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以来半岛局势突然变得紧张起来,在朝韩两国的针锋相对之下,战争的风险已经越来越大,为此朝鲜在短短2天的时间里新增了140万的兵力,这是否意味着朝鲜现在已经打响了战争的信号?
在半岛局势快速升温的情况下朝鲜新增140万兵力朝鲜谴责了美国在朝鲜半岛周边派遣核资产的行为;10月9日,朝鲜突然宣布将切断所有和韩国相连的公路和铁路;10月11日,朝鲜谴责了韩国派出无人机侵犯平壤领空的行为;10月12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警告如果韩方再犯此类错误将采取强有力的报复行动;10月13日朝鲜宣布已向前线部队下达了做好射击准备的命令;10月14日-15日,朝鲜全国有140万人报名参军和复队。
从这一时间线来看,半岛局势的急剧变化也就是这几天开始的,特别是韩国方面的无人机挑衅,在10月11日之前韩国多次出动无人机飞到朝鲜上空投放反朝传单,最近的一次甚至飞到了朝鲜劳动党中央本部大楼的上空,已经对朝鲜造成了严重的军事威胁,为此遭到了朝鲜方面的严重警告。不过对于朝鲜方面的警告韩国并没有当回事,否认了无人机是韩军所为之外,还声称如果朝鲜对韩国国民安全造成危害的话,将终结朝鲜政权;也正是韩国方面的无视警告,才让朝鲜做出更进一步回应,要求前线部队做好射击准备。
到了10月15日,朝韩双方的关系更加剑拔弩张,在这一天朝鲜在军事分界线以北方向炸毁京义线和东海线部分道路,韩国则在军事分界线以南地区开火进行应对射击,以此来对朝鲜进行警告。
双方目前并无发生正面军事冲突的打算不过朝韩双方的行动算是意料之中但又意义不同寻常,对于当前的局势而言还算是总体可控,双方爆发正面军事冲突的可能性极小。只要浏览过去几年间的的消息就能知道,朝韩关系的不和已经持续好几年了,特别是在尹锡悦担任韩国总统之后,韩国战略的转向导致双方关系急剧恶化。
此前朝鲜对于南北统一还存有一定期望,因此之前还将韩国当做同一民族,但从去年年底朝鲜就改变了说法,已经将韩国当做了一个敌对国家,而针对一个敌对国家封锁边境是必然的,因此朝鲜在10月9日宣布的切断和韩国相连的铁路和公路也不是突然的,而是从今年年初就有行动了。
在年初的时候就能发现朝鲜在边境地区布设地雷,并将之前缓冲区域建立的设施拆除,现在摧毁这些公路和铁路只是“要塞化”的关键一环;本次摧毁的京义线对于朝韩双方有着很深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该线不但是两国陆地连接的一条主要通道,还是之前朝韩关系的一种象征;在世纪初的韩国前总统卢武铉正是通过该线进入朝鲜,是当时朝韩关系改善的一个象征,现在朝鲜炸毁这条线路,意味着朝鲜否认了之前的历史,是实现将韩国当做敌国的重要象征。
但这种炸毁又是将事态控制在了一定范围内的,早在炸毁京义线的前一天朝鲜就在此地布设了掩体,韩国方面也是早就知晓了朝鲜的意图,是知道朝鲜接下来的动作,并且朝鲜方面炸毁的朝鲜境内的京义线,并没有对韩方公路进行摧毁。
韩国无人机空投的反朝宣传单
目前的朝鲜和韩国双方在军事冲突上都显得很谨慎,并没有爆发延坪岛炮战、天安舰事件这样的严重擦枪走火,韩军针对朝鲜的爆破行动表示“并没有对韩军造成损失”,在向朝鲜派遣无人机一事上也始终没有承认;朝鲜方面下达的射击准备也是“发现额外挑衅时立即歼灭敌人特定目标”。从双方的表态来看,无论是朝鲜还是韩国实际上都不想爆发一场全面冲突。
如果韩国继续发起挑衅行动,半岛战争的爆发也并非不可能朝韩双方的这种斗争实际上由来已久,特别是在尹锡悦上台后绑定了美国之后,这种军事斗争就更加的频繁了,原本韩国方面从军事实力上来看是并不如朝鲜的,因此绑定了美国之后获得了美国大量的支援,美国出于亚太战略的需求也部署了大量的核资产在周边;也正是在这时朝鲜方面的导弹技术突飞猛进,高超音速导弹、洲际弹道导弹的试射层出不穷,形成了对美韩的一种威慑。
本次朝鲜140万人报名和复队,和俄乌冲突中的征召入伍上前线不同,这新增的百万人更多的只是一个字面意义上的象征,在2023年的时候,面对美韩举行的“自由之盾”联合军演,朝鲜在3月17日一天的时间里就有80万人报名和复队;现在朝鲜公布140万人这个数字,也并不是代表已经有140万人入伍上战场,而是代表朝鲜有这个动员能力和水平。更何况,百万人的突然入伍对于朝鲜的后勤压力考验也极大,在过去几年间朝鲜的军工水平虽然发展迅速,但在粮食等产量上并不乐观。极度依赖粮食进口和援助的朝鲜突然新增百万大军,在后勤上很难解决这一难题;要知道即便是俄乌冲突中的俄军,在一开始动员20万兵力的时候后勤都出现了很多问题。
不过从另一方面讲,朝鲜这140万人的报名和复队,也展示了朝鲜对抗外部侵略和威胁的决心,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下,朝鲜有足够的决心和魄力发起一场反侵略战争。1953年双方在板门店签订的只是停火协议而不是和平协议,朝鲜随时能够重新开火。能控制乌克兰战场节奏的美国,可控制不了半岛战场上的节奏,有着大量远程导弹的朝鲜,一旦被点燃了这个火药桶,那么这场战争什么时候结束就不是美韩说了能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