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进庙喊和尚“秃驴”,小和尚只回4个字,让他面红耳赤

历史微有趣啊 2025-02-07 15:32:52

大诗人苏轼曾在一次游历中,结识了佛印和尚。这位佛法高深而又不拘小节的得道高僧,成为了他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支柱。

一次,苏轼心血来潮,决定再次拜访佛印和尚。然而,当他推开金山寺大门时,看到四周一片宁静,他便如往常一样,叫喊了一声“秃驴何在?”这一声喊,一时之间震撼了周围的僧众,十几双眼睛齐刷刷地向他投来了疑惑的目光。

在佛印和尚之前,苏轼早在京都就曾听说过这位高僧的大名。佛印和尚不仅佛法高深,而且性格颇为洒脱与幽默,这让苏轼颇具认同感。与此同时,苏轼还曾有过与佛印的一次幽默过招,至今让他记忆犹新。当年,两人初次相见时,苏轼直截了当地问道:“大师,你看我像什么?”佛印淡然答道:“我看你像一尊佛。”苏轼得意洋洋地反驳:“我倒看你像一堆粪!”佛印丝毫不见恼怒,只是笑了笑,并未做过多回应。后来,苏轼的妹妹指出这段对话的玄机——“相由心生”。此后,苏轼对佛印的境界越发敬佩,两人也逐渐成为无话不谈的至交好友。

然而,苏轼这次的喊声无意中冒犯了寺中的年轻僧人,对于“秃驴”这一称呼,多多少少带有几分轻蔑。不料,有位小和尚走了过来,淡定地指着寺庙东边的山坡,回了四个字:“东坡吃草”。苏轼闻言,顿时愣住,脸上露出难得的羞愧之色。这四个字不仅巧妙地回应了“秃驴”的戏称,还含蓄地让苏轼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不妥。

两人之间的机智交锋,正是出于对彼此的了解和尊重。佛印虽然为僧人,但他对世俗人情拿捏得游刃有余,苏轼则在他的引导下逐渐看破世事的浮华。每次苏轼去寺庙找佛印,总能发生一些妙趣横生的对话,这些对话常常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给他带来了不同的思想火花。

有次,苏轼与佛印同游西湖,看到岸边一只饥饿的狗在啃食骨头。苏轼戏谑地说:“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听罢,泰然自若地将苏轼的诗扇投入湖中,并答道:“水流东坡诗(尸)。”这种有趣的对话,使得这次旅途充满了欢乐,也让苏轼在无形中领悟到了更多智慧。

另一次,苏轼心情甚好,自以为在佛法上有所精进,便写信告诉佛印自己已达“八风吹不动”的境界。佛印回信简单明了,只写了两个字:“放屁”。苏轼愤而来到金山寺理论,却看到门上张贴的纸条:“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瞬间,他明白了自己的虚妄,被佛印一句“屁”点醒,认识到了所谓“八风不动”只是自己一厢情愿的自以为是。

这些智斗与幽默不仅展现了苏轼和佛印的友谊,也贯穿了苏轼的生活。在一次争论中,苏轼将心爱的玉带输给了佛印。那日,他刚走进金山寺,就打断了佛印的讲经,而佛印却颇具风度地让他稍候片刻。苏轼却不依不饶,意图坐佛印的位置。佛印见状提出,如果苏轼能解开一个迷题,便让他如愿。问题是:“四大皆空,你坐何处?”苏轼苦思无果,只得认输,将玉带留下作为报答。

人生多风雨,蜕变需修行。几经沉浮的苏轼,早已体会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从追逐功名利禄,到最终选择归隐田园,在佛印的影响下,他逐渐放下执念,体会到了内心的平静。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