中,上汽集团从来不是一个“孤勇者”,而是“得道者多助”,携手顶尖科技巨头,开创跨界合作1.0新生态:跨界携手地平线、Momenta、华为、oppo、火山引擎、阿里、大疆等重要合作伙伴进行长期、深度的战略合作,坚持不设技术围墙、不做生态孤岛、不惧跨界竞争的“朋友圈”原则,借助各自领域的优势资源互补,打造全新用车体验,引领汽车行业进入个性化和出行服务时代。

上汽表示,个性化时代将分2个阶段演进。第一阶段,是汽车软件个性化。就像手机上的APP,汽车上装载的软件、智驾系统等,借助与AI的高度融合,车将成为第三空间,个性化的生态软件将满足个性化的需求。第二阶段,是汽车硬件个性化。汽车将成为生活伙伴。随着电子电气架构的不断完善,汽车硬件可拓展性、可选择性会越来越丰富,实现乐高式的组合拼搭。上汽正在紧紧围绕如何实现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构建最完整、最全面、最丰富的硬件、软件产品矩阵,以‘平权’重塑产业价值,以‘共创’重构生态格局。
这也正是中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的必经之路。
变革之下,紧握机遇
由大变强,也意味着行业的大浪陶沙。
近几年,汽车行业的关停并转始终没有停歇,反而一直在提速,“3年消失75个品牌”的情况反复上演。一些品牌在变革中日趋强盛,一些品牌在变革中不断弱化直至退出市场。
马太效应在汽车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愈演愈烈。
从百花齐放,到适者生存,到强者为尊,是市场及产业迈向成熟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变革过程中,上汽敏锐地抓住机遇、直面挑战,主动调整布局,在合资合作、跨界合作、产业链拓展等方面积极行动,依靠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实现核心技术突破,引领行业向上。
10年前,行业变革初露端倪,上汽就颇具前瞻性地提出了新四化,引领汽车行业向前发展:这一理念契合了时代发展的趋势,国内汽车行业沿着这四个方向迅猛发展,为行业的转型与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其中,上汽更是率先打造了全球首款互联网汽车,“探索”汽车新物种的无限可能。
如今,在电动化与智能化的时代浪潮下,全球汽车产业格局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所发布的数据,2025年一季度,我国汽车销量达到747万辆,同比增长11.2%;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307.5万辆,同比增长47.1%。
此外,我国新能源汽车持续高增长,汽车出口量跃居全球首位,智能驾驶、智能座舱领域爆发。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2024年我国乘用车L2级,即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新车渗透率已经达到57.3%。
在此背景下,上汽把握机遇,不断谋求变革,在开创合资2.0新时代的同时,也盘活了自主板块资源,以自主创新铸核心,再启征程,开路破局。l
上汽聚合内力,将上汽乘用车、上汽国际、研发总院、零束科技、海外出行等自主核心业务整合在一起,让资源更集中、目标更聚焦、效能最大化,把上汽集团所有的可用资源,汇聚成一股力量;今年1-3月,上汽乘用车销售16.4万辆,其中在国内市场的销量更是同比猛增58.7%。
同时不断加强自主创新研发,巩固技术护城河:上汽在智能电动核心技术领域研发投入1500亿元,累计获得超2.6万项有效专利,成功推出技术水平国际领先的"七大技术底座",包括纯电、混动、氢能三大整车平台,以及电池、电驱、超混系统和智能车全栈解决方案。
如今,上汽集团已全面掌握了新能源时代、智能化时代所需的所有核心技术,将技术话语权握在自己手上,在行业变革中扼住了“命运的咽喉”,在技术进阶上,实现“从无到有”向“从有到好”的转变;在体验进阶上,实现“用户满意”向“用户惊喜”的转变。
按照规划,今年上汽将落地支持L3级量产自动驾驶、具备自学习、自进化和自成长能力的上汽银河全栈4.0电子架构。至2026年,上汽将开启L3自动驾驶商业化元年。搭载L3的新车将陆续推向市场,同时上汽新一代整车平台已为L3预埋架构,无需额外改造。
正如董事长王晓秋所说:“上汽要在‘平权’驱动下,不断实现‘进阶’。做到‘我好、你好、大家好’。在技术进阶上,我们要实现‘从无到有’向‘从有到好’的转变;在体验进阶上,我们要实现‘用户满意’向‘用户惊喜’的转变,让用户的每一段旅程都是一次安全、智慧、愉悦的美好出行体验” 。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懂车更懂你”的上汽,将与用户、合作伙伴走出一条携手共创的进阶之路,平权驱动进阶、共创美好出行。更要把“中国上汽车”开遍全球每个角落,让中国汽车标准成为全球汽车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