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是唯一不仅能生产其他机器,还能自我复制的设备。
没有机床,日常生活中的大多数必需品和奢侈品都将无法生产。
这不仅包括那些金属部件显然由机床加工而成的产品,还包括那些成品无法体现机床在制造过程中作用的产品。
汽车、飞机、船舶、采矿设备和石油设备都是由机床或由机床制造的机器生产出来的。
因此,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机床的保有量以及生产机床的能力。
一、
苏联,这个曾经在世界舞台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国家,充分意识到了机床对于国家发展的深远意义。
苏联人也深知,拥有最大机床保有量并具备强大生产能力的国家,就如同掌握了一把开启国家实力宝库的金钥匙,掌握着国家实力的关键要素之一。
斯大林,这位苏联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力的领导人,在国家经济委员会第 31 次会议上,曾掷地有声地指出:
“他们(道威斯计划的制定者)本想限制我们,比如说,只让我们生产印花棉布,但这对我们来说远远不够。我们不仅要生产印花棉布,还要生产生产它所需的机器。他们本想限制我们生产汽车,但这对我们来说也不够,因为我们不仅要生产汽车,还要生产制造汽车的机器。将我们的国家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使其能够依靠自身力量生产必要的设备 —— 这就是我们总体政策的要点和基础。”
在革命前,沙俄的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农业经济呈现出较为原始的状态,这种经济模式对机床的需求相对较少。
当时,机床主要用于兵工厂、铁路车间、采矿设备维修店、船舶修理厂、纺织设备维护店以及少数不太重要的金属加工车间。
机床制造业发展相对滞后,仅有几家小工厂在按订单生产的基础上制造简单的车床和钻床等基础机床,但这些工厂的生产规模较小,技术水平有限,远远无法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需求。
因此,大多数机床需求只能通过进口来满足。
据相关统计和估算,革命前包括机床在内的各类机器制造,仅占俄罗斯工业总产值的微不足道的 6.8%。
1925 年 12 月,共产党第 14 次代表大会通过了一项决议。
决定实现苏联的工业化,强调加速发展机器制造业,特别是机床制造业,全力实现苏联的工业化,将国家发展的重心从农业转向工业。
苏联将目光投向了大洋彼岸的美国,这个在当时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成为了苏联工业化的榜样。
苏联意识到,要实现工业化的宏伟目标,尤其是在机床制造业方面取得突破,需要借鉴美国的先进经验和技术。
尽管苏联清楚地知道,在未来的许多年里,不仅为了满足即时的生产需求,而且为了提升自身的设计能力,都有必要从外国进口机床,但心中始终怀揣着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要在机床生产上最终实现自给自足,就像所有工业计划一样,这是苏联工业化道路上必须要攻克的一座堡垒,也是实现国家经济独立和强大的关键所在。
在五年计划初期,苏联面临着一个重要的决策问题,那就是是否要将机床制造从机器制造中分离出来,使其成为一个独立的分支。经过深思熟虑和全面的考量,苏联最终做出了这一重要决策。
从 1929 年开始,苏联组建了机床制造“托拉斯”,即国家插手机床制造业,也就是老美口中抹黑的“共产主义垄断组织”,并将所有机床制造工厂划归其统一管理。
苏联机床制造业也就此,迅速发展成为机器制造的主要分支之一。
在“托拉斯”的统一管理和协调下,机床制造工厂之间的资源得到了更优化的配置,技术交流和合作也更加频繁,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工业发展的需要,1941 年,苏联又组建了机床制造人民委员部,这是苏联机床制造业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机床制造人民委员部将金属切削工具、切削和测量工具、磨料、锻造和冲压机械以及一些生产相关产品的工厂的生产整合到一个组织中,实现了更高层次的集中管理和协同发展。
这种整合不仅有利于提高生产的专业化水平,还能够更好地统筹资源,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大约在同一时间,苏联的机床制造工厂也在积极探索生产模式的变革。
过去,许多工厂主要采用按订单生产的模式,这种模式虽然能够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但生产效率较低,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机床制造工厂开始努力从按订单生产模式,转变为基于型号标准化和某些工厂专门生产一种通用机床(如车床、铣床和磨床)的批量生产模式。
这种批量生产模式的优势在于,通过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和零部件,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有利于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例如,专门生产车床的工厂可以集中精力优化车床的生产工艺,提高车床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从而满足市场对车床的大量需求。
在第一个和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的机床制造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初期阶段。
当时,新建的机床工厂仍处于设计阶段或正在努力完善生产流程,尚未能够完全承担起机床生产的重任。
在这种情况下,苏联生产的相当数量的机床,是由航空、军备、通用机械制造、地方工业和工业合作社等其他工业部门的工厂制造的。
这些工厂在各自的领域中都有着一定的生产基础和技术能力,为了满足自身的运营和扩张需求,他们纷纷投入到机床的生产中。
例如,航空工业需要大量的机床来加工飞机零部件,军备工业需要机床来制造武器装备,通用机械制造行业也需要机床来生产各种机械设备。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行业为了自身的发展和完成上级下达的计划目标,常常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这种压力常常迫使工厂不得不复制其车间现有的机床,以便能够快速增加机床的数量,从而实现他们负责项目的计划目标。
然而,随着专业的机床工厂逐渐投入生产,并且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其他工厂制造机床的情况变得越来越少,到了 1951 年,这种情况几乎停止。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未来出现紧急情况,这些工厂仍然具备制造机床的潜力,这也为苏联机床制造业的应急保障提供了一定的缓冲和支持。
而战后的发展对于苏联机床制造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方面,苏联需要重建在战争中受损的机床工厂,这些工厂在战争中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厂房、设备、生产线等都需要进行修复和重建,这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任务。
另一方面,苏联也看到了发展的机遇,他们积极建造新工厂,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以提升机床制造业的整体水平。
同时,苏联还在许多老工厂中安装动力设备,对老工厂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提高其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
此外,苏联还建立了专门的铸造厂,为机床行业提供高质量的铸件,这些铸件是机床制造的重要原材料之一。
其他工厂则专门以标准化方式制造机床零部件,通过专业化分工,提高零部件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从而保障机床整体的质量和性能。
苏联在机床制造技术方面也不断探索和创新。
他们强调使用碳化钨刀具,这种刀具具有硬度高、耐磨性好等优点,能够大大提高切削效率和加工精度。
为了充分发挥碳化钨刀具的优势,苏联还重视对机床进行高速操作的适应性改造,例如改进机床的主轴转速、进给系统、冷却系统等,以适应高速切削的要求。
虽然苏联制造的机床中,较大比例是通用型机床,如车床、铣床、刨床、钻床和磨床等。
这些通用型机床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能够满足大多数常规加工需求,但苏联也相当重视专用机床和多工序自动机床的设计与生产。
如,具有更高的加工效率和精度的专用机床、提高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程度的多工序自动机床等。
在过去的 25 年里,苏联在发展机床工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伊万·埃夫列莫夫曾担任机床制造部门负责人,后被任命为苏联工业委员会副主席,这一任命彰显了机床工业的重要性。
斯达汉诺夫工作者使用机床的事迹不断见诸报端,许多“苏联英雄” 都是机床操作员。
此后,苏联机床工业也正式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并首次拥有了一批整合的专业核心工厂。
二、
在苏联庞大而复杂的工业体系中,机床制造部犹如一颗心脏,为整个机床行业的运转提供着动力和支持。
在机床制造部之下,确定了八个主要管理部门:
即,磨料生产部门、锻造和冲压机械制造部门、重型机床工业部门、机床供应部门、机床制造配套产业部门、工具产业部门。
其麾下坐拥70 家与该行业相关的工厂,约 60 家工厂正在生产机床,并分布在苏联的不同地区,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机床生产网络。
在机床制造部的统一管理和协调下,各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共同推动着苏联机床行业的发展。
事实上,在苏联,20 世纪 30 年代之前,工程教育领域面临着诸多困境。
接受过系统工程教育并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数量极为稀少,犹如凤毛麟角。
这导致能够培养出合格工程师的技术培训人员数量十分有限,而且这些培训人员的资质参差不齐,教学设施也往往陈旧简陋,无法满足高质量工程教育的需求。
然而,尽管国内技术教育资源匮乏,国外的工程研究资料在苏联却相对容易获取。
其中,大量的美国技术期刊,以及美国各行业协会和产业的期刊,成为了苏联工程技术人员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
这些期刊不仅在苏联的各类学校广泛传播,成为学生们学习工程知识的重要参考资料,还在各工业企业、政府部门和工厂的图书馆中流通,供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查阅和学习。
为了弥补国内工程教育的不足,补充工程师的培训,苏联在 20 世纪 30 年代和战争期间,采取了一项重要举措……
——派遣许多工程师前往美国。
这些工程师表面上是以机床及其他行业的检查员身份前往美国,实际上他们肩负着更为重要的使命,那就是去观察美国生产设备的制造方法,学习美国先进的工程技术和管理经验。
这些被派遣的工程师大多理论知识丰富,但几乎都缺乏实践经验。
他们在美国工厂停留的时间通常不长,往往在参观了多家工厂后便返回苏联,随后又被其他苏联工程师接替,形成了一种类似轮岗制度的安排。
尽管大多数美国制造商同意苏联人进入他们的工厂,但也有许多情况是,他们出于对技术保密等因素的考虑,会阻止苏联工程师学习某些生产操作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工艺。
然而,苏联工程师在美国工厂的参观经历并非一无所获,大多数人回国时都带回了详细的笔记,这些笔记记录了他们在美国工厂的所见所闻,包括生产流程、设备布局、工艺参数、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宝贵的资料为苏联机床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促进了苏联机床制造技术的进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苏联的技术出版物主要由翻译自国外的文章组成,并且经常注明文章最初发表的美国或英国出版物来源。
这反映了当时苏联在技术领域对国外先进经验的依赖和借鉴。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技术人员在技术研发和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逐渐开始在技术领域崭露头角。
慢慢地,苏联技术人员撰写的文章开始增多,这标志着苏联在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正在逐步提升。
技术工人和工厂工人可以阅读国外技术出版物中的文章和照片,并且他们被鼓励将从中学习到的新方法应用到自己的工作中。
如果成功应用,他们可能会被授予 “斯达汉诺夫工作者”(突击工作者)的称号,甚至获得“苏联英雄”的评级,从而享有这些称号所带来的权利和特权。
一些成功应用的案例随后会在报纸和技术期刊上发表,并经常出现在苏联版的 “世界新闻”中。
作为苏联全国提高生产教育运动的一部分,那些生产超过定额,并在自己工厂中引入斯达汉诺夫工作法的工人,经常被派往其他工厂展示这些新方法。
在一家位于西伯利亚的机床工厂,一位来自莫斯科的斯达汉诺夫工作者展示了一种新的机床润滑方法,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减少机床部件的磨损,延长机床的使用寿命。
在他的指导下,该工厂的工人很快掌握了这一方法,机床的故障率明显降低,维修成本也随之减少,工厂的生产效率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虽然苏联在提高生产效率和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加强工业教育的运动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如果将大量的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并培养他们对机器和工厂的自豪感,就像对土地和牲畜的感情一样。
这又与美国、瑞士和德国等工业国家不同。
在这些国家,机械师会自觉地保持机器的清洁和良好运行状态,将机器视为自己的亲密伙伴和工作的得力助手,而苏联人却不太注重设备的维护。
许多苏联工人在操作机床后,不会及时清理切屑和油污,也不会定期对机床进行保养和检查。
这导致机床的故障率较高,使用寿命缩短,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此外,由于苏联机床行业起步较晚,没有像父子相传的技术传统。
在美国机床工厂,许多需要大量手工技巧的操作被视为珍宝,并代代相传。
一位美国老机械师可能会将自己几十年积累的机床操作技巧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儿子或徒弟,这些技巧和经验往往是书本上无法学到的,是经过无数次实践摸索出来的宝贵财富。
瑞士、德国在制造高品质精密机械时也是如此,精湛的工艺和技术在家族和师徒之间传承,不断发扬光大。
西门子一家然而,在苏联,机械工艺方面的世袭技能和成就感却很少见,人们更注重完成定额和指标。
工厂里的工人往往只关心自己是否能够完成当天的生产任务,而对于如何提高技术水平、改进工艺方法缺乏足够的热情和动力。
提高技术技能的另一个问题是,苏联工程师缺乏实际的车间经验。
在美国,工程专业毕业生通常会在工厂实习一段时间,从基层开始学习工作,亲身体验机床的操作、零部件的加工、生产流程的组织等各个环节。
他们在车间里与工人师傅一起工作,学习实际的生产技能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实践经验为他们日后的工程设计和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苏联的毕业生通常一开始就在工厂担任助理工头之类的管理职位,负责监督一个部门。
他们虽然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但由于缺乏实际的车间经验,在面对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难以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此外,和其他东方国家一样,苏联的工程师们也存在着一种观念,即担心从事体力劳动会丢面子,这种观念使得他们更加远离车间和实际生产,进一步阻碍了他们技术技能的提升。
这种将工程专业毕业生安排在管理职位的做法,还阻碍了有能力的工人的晋升。
许多在车间里工作多年、技术精湛的工人,由于缺乏学历和管理经验,很难有机会晋升到更高的职位,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工人学习技术和提高技能的积极性。
另一个困难是,许多被任命担任管理职位的政客没有技术背景,他们在管理工厂时往往只注重生产任务的完成和政治指标的达成,而忽视了技术创新和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这也对苏联机床行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尽管存在这些与技术改进相关的问题,但苏联无疑在机床制造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知识。
苏联的科研机构和工厂技术人员在机床设计、制造工艺、材料研发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果。
例如,在机床结构设计方面,苏联开发了一些具有特色的机床结构,能够满足特定的加工需求;在材料研发方面,苏联研制出了一些适合机床制造的新型材料,提高了机床的性能和耐用性。
然而,现代成品的制造要求公差越来越小,如今只允许千分之几的误差,而一代人以前的公差要求是千分之三到四。
这种对精度要求的大幅提高,对机床制造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苏联当时的机械师很难能与美国机床工厂的机械师竞争。
因为美国机床工厂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技术培训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培养出了大量高素质的机械师,在高精度机床的操作和维护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直到 20 世纪 20 年代末,苏联制造的机床种类非常粗糙,技术水平相对落后。
例如,大多数车床无法加工螺纹,也没有内置丝杠,这使得车床的功能受到很大限制,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车削加工,无法满足复杂零件的加工需求。
在 20 世纪 30 年代初,苏联意识到了机床技术落后的现状,开始试图对生产的机床类型进行现代化改造,并在这一时期推出了多种新型号,融入了一些更现代的国外改进技术。
为了获取国外先进技术,苏联采取了多种方式。
其中之一就是要求外国制造商在交付机床时,不仅要提供操作手册,在许多情况下还要提供详细的装配图纸,理由是运往苏联的机器在必要时能够得到维修。
然而,这些工作图纸成为了各部门或其研究部门的财产,很少提供给接收机器的工厂。
因此,研究机构拥有了基本图纸,能够以此为基础启动本国机床的现代化项目。在许多情况下,这些机构甚至直接采用了外国制造商的名称。
例如,在最近的一份技术出版物中,展示的一台新设计机器的照片,看起来几乎是美国普拉特·惠特尼的凯勒Keller铣床的精确复制品,只是在一些细节上做了微小的改动。
另一个例子是制造用于在汽车或拖拉机气缸体等部件上钻孔、铰孔和攻丝的专用生产机器。
战后,苏联非常重视硬质合金刀具的使用,这一举措导致切削速度大幅提高。
那些提高了机床速度的斯达汉诺夫工作者得到了全国性的宣传,事迹被广泛报道,成为了其他工人学习的榜样。
并且,所有工厂工人都被鼓励效仿这些先进工作者,提高机床的运行速度,以提高生产效率。
苏联还关注增加马力电机的安装,以便能够去除更多的切屑,提高加工效率。
然而,苏联工厂工人很晚才发现马力与每分钟去除金属立方英寸数之间的比例关系。
在美国,为了适应增加的马力和应力,需要对许多机床进行重新设计(增强机床结构),以确保机床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而在苏联,由于使用硬质合金刀具导致机床磨损加剧,加速了机床的折旧。
直到使用硬质合金刀具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苏联机床制造商才开始意识到需要对机床结构进行改进和优化,以应对刀具磨损带来的影响。
但这一过程需要时间和技术投入,短期内难以取得显著成效。
机床制造部管辖着几个研究机构,负责新型机床的开发和设计。
尽管美国机床工厂的工程部门,由于竞争压力,不断被迫重新设计和改进机床,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但在苏联,一种设计一旦被机床制造部批准用于生产,并分配给一个或多个工厂,就往往会固定下来。
通常,机床的使用者对分配给他们的机床类型几乎没有发言权,而这些机床有时可能并不适合相关工作。
例如,某工厂需要加工一种高精度的航空零部件,但分配给他们的机床精度无法满足要求,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废品率较高。
尽管苏联在机床设计方面可能仍会落后,但近年来,各类机床的设计数量有所增加。
1932 年,苏联只有 49 种不同类型和规格的机床,但 1950 年的计划要求生产 2300 种类型和规格的机床,这显示了苏联在机床多样化方面的努力和发展趋势。
苏联制造机床所需的材料主要包括铸铁、钢材,以及少量的铜、铅和其他有色金属。
铸铁和钢材是机床的主要结构材料,用于制造机床的床身、立柱、工作台等重要部件,这些部件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机床的精度和稳定性。
除了金属材料,还需要一些零部件,如减摩轴承、电动机、控制器、传动带和刮水器等。
据其他地方估计,美国机床行业需要消耗钢铁产量的 0.2%、1 马力及以上电动机和电气控制装置的 2.5%,以及减摩轴承的 2%。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苏联机床行业对材料和零部件的需求相对较大,这可能与苏联机床行业的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有关。
上述投入需求相对于苏联国内的总体供应量来说并不大。
苏联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能够为机床制造提供充足的原材料。
苏联唯一进口的投入品是橡胶,但对于机床使用而言,合成橡胶是令人满意的替代品。苏联在合成橡胶的研发和生产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能够满足国内机床行业对橡胶的需求。
维持当前产量水平所需的劳动力投入被认为较高。
据估计,苏联生产机床的工厂总共雇佣了 101,000 名工人;然而,美国生产相同数量的机床仅雇佣了约 60,000 名工人。
这一数据对比反映出苏联机床行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
苏联的工厂从事一些美国工厂不会涉足的生产活动,如生产农业零部件,这表明苏联工人的人均产量较低,也反映了苏联机床行业的相对效率。
苏联工厂的生产组织和管理方式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劳动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生产效率低下。
此外,苏联工人的技术水平和工作积极性可能也不如美国工人,这也是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
三、
根据一项工厂逐一调查的结果估计,1950 年苏联的机床生产设施生产了 67,236 台机床(误差在 10% 左右)。
其中,估计有 2000 - 5000 台是专用机床,其余为通用机床。
1950 年的计划要求生产 61,700 台通用机床和 12,300 台专用及多用途机床,总计 74,000 台。
因此,苏联在通用机床的生产上大幅完成了 1950 年的生产目标,但在专用机床方面未能达到目标。
专用机床的生产需要更高的技术水平和更复杂的工艺,苏联在这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技术瓶颈和生产管理问题,导致未能完成计划目标。
从历史数据来看,苏联机床生产呈现出一定的增长趋势。
例如,1946 年生产了 30,000 台机床(其中专用机床为 0 台),1947 年生产了 40,500 台(专用机床 500 台),1948 年生产了 51,000 台(专用机床 1,000 台),1949 年生产了 56,000 台(专用机床 2,000 台),1950 年生产了 64,700 台(专用机床 3,000 台)。
这一生产速度与美国和英国相当,美国和英国目前每年的机床产量都在 60,000 - 70,000 台之间,在国际机床生产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苏联约 80% 的机床生产是由机床制造部下属的工厂进行的。
二战前,机床生产主要由重型机械制造人民委员部负责,该部门的产量占总产量的 60%。因此,机床生产正呈现出向机床制造部集中的趋势。
这种生产集中化的趋势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的统一管理,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也便于技术研发和创新的集中推进。就地理分布而言,约 50% - 60% 的生产集中在中央工业区。
中央工业区具有较为发达的工业基础、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丰富的人力资源,这些优势为机床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不过,却并未按类别划分的机床生产计划,但美国却有。
苏联机床行业缺乏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扩张的潜在能力。
相比之下,美国的年产量为 60,000 - 70,000 台,在战争压力下,1942 年能够生产 307,000 台机床。
以此为标准进行比较,苏联为战争储备而储备的机床库存必然需要大量增加。
并且,苏联在机床库存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有效的库存统计和评估方法,对机床的使用寿命和更新周期没有明确的规划等。
机床库存的不足可能会在紧急情况下影响国家的工业生产能力和军事装备的生产,因此苏联需要重视机床库存的管理和储备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库存策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扩大生产规模,满足国家的战略需求。
虽然在机床操作中,对于使用哪种特定类型的设备常常存在分歧,但机床本身没有替代品。
机床作为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加工设备,在工业生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虽然某些由专用机床完成的工作,可以在通用机床上完成,但效率会降低。
例如,加工汽车发动机的气缸体,如果使用专用的镗床和铣床,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较高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而如果使用通用机床进行加工,不仅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工艺调整和加工操作,而且加工精度和效率也难以保证。
因此,机床的独特性和重要性决定了其在工业生产中的核心地位,任何试图寻找机床替代品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
战后苏联工业的恢复过程中,通过赔偿获得的大量机床虽意义重大,但数量过多难以吸收。
这些赔偿获得的机床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型号和规格各异,质量也参差不齐。
苏联库存中的这部分设备,其整体效用需打折扣,因许多拆卸的设备是二手的,且处于不同程度的失修状态。
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运输条件恶劣和装卸操作不当,这些机床遭受了粗暴处理,导致一些零部件损坏或丢失。
到达苏联后,又由于缺乏妥善的储存预防措施,机床在储存过程中受到了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潮湿、锈蚀等,再次造成了重大损失。
一些特殊部件在送达的工厂无法立即投入使用,需要进行大量的维修和调试工作,这不仅增加了工厂的成本,还耽误了生产进度。
此外,这些机床的分配也存在问题,不当分配导致设备被运往不需要的地区,而一些急需机床的工厂却无法得到足够的设备,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生产的不均衡。
据估计,1910 年 11 月至 19kh 年 12 月(此处可能存在时间记录错误,需进一步核实),苏联通过租借接收了约 55,000 台设备。
这一数字与同期苏联的产量相当,使得库存总损失仅为 13,600 台。
因此,租借设备与拆卸的机床共同构成了工业复兴的核心。
这些租借和赔偿获得的机床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苏联战后初期机床短缺的问题,为苏联工业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当前,苏联的机床园区有逐渐成为难题之源的迹象。
不当使用、不当润滑和维护、普通机床操作员技术水平低、斯达汉诺夫主义的压力以及大量在运行的外国机械(估计占总库存的 5% 以上)的合适替换零件供应不足,加速了折旧。
由于这些因素,且苏联使用设备的时间比美国更长,设备折旧更严重,当时的机床库存的更换将消耗新生产中越来越大的份额。
估计从约 600,000 台的低值到 Vonnesensky 估计的 1,300,000 台不等。约 100 万台的数字被认为大致正确。
相比之下,1969 年美国估计有 1,760,000 台机床库存。
而在苏联,获取机床替换零件长期以来一直是个问题。
战后时期,苏联生产的机床替换零件的生产并不顺利,广泛的设备标准化努力成效存疑。
虽然苏联意识到设备标准化对于提高替换零件的通用性和生产效率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推行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
不同工厂生产的机床在设计和规格上存在差异,即使是同一型号的机床,由于生产批次不同,也可能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别,这使得标准化工作难以全面推进。
更换零件问题的另一个不同之处是,目前苏联机器园区的一半以上估计是外国的,这些工具是通过进口、租借和赔偿获得的。
尽管从 1930 年起,在租借时期,苏联人经常要求用每台外国机床提供替换零件的完整库存,但通过维修获得的大量工具中的主要零件不包括替换零件。
因此,在苏联的外国机床上保存零件的问题是最困难的,并进口了成千上万的零部件。
如,轴承、齿轮、轴、丝杠、床身导轨、离合器和制动器、皮带轮和 T 型带、特殊电机和控制器、特殊螺钉、螺栓和衬套等。
这些商品中的一些是由苏联生产的,其他的是如此专业,以至于有必要从外国制造商或美国类似制造商那里订购。
由于越来越多的机床工具需要替换零件,苏联的备件问题也日益突出。
解决替换零件的供应问题,成了头号难题,这也导致大量机床因缺少零件而无法正常运行,进而影响苏联工业的生产效率和发展速度。
苏联的机床纵然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却也是问题诸多,且难以改善,也是导致如今的俄罗斯陷入无国产机床可用的窘境的根源。
正如那句有趣的话:“斯拉夫人花了300年才完成工业化,却过了30年就再次失去了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