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
济南市城市管理局
济南市气象局
关于印发《2025年济南市飘絮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区县(功能区)园林和林业绿化部门、城管部门,各有关单位:
《2025年济南市飘絮治理实施方案》已经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市城市管理局、市气象局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 济南市城市管理局 济南市气象局
2025年3月28日
2025年济南市飘絮治理实施方案
为全面做好2025年杨柳、悬铃木飘絮治理工作,有效治理飘絮问题,提升城市环境质量,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对济南主城区及城区外围飘絮重点区域内9.1万株杨树(雌株)、3.2万株柳树(雌株)、12.3万株悬铃木分类施策,分区治理。其中,对主城区(G35济广高速公路济南段、G3京台高速公路济南段、G2001绕城高速公路南线、G2京沪高速公路济南段绕城高速以内范围)3.5万株杨树(雌株)、1.7万株柳树(雌株)精准发力,重点治理,显著降低市民生产生活影响;建立联防联控联治机制,成立飘絮治理“联治机动队”,组织各有关部门、单位对城区外围飘絮重点区域5.6万株杨树(雌株)、1.5万株柳树(雌株)开展联动治理,最大限度控制飘絮入城,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
二、主要任务
以济南主城区为重点,将城区外围飘絮重点区域同步纳入治理范围,编制《济南市杨柳飘絮综合防控技术规程(试行)》,从“引、防、建、换、治”五方面入手,加大飘絮治理工作力度。长清区、章丘区、济阳区、莱芜区、钢城区、平阴县、商河县、市南部山区及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参照本方案执行。
(一)引,全过程加强宣传引导。加大杨柳、悬铃木飘絮治理工作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官网官微、科普基地、园林驿站等宣传矩阵,多渠道科普柳树作为市树已成为济南城市文化的一部分,杨树作为主要乡土树种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宣传全市园林和林业绿化系统及相关部门单位治理飘絮问题的各类举措,引导市民正确理解、支持飘絮治理工作,营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共识。坚持采取12345市民热线三方通话办理模式,提高办理效率,积极做好各渠道反映飘絮问题的处理工作,主动发声,正面回应,避免重大舆情发生。
(二)防,进一步做好飘絮测报。各区县(功能区)飘絮治理工作组要合理设置监测专员,实现主城区范围及城区外围飘絮重点区域飘絮监测全覆盖;监测专员要严格按照《济南市杨柳飘絮综合防控技术规程(试行)》要求,加强飘絮监测,为飘絮治理提供支持;市局同步对主城区140余处絮源分布区域进行跟踪监测,并掌握城区外围飘絮重点区域飘絮发生进展情况,为各区县精准治理提供科学指导。各级园林和林业绿化部门要结合防治工作,进一步摸清杨柳雌株、悬铃木具体数量及存在区域,明确标记并登记备案,为完善全市园林绿化资源一张图辅助管理决策系统中飘絮治理模块提供翔实数据材料。
(三)建,从源头进行飘絮控制。注重长期规划与近期效果结合、生态优先与环境宜人并重,严控杨柳(雌株)、悬铃木等飘絮树种比例,调整优化现有绿化结构,源头减少飘絮产生。凡新建绿化工程,严把设计、施工、监理关,从树种使用上防控飘絮。设计原则以配置无飘絮树种为主,慎重选用杨柳树、悬铃木;滨水绿地、泉水特色标志区、城区外围防护林及生态隔离带等确需栽植杨柳的,宜选用雄株,悬铃木宜选用少球无叶毛新品种;施工过程要严格监理,建立杨柳、悬铃木树木档案,为下一步飘絮治理奠定基础。
(四)换,更换现有飘絮树种。重点针对市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居住区、背街小巷、单位庭院、河道、山体公园等范围内的飘絮树木,按照先急后缓原则分批次进行树种更新,同步做好手续审批、事前公示等工作;充分结合轨道交通建设、市政道路改造、雨污分流项目、道路绿化景观提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街角公园建设等工程项目,对工程项目范围内的枯死、病弱等老化杨柳树、悬铃木进行逐步更新,换用无飘絮树种。
(五)治,采取有效措施精准治理。严格按照《济南市杨柳飘絮综合防控技术规程(试行)》要求,采取监测预报、合理修剪、树冠喷淋、洒水抑制、及时清扫等多种措施,突出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防治,进一步巩固主城区飘絮治理成效。坚持联防联控联治,针对奥体中心、山东大厦、南郊宾馆、大明湖周边等主城区范围内20大片区32个重点路段(区域),各区县(功能区)园林部门、各相关单位要在飘絮高峰期加强治理力度,必要情况下安排专人联合养护单位、物业公司等开展24小时联动治理,确保治理效果;针对城区外围飘絮重点区域,由各区县(功能区)飘絮治理工作组协调指导督促开展飘絮治理,在飘絮高发期间充分发挥“联治机动队”作用,由市飘絮治理工作推进小组统一指挥调配,对城区外围飘絮重点区域协助开展集中联动治理,严控飘絮入城。
三、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牵头成立由城管、气象等部门参与的市飘絮治理工作推进小组,统筹指导协调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各区县(功能区)园林绿化部门、城管部门要成立由分管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和街道办事处参与的杨柳、悬铃木飘絮治理工作组,制定飘絮治理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措施,落实责任单位,加强与自然资源和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水务、交通运输、黄河河务等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协作,切实推动飘絮治理工作扎实开展。
(二)完善治理机制。各区县(功能区)飘絮治理工作组要制定飘絮治理应急预案,重点落实飘絮高峰期指挥调度、人员分配、车辆调拨等责任,畅通联络机制,确保重点时期能集中力量有效治理重点区域的飘絮问题;按照职责进一步完善以路长制为核心的共治体系,将杨柳飘絮问题纳入《城市治理路长制问题清单》,对杨柳飘絮发生情况实施动态监控,收集群众反映的集中爆发问题,跟踪组织相关单位进行治理;落实行政区划分割管理,统筹辖区内居住区、单位庭院(学校)等杨柳、悬铃木飘絮治理工作,构建横到边、纵到底,目标明确,职能到位,责任到人的全覆盖治理体系;运用好城市绿化——绿化监督管理系统,发挥好数字平台点位确定准、信息共享快、治理效率高等优势,实现飘絮“监测-预警-处置”闭环管理;建立区级巡查制度,加强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加大资金投入。各区县(功能区)要加大资金投入,根据网格化要求,做好飘絮治理机械设备、物资储备,加强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高防治效能,保障飘絮治理工作快捷有效开展。要针对杨树、悬铃木等高大树木,配备一定数量的高射程高压喷淋、喷雾设施,要针对飘絮治理作业车辆无法进入的老旧社区、小区,督促办事处、居委会配备小型作业车辆、手持高压水枪等设施设备,做好配合治理工作。
(四)强化技术支撑。市飘絮治理工作推进小组成立技术指导组,密切关注天气状况,跟踪观测杨柳、悬铃木飞絮发生、发展进程,监测飘絮情况,划分飘絮浓度等级,与市气象局密切合作,将飘絮预报与天气预报同步发布,及时提醒市民做好防护,加强对相关人员开展监测、治理业务培训,指导治理工作;建立专家咨询决策机制,为各区县(功能区)解决杨柳、悬铃木飘絮等重大问题提供技术支持。
附件1
2025年城区及城区外围飘絮重点区域飘絮治理责任分工表

附件2
2025年飘絮治理主要絮源分布情况统计表


附件3
2025年飘絮治理20大片区32个重点位置分布情况统计表


更多详情点击:↓
http://jnly.jinan.gov.cn/art/2025/3/28/art_38938_4779563.html
来源: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官网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编辑 姜之贤
又来大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