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头号女汉奸一直不服国民党的判决,晚年对新中国心悦诚服

寒梅傲雪枝在 2025-02-11 19:19:24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病逝后,1925年7月广东革命政府改组为国民政府,汪精卫被选举为国民政府主席兼军事委员会主席,成为国民党的头号人物。此时汪精卫的地位远在蒋介石之上。

此后,汪精卫和蒋介石斗了不少个回合,论手段,汪精卫不是蒋介石的对手。

汪精卫和蒋介石时合时分,一切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

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汪精卫被举为国防最高会议副主席、国民党副总裁、国民参政会议长,其在党内政权内的地位,均在蒋介石之下。

1938年12月,汪精卫潜逃越南,发表“艳电”,公开投降日本。

汪精卫的妻子陈璧君为了取媚于日本,甚至认为“东北五省根本不是中国的地方”,“奉天本来是满清带来的嫁妆,他们现在不过是把自己的嫁妆带回去就是了”。

陈璧君的汉奸言论还有很多。

汪精卫与陈璧君初识于1908年3月,地点是在马来西亚的槟城,陈璧君是华侨巨富陈耕基的女儿,时年17岁,但已是同盟会马来西亚分会的盟员了。

一见到汪精卫,陈璧君就不可救药喜欢上了他。

汪精卫当年进京暗杀清摄政王载沣时,陈璧君同行。

在暗杀行动的前夜,敢爱敢恨的陈璧君走进了汪精卫的卧室。

据与汪精卫曾关系很好的张学良后来回忆说,那一夜,陈璧君对汪精卫说:我没什么能给你的,就在此以身相许吧。

汪精卫刺杀清廷摄政王载沣未遂入狱,写了一首气吞山河的诗:

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那时的汪精卫,是个革命青年,很有理想,结果30年后他走丢了初心,成为了人皆唾骂的大汉奸。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成功后,汪精卫由袁世凯开释出狱。

1912年,汪精卫与陈璧君结婚了。

汪精卫的投日行径,陈璧君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她不满意丈夫汪精卫久居蒋介石之下受闷气,极力鼓动汪精卫另开生面,独立经营,却昧于大义,甚至不惜去当汉奸。

陈璧君的权力欲望很强。当时有人建议,让汪精卫干脆劝蒋介石参加对日和谈。

陈璧君竟然说:“难道汪先生做汉奸也要排在蒋介石的后面?”

1930年汪精卫、陈璧君、曾仲鸣、方君璧等在庐山

汪精卫的公开投日,气坏了蒋介石,蒋介石派出了军统特务去暗杀汪精卫,却未得手。

海外史学界有一种说法是,汪精卫的对日投降堵死了蒋介石的投日之路,因为蒋介石个性很强,绝不愿意当第2号汉奸,所以就抗日到底了。

蒋介石和汪精卫,都是权力狂,都不甘为人下,只想做一把手。

1939年汪精卫(前中)与日本参谋本部中国课长今井武夫(前右)、 机关特务长影佐祯昭(前左)等合影

1940年3月,以日本人为靠山的汪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正式成立,汪精卫任“行政院长”兼“国府主席”。

在汪伪政府中,陈璧君任中央监察委员,后又兼任“广东政治指导员”。

汪精卫投日后,在延安的毛主席对其评价是:日本走狗。

1943年11月5日参加大东亚会议的各政权首脑。左起:缅甸总理巴莫、满洲国首相张景惠、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长汪精卫、日本首相东条英机、泰国王子瓦拉汪、菲律宾总统劳威尔、自由印度临时政府首席代表钱德拉·鲍斯。

1944年11月,汪精卫在日本名古屋病死,没等到中国抗战胜利的那一天。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下诏,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传来,作为头号女汉奸的陈璧君惶惶不可终日。

陈璧君除了犯有抵抗中央、招募军队等滔天大罪,还掌握了蒋介石和汪精卫互相勾结、交易的大量电报、亲笔信函等机密文件。

不逮捕陈璧君,搜查没收这些机密电信,对蒋介石十分不利。

很快,陈璧君落入了军统之手,被关进了南京市宁海路25号看守所。

1945年12月6日,国民政府颁布了《惩治汉奸条例》,明令由各省区高等法院或其分院审理汉奸案件。

《惩治汉奸条例》规定,凡犯了通谋敌国十二项罪行中的一项者,处死刑或无期徒刑。

陈璧君自认必死,听候死期。

国民党的法庭最后以“通谋敌国、谋图反抗本国罪”,判处陈璧君无期徒刑。

陈璧君接到判决书,竟然说:本人有受死的勇气,无坐牢的耐性,所以希望法庭改判死刑。

当然,这个不是她说了算。

上海解放后,陈璧君被解押到上海提篮桥监狱。

陈璧君在提篮桥监狱关押期间,先后5次在监狱医院住院治疗,累计前后共计1791天。

这也就是说,她生命的最后的近10年中,有一半的时间是在监狱医院里度过的。

坊间传说的宋庆龄、何香凝为了给陈璧君说情,于1949年9月25日找毛主席和周恩来一事,遍查史料无此记载,不是事实,是有人杜撰出来的。

解放后,由于种种原因,在押提篮桥监狱服刑的陈璧君等汉奸犯没有被人民法院重新审判,国民政府江苏高等法院的判决书继续有效。

陈璧君多次表示不接受国民政府的判决,希望能更换人民法院的判决书。

她多次说过,也书面写过这样的话:“我申请人民法院重新审判我,我愿死在人民的判决下,不愿偷生在蒋介石所判的无期徒刑中。”

在1955年7月书写的思想汇报中,陈璧君这样写道:

“1949年7月1日,我到女监。初期是很不能心平气和的。以为成王败寇。但每天的解放日报和我幼子(指汪文悌)送进来的书,令我心平气和。知道共产党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事。后来见到毛主席的“论人民民主专政”后,我更心悦诚服了……”

1959年6月17日,67岁的陈璧君死于上海提篮桥监狱医院。

声明:【文章及图片转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本文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觉侵权,请联系我们予以公示或删除】

来源:人文历史探秘

0 阅读:0