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谜中谜,里面的情节设定,让人眼花缭乱,惊呼妙哉!

曾经有一个小学生,说取经团队经过多个国家,为何原著里面师徒四人吃饭,都是馒头米饭?
也许这就是作者自己的见解,在作者的认知里,可能吃饭就是馒头米饭咸菜。
西游记谜团众多,那么最简单的一个问题,为何作者没有设计好呢?
孙悟空的武器,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在西游记世界里,能拿动的神仙不多。

然而大家有没有发现,妖精拿不动金箍棒,却可以轻松抓取孙悟空?
现实中,重量是叠加的。
你扛着水桶,那么重量就是你跟水桶的总重。
那么金箍棒放在孙悟空耳朵里,重量自然就是大于一万三千五百斤的!
此时,妖精为何抓的了孙悟空?
按理说,应该也拿不动吧!

其实,这一切,都跟神话故事里的法宝有关系。
法宝,可以认主,认主之后,就会出现举重若轻的感觉!
一万斤的金箍棒,在孙悟空手中,也轻如鸿毛!
法宝也可随心所欲,变大变小,质量也就随之变化!
当放入猴子耳朵里的时候,质量可以忽略不计,当变成擎天巨柱的时候,质量大如山岳!

所以,这不是作者的失误,而是作者对法宝的领悟,已经达到了极致。
金箍棒是太上老君锻造而成,大禹治水的时候,金箍棒叫灵阳棒,是用来测量海水深浅的锭子。
去了孙悟空手中,就成了降妖除魔的灵宝。
这不仅仅是主人的变迁,更是宝物的自我修炼过程。

所以,妖精抓走孙悟空的时候,并没有感觉到金箍棒的重量。
修仙,神话,不能用我们现实中的物理物理定律来衡量。
一旦较真,那么神话又如何称作神话?
西游记很神秘,但它反映映射的也是现实!
作者借神魔之口,映射出了完美的大明王朝!

这就是春秋之手笔,褒贬于无形!
整部西游记,作者已经完美的构思,考虑过了,那看似错误的漏洞,实则蕴含哲理!
里面的每一个数字,作者都精心设计过!
金箍棒一万三千五百斤,所有数字加起来正好等于9。
而我们人,一昼夜呼吸次数,也差不多是一万三千多次!

这不是巧合,而是精心设计,试想,金箍棒重量和我们的呼吸次数相吻合,不就正好暗含了金箍棒可以随心所欲的变化之妙吗?
对于更多的西游未解之谜,大家怎么看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