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大规模联考落幕报名人数超500万平均竞争比超30:1

中国报道 2023-02-27 09:40:14

2月26日,27地(市、区、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展开的2023年省公务员招录笔试落下帷幕。据悉, 本次笔试为历史最大规模联考, 各地报名的考生总数超过500万,平均竞争比超30:1,部分岗位的竞争比甚至是“千里挑一”。

普遍扩招但竞争不减

△ 2月26日上午八点多,安徽省省考考生正在进入考场。

相比更早举行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国考”),每年的“省考”被许多考生视为“更有可能上岸”的公务员考试。

从招录规模上看,各省在2023年扩招是普遍趋势。记者梳理发现,2023年省公务员的招录中,仅有上海、吉林、湖南、陕西这4个省市减招,其他省市招录名额较去年均有增长。其中甘肃、云南、广西、内蒙古四地招录比例超50%,甘肃省扩招幅度最大,2022年甘肃省招录2364人,2023年招录4249人,增长率近80%。 扩招从“大数据”上似乎缓解了公考的竞争, 但聚焦具体岗位,竞争依然激烈。比如,根据华图教育数据,河南省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一级科员一岗的招录比约1011:1,河南省也成今年多省报名人数之最,达57万余人。 考虑到今年多地省考集中在2月25日开始, 由于都是同一天,“考公族”的全国巡回考试机会没有了 ,考生必须更加慎重决定参加哪一省考试。2月25日参加安徽省考的考生龚水(化名)告诉《中国报道》记者,他所在的考场有40人左右,仅有1人缺考。据大河报消息,河南省今年弃考人数约18万人,去年则是近20万人。 华图教育教研院专家刘有珍同时表示,广东、山东加入多省联考大军,对部分考生也有利好。“广东考生有福了,因为少了外地考生的冲击。” 对于女公考生而言,竞争尤其激烈。以陕西省为例,该省中公教育数据统计,仅限男性可报考的岗位招录人数约占总招录人数的三分之一,仅限女性报考的岗位招录人数却不足2%。麦可思发布的《202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女生成为考公应届毕业生人群中的“主力军”,占比63%,远高于男生。

向应届生、基层倾斜

此次27地联考与去年联考间隔仅7个多月,开考时间也早于往年。早春开考,为1158万2023届毕业生找工作打响头炮,加快未就业人群“春招”进程。 刘有珍认为,此次最大规模联考的背景是应届毕业生最大规模、正常的人员补充以及基层岗位的严重缺失所带来的补编。 记者梳理各省职位表发现,今年各省向应届生倾斜力度都较大。中公教育数据显示,此次扩招力度最大的甘肃省,近52%的岗位限制应届生报考,人数达2208人,去年该省限制应届生报考的招录人数则为640人。陕西省职位表中,有约98%的岗位可供无工作经验的应届生报考。

同时,对于应届毕业生的审核标准也在放宽。记者发现,此前报端热炒的公考打破35岁门槛,其实并非普遍。部分岗位年龄放宽至40周岁,主要针对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报考者或艰苦边远地区考生。

一位接受《中国报道》记者采访的人事专家指出,客观上讲,公务员考试作为一个就业渠道,可以吸纳部分应届毕业生就业。但公务员招考本身,则主要是根据机关的工作量和行政管理工作需要所做出的调整。

向基层倾斜,成为另一重要趋势。中公教育统计,2023辽宁省考“县乡级”基层单位的招录人数比例达到73.46%。2023云南省考声明,对于艰苦边远地区的招考职位,可采取降低学历要求、放宽专业条件、不限制工作年限和经历等。 刘有珍指出,今年不管是国考还是省考,其实扩招的岗位都是基层岗位,国税、县乡等。“基层岗位人员流动性较大,一方面,随着机构改革的正式落地,国家对专业人才需求进一步增加,产出新的招录需求;另一方面,基层人员匮乏和老龄公务员退休也亟需人才补充。”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也更加注重基层队伍建设。2021年中央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中也提到,用1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刘有珍向《中国报道》记者进一步补充。 上述人事专家也表示,机关内人力资源调配一直都倾向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人群。上级领导机关选贤任能一部分是面向社会公开招录,还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内部遴选的方式,从基层机关提拔优秀公务员。 考公成择业新通道

△ 2月25日合肥市一考场外的考生,许多考生中午选择不回酒店,直接在学校旁边的草坪坐着等待。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省考也成为许多职场人“再就业”的通道。龚水虽然在深圳从事着相对高薪的互联网工作,但经过深思熟虑,他还是希望回乡工作。他告诉记者,这些年互联网行业整体都太卷,自己的状态也不是很好,考公务员只是想选择一份更适合自己的工作,考回去也不是为了“躺平”,而是想在公务员系统里做一番成绩。 龚水的情况并非个例,考公考编也正在成为疏解教育、地产、互联网行业就业压力的出口之一。去年年中,辽宁营口市人社局回应政协委员“双减后校外培训机构人员再就业”提案时称,下一步重点开展的工作包括鼓励年轻教师考公考编。 “考公回家”也成为近些年中西部劳动力回流的缩影。受疫情、中西部省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加快等影响,新一线城市作为人口增长新势力快速崛起。 国家统计局2021年人口数据显示,人口增量较多的城市分别为武汉、成都、杭州、西安、南昌、长沙、青岛、郑州、宁波和贵阳等,均超10万,风头最劲当属武汉,新增人口数量超过了120万。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汪峰曾撰文表示,随着人口的流动,各地政府部门公职人员也需进行空间再配置。

撰文:《中国报道》记者 李士萌

图片来源:中新网、受访者供图

责编:张利娟

0 阅读: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