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男人来说,64岁到71岁这几年是人生晚年"寒冬"的真正开始!

幺妹儿看房 2025-04-19 17:44:54

对男人来说,64岁到71岁这几年是人生晚年"寒冬"的真正开始!

一句“你是一家之主”,便给男人身上套了枷锁,扛起家庭的重担成了他们一生无法挣脱的使命,我们男人也为此不敢喊苦,不敢喊累,在外努力拼搏,只为给家里的老小一个轻松又好的环境生活,再说现在的口号又变成"你的终点是孩子的起点",这让我们男人为了以后孩子的起点,更不敢松懈一分一毫。

男人不管是哪一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重担,可想到人到花甲之年后就应该是享福的年纪了吧?毕竟老人送走了,孙子辈也上学了,自己想要怎么活就怎么活,岂不快哉!

殊不知,64岁到71岁这几年对男人来说是人生晚年"寒冬"的真正开始。

没经历过这个阶段的人,或许对此不屑一顾。但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身处其中的男人才深有体会,我说的这几点绝对对大家有很大的帮助,希望大家点赞收藏,支持一下!

第一关:身体先"投降",力不从心是常态

以前睡四五个小时,第二天照样精神抖擞去干活;现在躺够8小时,起床还是腰酸背痛,干啥都提不起劲。我们村的王大爷,年轻时砌墙盖房是把好手,扛着百斤水泥袋健步如飞。现在连半袋水泥都拎不动,想找份小工的活儿,人家都直摇头:"您这年纪,万一闪了腰,我们担不起责任啊!"去地里干农活更扎心,以前半天能干完的活儿,现在累得直不起腰,磨磨蹭蹭耗一整天。他常坐在村口叹气:"就怕哪天病倒了,拖累儿女,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这种对衰老和孤独的恐惧,像块大石头,压得人喘不过气。

第二关:家庭地位"大反转",从"一家之主"到"边缘人"

年轻时在家里说一不二,老婆孩子都听你的;现在跟儿女说句话,语气重点就被呛回来。邻居张大爷以前是家里的"甩手掌柜",扫帚倒了都不带扶,全家围着他转。现在呢?天天主动扫地做饭,儿女还嫌他动作慢、唠叨。以前他训孩子,孩子低头不敢吭声;现在孩子训他,他只能赔着笑脸不吭声。这种从"被仰望"到"被嫌弃"的落差,心里别提多难受了。

第三关:人情冷暖最现实,热闹都是年轻时的

年轻时有本事,走哪儿都有人喊"大哥",酒局饭局不断,有事找你帮忙的人把你当座上宾。可退了休、没了利用价值,一切都变了。

我伯伯退休前是公司领导,有个下属李叔经常到家里拜访,逢年过节还会送来各种礼品,对伯伯一口一个“领导”叫得特别亲热,还经常邀请伯伯去家里吃饭。伯伯退休后,有一次在路上遇到李叔,伯伯热情地打招呼,还说找个时间一起吃个饭,李叔却只是简单地回应了一句“好啊,有空再说”,然后就匆匆离开了。之后,伯伯主动联系了李叔几次,李叔都以各种理由推脱,在街上碰见,人家笑着寒暄两句,转头就走远了。伯伯为此消沉了一段时间,最后摆摆手说:"算了,不折腾了,自己遛弯下棋也挺好。"

岁月无情,男人在64 - 71岁这个阶段,要面对身体的衰退、家庭地位的转变以及人际关系的冷落,如同置身于寒冷的冬天。但话说回来,人要学会知足常乐,心态至关重要。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在变化,我们要学会适应。换个角度看,65岁之后,也可以是人生的第二次童年。因为老人送走了、儿孙辈上学了,只要心态好,自己可以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状态,身体无大病,老伴也还在,家人身体健康,这样也是人生的莫大幸福啊!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