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变暖,异常气候及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我国沿海海温与气温升高,不仅对人类生活带来极大影响,也对动植物生长生存带来危机,践行低碳环保已然刻不容缓。日前,比亚迪汽车和星球研究所联合发布了自然地理科普纪录片《海南岛有多神奇?》,以不同的视角探寻超级海岛的争锋史诗,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再度倡议大家一起“为地球降温1℃”。
据悉,海南岛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热点地区之一,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其拥有全国约20%的两栖类、33%的爬行类、38.6%的鸟类和20%的兽类,此外,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系统丰富多样,包含热带低地雨林、热带山地雨林、热带云雾林和热带针叶林等生态系统。
但在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双重影响下,海南岛的生灵及生态持续充满危机。海南岛周围海域,其珊瑚礁的总面积已经超过140平方公里,珊瑚的生态系统非常脆弱,其生长极其缓慢,几十年来,随着人类不合理的捕捞行为和旅游开发,以及全球气候快速变暖的趋势下,海南岛南部海域中的活体珊瑚覆盖率已下降近七成。
气温变化对珊瑚的生态系统影响更不容小觑,与珊瑚共生的虫黄藻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极为苛刻,水温超过30℃、海水酸碱度的失衡,都极易造成珊瑚白化并逐渐死亡。在全球变暖之下,中国的海平面也是呈现出上升趋势。根据《中国海平面公报》显示,2021年,中国沿海海平面较常年高84毫米,为1980年以来最高,其中1980年至2021年,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为年均3.4毫米。
今年以来高温天气也是频发,2023年5月6日,海南发布了23年首个高温三级预警,这也是最高级别的高温预警。2023年6月23日,中国气象局召开高温天气新闻通气会,预计27日至30日,华北、黄淮等地还将会出现高温天气。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高辉表示,全球变暖背景下,无论南方还是北方,极端高温发生的频次都在增加。
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是中国面临的紧迫任务之一,不仅是国家,越来越多负责任企业也在投身其中。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导者,比亚迪早在便坚持用自主创新实现绿色、低碳科技的开发应用,构筑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电动化未来,并致力“为地球降温1℃”,让城市文明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比亚迪更是将“为地球降温1℃”作为品牌愿景,坚持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行动助力全球变暖减缓,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资料显示, 截止今年5月,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已服务超过430万车主,与更多用户携手“为地球降温 1℃”;目前,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运营足迹已遍布全球六大洲、70 多个国家和地区、400多个城市,通过更安全、更可靠的新能源技术和产品,加快新能源汽车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