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什么派郑和下西洋?后来为何又叫停?真是因为劳民伤财吗?

大城小事 2024-12-14 13:15:58

1405年,明成祖朱棣下令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下西洋,这一壮举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令人费解的是,这一伟大的航海事业为何在郑和去世后戛然而止?

真的是因为劳民伤财吗?

1381年,朱元璋派遣傅友德、蓝玉和沐英率军征讨云南的残元势力。

这场战役中,明军势如破竹,仅用了半年时间就平定了云南全境。

战后,沐英奉命留守云南,傅友德和蓝玉则带着俘虏班师回朝。

在这批俘虏中,有一个名叫马三保的孩子,原本是贵族子弟,但落难后被净身,沦为阉人。

命运似乎对马三保格外垂青。

他随明军到了南京后,因其聪明伶俐,很快被招入皇宫做了宦官,后来又被派往北平,成为燕王朱棣的近侍。

1399年,朱允炆的削藩政策激怒了朱棣,朱棣愤而造反。

马三保作为朱棣身边的工作人员,自然也被卷入了这场战争。

在郑村坝之战中,马三保向朱棣提出了关键性的建议,帮助朱棣大败李景隆。

战后,朱棣赐名“郑和”给马三保,视其为心腹。

从此,马三保改名为郑和,成为了朱棣最信任的人之一。

1402年六月,靖难之役以朱允炆失踪,朱棣登基为终结。

战后,朱棣对追随自己的文武功臣都给予了重用,郑和也不例外,被封为内官监太监,成为当时最有权势的宦官。

郑和的命运并未就此止步。

1405年,朱棣交给郑和一项光荣的使命——带领船队下西洋,宣扬大明国威,同时寻找建文帝的踪迹。

为什么朱棣会选择郑和呢?

一方面,郑和的业务能力极强,能文能武,有管理经验和战斗经验,综合素质不逊色于朝中的大多数官员。

另一方面,郑和是朱棣的心腹,派他下西洋不用担心他会反水。

朱棣深知,派一个大臣去,虽然能力可能更强,但忠诚度却无法保证。

如果找到建文帝,大臣可能会临阵反水,拥戴建文帝在海外占地为王,这对朱棣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1405年五月,郑和督办的下西洋准备工作基本完成,六十二艘巨大的海船先后下水。

其中最大的一艘是郑和的宝船,船长151.18米,宽61.6米,船上有四层,9桅可挂12张帆,锚重几千斤,要动用二百人才能启航,最多可容纳数千人。

宝船主要用于指挥、使团人员的运输,以及装运宝物和贡品。

此外,郑和还建造了一百多艘小船,用于运粮、作战、居住,甚至还有专门运马的船。

这些船只组成了一个庞大的舰队,宛如今天的航母编队。

1405年六月,郑和率领这支由200多艘海船和2.7万余人组成的庞大舰队从刘家港出发,开始了持续二十八年的七次下西洋之旅。

同年八月,郑和率船队抵达爪哇岛。

当时,爪哇正处于内战状态,西王灭了东王。

郑和不知情,派人上岸进行贸易,结果船员们被西王的属下误认为是东王的军队,导致170人全部遇害。

事件发生后,郑和保持冷静,没有贸然兴兵报复。西王遣使解释误会,使者见到郑和船队后,回去大肆渲染,说明朝战舰如同巨人一般,船上的风帆甚至将海水映成了红色。

西王大呼捅了篓子,连夜派使者到明朝谢罪。

朱棣得知此事后,一面称赞了郑和顾全大局的行为,一面狠狠地教训了爪哇使者,并要求西王赔偿六万两黄金的抚恤金。

六万两黄金对明朝来说并不多,但对爪哇来说却是一笔巨款。

西王掘地三尺,只凑出了一万两黄金。

使者带着这一万两黄金到南京请罪,希望朱棣能减免。

朱棣知道爪哇小国寡民,肯定凑不出六万两黄金,便让使者回去带话,如果再有此类事件发生,大明必然派兵攻打,安南就是你的下场!

看到安南的下场,爪哇西王冷汗直流。

这件事后,爪哇在南海的霸权体系瓦解,而明朝则在东南亚建立了新秩序。

许多原本向爪哇进贡的东南亚小国纷纷向明朝进贡,如统治加里曼丹岛北部的脖泥国王亲自率队到南京朝贡,表示愿意归附明朝。

处理完爪哇事件后,郑和率队继续前进,先后经过苏门答腊、满刺加、锡兰等地,与西洋各国交流联系,并开展贸易活动。

这些国家的统治者见识到郑和船队的规模后,无不惊掉下巴,纷纷派出使者,跟随郑和船队航行,准备去南京向朱棣朝贡。

1407年,郑和带着贸易得来的物品和各国的使者,到达了此次航行的终点——古里。

古里是印度半岛西南端的一个重要中转站,郑和来到这里有两个目的:一是为未来的第二次下西洋打前站,二是向当地的统治者发放委任状。

几年前,古里的统治者曾派使者到明朝朝贡,并向明朝称臣。

趁着下西洋的机遇,朱棣让郑和带着诏书,正式册封古里统治者为国王,并赐予印诰等物。

办完大事后,郑和在当地起建碑亭纪念,碑文称古里国“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嗥同风,刻石于兹,永示万世”。

在船队返回中国的途中,旧港广东侨领施进卿向郑和报告,称马六甲一带的海盗头子陈祖义甚是豪横,连明朝的船只也不放过,希望郑和能出兵解决陈祖义。

陈祖义是广东潮州人,洪武年间举家下南洋,跑到三佛齐的渤林邦国,在国王麻那者巫里手下当上了大将。

麻那者巫里死后,陈祖义召集了一批海盗,自立为王,成为渤林邦国的国王。

郑和早有耳闻,但由于有任务在身,之前并未出兵打击。

现在任务已完成,且旧港当地华侨又主动求助,郑和决定收拾陈祖义。

得知郑和要来收拾自己,陈祖义自知惹不起,便一面派人用诈降麻痹郑和,一面召集大批海盗,准备趁明军不备,突袭郑和的旗舰。

陈祖义的计划相当不错,但终究小看了郑和。

郑和命令船队偃旗息鼓,做出毫无防备的假象。

陈祖义以为郑和上当,指挥二十余战船,五千多海盗向明军发动突袭。

结果,当海盗们进入明军的伏击圈后,明军突然杀声四起,火炮齐鸣。

陈祖义大呼不妙,急忙指挥部队突围,但为时已晚。

训练有素的明军水师行动迅速,将陈祖义的船队分割包围。

最终,五千海盗被全歼,陈祖义也被明军俘虏。

1407年九月,郑和押着陈祖义回到南京,受到了朱棣的热烈欢迎和接见。

朱棣对郑和的工作完成情况很满意,当即安排郑和第二次下西洋。

随后十多年,郑和又先后五次率领船队下西洋。

时间分别是1407年九月至1409年夏、1409年十一月至1411年六月、1413年十一月至1415年七月、1417年五月至1419年七月、1421年秋至1422年八月。

第六次下西洋后,郑和筹划第七次下西洋,但还未成行,朱棣病死。

1424年八月,新君明仁宗朱高炽采纳户部尚书夏原吉的建议,停罢下西洋。

持续了十七年的下西洋也就此暂告一段落。

从第二次下南洋开始,郑和在海外设立了多个军事据点。

例如,干掉陈祖义后,明朝在旧港设立旧港宣慰司,首任旧港宣慰使便是恳请郑和打击海盗的华侨施进卿。

旧港宣慰司设立后,郑和又陆续在马六甲海峡的满刺加、苏门答剌,南亚的榜葛剌,南印度的古里等地设立“官厂”。

这些“官厂”有城楼、驻军、仓库、税务关卡,还有常驻的宦官。

大的“官厂”常驻几万人,小的也有几千人。

这些“官厂”不仅有军事据点的性质,还带有殖民的意味。

例如,天定岛盛产沉香,但土著不懂如何采集。

郑和每次下西洋经过此地时,就会留下大批官兵去山里采沉香,等船队回程时再接走官兵和沉香。

值得注意的是,葡萄牙人后来在印度的古里设立殖民点时,所建的城堡就是在原先明朝留下的“官厂”废墟基础上重建的。

明朝的“殖民”与后来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并不一样。

西方的殖民大体可以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西班牙、英国的美洲模式,特点是土著人口少,殖民者完成种族灭绝后,向殖民地大规模移民,殖民地严格受到宗主国的管控;另一种是葡萄牙、荷兰的亚洲模式,特点是土著人口多,殖民者无法彻底征服,只能寻求与土著和睦相处,殖民地受宗主国的管控力度较轻。

明朝在海外设立的军事据点,介于这两种模式之间,颇似今天的美国。

美国在海外建基地,派军队常驻,名义上不干涉各国内政,实际却是不服就揍。

当年的明朝也是如此。

通过下西洋,郑和打通了东西方的海上商路,为明朝带来了巨额财富。

明朝的铁器、瓷器、丝绸、农具、漆器、雨伞、书籍、土帛布、樟脑、大黄、柑桔、肉桂、茶叶、米、谷、豆等特产源源不断地售往海外,换回了明朝稀缺的胡椒、香料、黄金、白银以及各类奇珍异宝。

据田培栋先生的估算,郑和七下西洋总计为明朝赚回了黄金七十二万七千四百余两,白银一千二百七十六万四百余两。

这个推算依据来自《明宪宗实录》的记载。

永乐年间,通过郑和下西洋的吸金,皇宫内库贮备了大量金银。

四十年后,至明宪宗在位时,因为停罢下西洋,收入锐减,加之皇帝的各项赏赐,皇宫内库库存几尽,只剩下白银240万两。

《明宪宗实录》只是记载了金银储备,还不包含郑和从海外带回来的胡椒、苏木,以及奇珍异宝等实物的价值。

拿胡椒来说,原产地一百斤胡椒才卖一两银子,郑和从苏门答剌采购胡椒回明朝后,一百斤要卖到二十两银子,价格暴涨二十倍。

虽然后来随着郑和带回来的胡椒越来越多,导致胡椒价格一路下降,最后缩水近一半,但胡椒在明朝一直是紧俏货,不愁销路。

由于不愁卖,朱棣在国库空虚时,一度将胡椒以折俸的方式发给官员,当作官员的工资。

这种做法引发了官员们的不满。

郑和下西洋之初,一百斤胡椒在明朝可以卖到二十两。

后来随着郑和船队的大量进口,胡椒价格下跌至一百斤十两。

既然价值缩水了,朱棣用胡椒给官员折俸时就该补差价,发两倍分量,保证官员不吃亏。

但朱棣不仅不给员工友情价,反而还以高于市价,也就是一百斤二十两的价格卖给官员们。

试问,此举与克扣工资有何区别?

朱棣是马上天子,杀人不眨眼,官员们不敢埋怨他。

但郑和算老几?

怼郑和,大家还是敢的。

朱棣死后,官员们不再忍耐,纷纷开喷。

朱棣死后,明仁宗即位。

明仁宗没有朱棣的武功,他即位时,外有鞑靼犯境,内有汉王朱高煦窥伺皇位。

他的皇位很不稳。

因此,明仁宗要想维持统治,就必须依靠官僚,尤其是依靠夏原吉等三朝老臣。

所以当一班老臣组团反映问题后,明仁宗也就暂时停止了下西洋。

郑和也被派到南京养老。

1425年五月,明仁宗病死。

五年后,夏原吉也病死。

随着明仁宗和夏原吉的先后去世,明朝内部反对下西洋的势力和声音也骤然减弱。

在明朝停止下西洋的六年间,海外诸国与明朝的关系渐渐疏远,很多国家觉得明朝不复往日的荣耀,前来北京朝贡的使者越来越少。

当时在位的皇帝是明宣宗朱瞻基,他见过永乐年间万国来朝的辉煌盛事。

想当年,爷爷在位时,大明是什么景象。

现如今,大明在自己手上却不断收缩,放弃了奴儿干都司,放弃了越南,就连西洋小国也不再来拜码头。

如此萧条景象,让宣宗无法忍受。

因此在1430年六月,明宣宗决定重启下西洋,告诉那帮势利眼——你大哥依旧是你大哥。

得知又可以出海了,此时已经被闲置了六年之久的郑和喜出望外。

1430年十二月,郑和率船队第七次出海。

临行之前,郑和心中充满了惆怅和喜悦,又要离开大明,前往异国的彼岸了。

但让郑和想不到的是,这次下西洋,是他的最后一次。

他将客死他乡,永远也无法亲眼看到故乡了。

1433年,郑和率船队在返航途中病故于印度古里。

郑和死后,船队由太监王景弘率领,于同年七月初六返回南京。

后来,由于找不到合适人选,明宣宗也没有再安排人下西洋。

1435年正月,明宣宗病死。

宣宗死后,即位的明英宗年幼,实际主政的张太皇太后非常尊重文官。

在文官们的影响下,明朝又一次暂停了下西洋。

第七次下西洋后,明英宗亲政和明宪宗在位期间,英宗和宪宗又两度想重启下西洋。

但因为朝内阻力重重,最终明朝的下西洋也被彻底终止。

为什么此后的明朝皇帝不再下西洋了呢?

一方面,像郑和这样文武双全的宦官,此后再也找不到了。

下西洋是一项科学且严肃的大工程,郑和能办好这件事,不代表其他人也可以。

想想看,让王振、刘瑾之流带队下西洋,能成功吗?

这与带着大家喂鲨鱼有什么区别?

至于派官僚带队,想都别想,皇帝是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的。

另一方面,土木堡之变后,皇帝在与官僚集团的较量中,渐渐落于下风。

而官员们在停罢下西洋后,通过走私贸易,很多人发了大财。

其实不只是官员,当时的藩王、太监、缙绅、胥吏、商贾,很多人也在走私贸易中分得了红利。

如明孝宗弘治二年爆出的安远侯柳景走私案。

身为广东总兵的柳景派自己手下的军人,用硫黄、硝石等军用物资去交趾买胡椒、苏木,然后运回来卖,牟利二万三千余两。

两万多两银子,看似不多,但要知道,张居正改革前,明朝的税收以实物为主,岁入金银少得可怜。

例如,弘治八年的岁入,税粮2775万1789石6斗;户口钞8842万6982贯;杂课钞7392万5019贯,而金银收入仅为5万3356两。

柳景一个地方武官,通过走私获得的白银就相当于户部白银岁入的一半。

由此可见,当时的走私利润有多高。

而既然有利可图,官僚们自然也不会允许皇帝再次下西洋。

皇帝主导的下西洋,也必然会被污名化,冠上了劳民伤财的帽子。

总体来看,郑和下西洋虽然打通了商路,赚回了大量黄金、白银以及各类奇珍异宝,但官员们从中却没有获利,下西洋赚回来的利润,官员们连银子渣都没见到,全让皇帝拿去修京城、打蒙古了。

虽然打蒙古、修京城也是正事,但站在朝中文武百官的角度来说,自己没有获利,反而还要往里面倒贴,这就是明抢。

如此分配模式,注定不可能持久,下西洋注定要被叫停。

除非,明朝的皇帝能建立如英国、荷兰那样产权明晰的股份制企业去经略海外,形成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形成政策共识,由国家队牵头,后面跟随铺天盖地的民间贸易团,才有可能开创属于中国的大航海时代。

但是,古代中国的社会现状让这种模式根本没有生存土壤。

0 阅读:35
评论列表
  • 2024-12-20 21:41

    皇权被压缩与民争利呗,文官能把黑的洗成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