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李沁予 编辑 | 范志辉
在去年演出市场所谓“报复性”复苏下,音乐节成为资本、品牌纷纷入局的“香饽饽”。
这波热度延续到了今年。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024年1月至5月,已经官宣的音乐节数量超过95场,其中有27场集中在五一黄金周档期。此外,三线及以下城市的音乐节官宣数量最多,显示出地方文旅部门通过引入音乐节IP或投资主办音乐节,以音乐为媒推动文旅经济发展的趋势。
只不过,一方面消费者从过去的狂热逐渐回归理性,促使主办方在内容、体验和宣传方面转型升级;另一方面,随着监管政策的收紧,中国音乐节迎来新的外部变量,带动市场回归内容和专业逻辑。
这次是真·不可抗力近期,多个音乐节却相继因不可抗力,宣告延期。
广州文化音乐节、艾玛追星·海潮音乐节、台州飞龙湖迷笛音乐节等多场音乐节相继宣告因不可抗力延期或取消。
众所周知,音乐节因“不可抗力”而取消,对于乐迷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在演出市场全面复苏以来,“不可抗力”早已成为了音乐节阵容同质化、票房不佳的荒诞托词。
不过,正当网友们还在调侃主办方之时,4月8日,贵州双龙贵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发布的《关于取消贵阳空港玛卡龙&半糖音乐节活动的告知函》中所提到的政策指导文件,似乎揭开了这一波音乐节批量取消的真正原因。
这份指导文件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3月中旬下发的《关于坚决纠治部分地方基层搞“新形象工程”问题的工作指示》,督促各监督单位落实党中央过紧日子要求,坚决防范和纠治8类“新形象工程”问题。
据澎湃新闻报道,全国多地正陆续传达学习这一文件。而所谓“新形象工程”,根据部分地区的统一表述,“新形象工程”是指指在一些地方财政吃紧的情况下,仍然在搞非必要、非急需的项目,且形式隐蔽、名目巧利。
其中,第五类“新形象工程”就是豪华“办节”,片面追求“人气”,不计成本跟风大办音乐节、以城市命名的论坛、旅发大会等,为场地建设、乐队出场支付高额费用。
从新规的点名批评到现实中的批量延期,从原来的一拥而上到遭遇“真·不可抗力”,可以预见,国内音乐节将迎来又一轮大洗牌。
监管收紧之下,中国音乐节何去何从?除了这份针对豪华“办节”的新规定,另一份针对演唱会和音乐节等大型演出活动(5000人以上)现场管理的“四个禁止”也下发到了地方,要求禁止卖酒、禁止露营过夜、禁止未经审核的旗子、标语入场等。
而五一期间举办的2024大武夷迷笛音乐节,也成为了首个按此要求整改的大型音乐节。
图片来自微博:我爱南京现场乐
不论是工作指示还是针对音乐节的具体意见,观其细则,此次整改要求可谓细致入微,但环环相扣,无非是围绕带动实质经济效益与保障治安安全而来。
其一,这或许是与此前为补贴而生的拼盘音乐节存在的运营隐患与暴雷事件有关。
无须多言,正如现如今一出现“因不可抗力而取消”的通知,乐迷及消费者会呈现“无非是卖不出票的借口”的统一认知口径。同时,地方政府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支持后,却没有获得文旅拉动层面的真正价值,很明显是属于被薅羊毛了,去年被这么坑的应该不少。
其二,去年音乐节中出现的舆论危机,也给音乐节的后续落地带来阴影。
比如去年国庆期间在河南南阳举办的中原迷笛音乐节,先因被高高举起的轮椅少年成为口碑出圈,不料结束后,反被“盗窃事件”的持续发酵口碑逆转,当地政府也由此陷入两难之境,影响了双方的后续合作。
不过,换过视角,在新的政策监管之下,对于中国音乐节的发展并非全然是坏事。
首先,为政府补贴而来的音乐节将会越来越少,市场竞争将会更充分。这些“半路出家”的主办本身在专业度上有所欠缺,演出阵容拉垮、运营能力有限,不仅没为文旅城市带来人气,还让乐迷憋一肚子气。
当然,这也不是说一棒子全打死。正如某业内人士所说,这份政策指导文件只是针对搞面子工程的城市以及为补贴投机而来的音乐节运营者的警示,一些经济效应较好的城市政府依然欢迎能够拉动经济消费、提高城市声望的大型演出活动落地发展。
对于市场化的成熟音乐节主办来说,只要能以好内容、专业服务为当地文旅做出贡献,还是会得到支持,甚至成为各地政府争抢的座上宾。
其次,对于参差不齐的音乐节市场来说,更是倒逼国内音乐节加速走向精品化、品牌化的催化剂。
再想靠一套“流量组合拳”、复制粘贴的方式去运营音乐节,势必将无法通过市场的考验,也无法获得政策的支持。而那些靠流量艺人或乐队组成的一次性拼盘音乐节,也必然会在消费市场逐渐冷静的当下被一一淘汰。与此同时,未来部分演出报价与票房号召力不匹配的部分艺人,其报价将进一步回归理性。
大浪淘尽,唯有珍惜羽毛的精品音乐节,方能走得长远。
总而言之,看似收紧的监管政策,既是对劣币和投机者的一次洗牌,也是对音乐理想、野蛮生长的肃清,还市场一份净土,业内同仁任重而道远。
接下来,办音乐节就要拼硬功夫了。
*本文图源网络,如侵权联系删改
排版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