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哪吒2》票房“爬不动了”,也有人感慨它“强弩之末”,甚至断言:“榜首无望,这片子没热度了!”这话说得,就好像一个跑完马拉松的冠军选手,冲过终点时喘了口气,你就非要嘲笑他“体力不行”?

别急着下结论,来看看数据:上映35天,总票房高达145.5亿元,稳稳跻身全球影史票房榜前七!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到的成绩,放眼整个亚洲电影市场,这已经是前无古人的奇迹!
但奇怪的是,舆论风向突然一变——明明是“亚洲电影的巅峰盛宴”,怎么就成了“江郎才尽”?明明是“华语动画电影的里程碑”,为何却有人唱衰?如果连“全球前七”的成绩都要被嘲笑,那是不是连高考第七名的孩子,也得被家长一顿数落?

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哪吒2》究竟经历了怎样的票房传奇?又为何会从“全民追捧”到“被唱衰”?
哪吒2的逆袭传奇,一部电影如何点燃举国热情?▌35天145.5亿:票房狂飙,全球震撼!
《哪吒2》上映后,票房一路狂飙,首日开局4.7亿,首周破30亿,30天突破140亿……每一天的增长,都是国漫电影历史的新纪录。曾几何时,华语动画电影只能在小圈子里自嗨,而如今,《哪吒2》已经站在了世界电影的最高领奖台之一,与好莱坞超级大片掰手腕!

这可不是“运气好”三个字能解释的。
这背后,是全国观众的热情支持,是全网的口碑发酵,是影迷自发的二刷、三刷,更是“国潮动画”崛起的大势所趋。《哪吒2》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场文化自信的狂欢!
▌为何票房放缓?别忘了,孩子们开学了,打工人归位了!
但最近几天,《哪吒2》的日票房下降到2000万左右,立刻有人跳出来说:“这片子不行了!”

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要知道,现在正值3月,春节档早已结束,学生们都背上了书包,家长们的工资条也快见底了,打工人重新投入社畜生活,谁还有时间天天跑电影院?这不是电影“没热度”,而是“观众没时间”!
电影市场是有周期性的,春节档的红利期已过,后劲稍显乏力是正常现象。换句话说,就像一个学生在期中考了年级第一,结果到了期末只考了第七,你能说他退步了吗?别闹,第七名也是全校佼佼者啊!

▌全球影史前七,亚洲之巅!为什么还有人唱衰?
在所有好莱坞大片横行的时代,《哪吒2》硬生生杀入全球影史票房榜前七,这已经是国漫的最高光时刻!但有些人就是喜欢“鸡蛋里挑骨头”——
“你怎么不是全球第一?”
拜托,全球前七已经是前无古人!亚洲电影过去谁敢想象能到这个位置?
“票房下滑了,你看没热度了吧?”
票房总量145.5亿,还不够炸裂?35天的长线热度,已经超过无数好莱坞大片了!

“都是情怀加持,电影本身一般。”
那为什么大家愿意为“情怀”买单?能让无数观众自发去支持的电影,恰恰证明了它的价值!
真正的强者,不是短暂的爆火,而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哪吒2》不仅创造了票房奇迹,还塑造了一个文化现象,让国漫走向世界,让华语电影自信登顶!
国漫的下一步在哪?观众应该如何看待?今天,我们见证了《哪吒2》的辉煌,也目睹了它遭受的非议。事实上,这样的故事在华语电影史上屡见不鲜——曾经的《流浪地球》被唱衰,如今却成了中国科幻电影的金字招牌;曾经的《战狼2》被质疑,如今稳居国产票房冠军;曾经的《哪吒1》不被看好,如今成了现象级IP。

所以,对于《哪吒2》的讨论,不应该停留在“票房下滑就是凉了”这种肤浅的认知,而应该思考:这部电影给国漫带来了什么?未来国漫该如何更进一步?
网友们的看法也很精彩:
✔ @电影发烧友:“35天145.5亿,这个成绩已经炸裂了,还能说人家不行?”
✔ @职场打工人:“春节看完哪吒2,现在已经被老板折磨得没空二刷了,理解理解!”
✔ @影评人老王:“全球前七的成绩,华语电影之光!但希望未来国漫在剧本和世界观上更进一步。”

专家建议:
国漫未来要突破天花板,必须在国际市场进一步拓展。目前票房依赖国内市场,未来可以考虑更全球化的营销策略。
IP延续至关重要。哪吒系列已经建立了强大的品牌,接下来如何延续这个IP,将决定其长期影响力。
内容创新+工业化升级。不能只靠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未来国漫在剧本打磨、制作技术等方面仍需提升。

有人说,《哪吒2》已经“强弩之末”;也有人说,它只是“顺其自然”。但无论如何,它已经成为国漫历史上最璀璨的篇章之一。未来如何发展,既看市场趋势,也看观众的支持。
你怎么看《哪吒2》的票房走势?你觉得未来国漫该怎么做?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